第656章 遥想曹老板当年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铁索连舟?
    简简单单四个字,众人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账房跪地拱手,大声说道:
    “我国大型商船,体型庞大、构造复杂,其中许多商船还是由战舰改装,或者随时转为战舰,所以船体坚固,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这些优点在货运中成了累赘。”
    “如果能改大船为小船,改重舰为轻舟,一则更加轻快,二则载重更多,三则装卸方便,四则可根据需求随时增减,五则通行更加便利,大船不能经过的水道也能轻易通行。”
    “最重要的,轻舟小船制造简单、迅速、廉价,大船制造困难、缓慢、昂贵。时间便是金钱,小船跑一趟,便已赚回造船费用。大船跑一年,也未必能赚回造船费用。”
    “轻舟快船便如独轮车,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虽然载重不如牛车、马车,却造价低廉,能行大车不能行之烂路。”
    “我国若兴建万余轻舟快船,则大江之上,尽为吴帆,商贸之利,尽归大王!”
    一番话说完,账房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
    他浑身力气都已被耗尽,脑子里也嗡嗡作响。
    与此同时,阖闾脑子里也嗡嗡作响。
    账房的话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虽然铁索连舟之说荒诞,但是仔细思考,的确有可取之处。
    舟船行进的风浪都是水族提供,甚至说得极端一点,没有船帆,全靠浪也能快速前进。
    如此一来,传统大船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商船只用考虑载重,不需要考虑防御。
    眼下的商船要么是战船转过来的,要么随时准备转成战船。
    所以设计和修造上都皮糙肉厚,这占用的都是装货空间,减慢的都是行进速度。
    小船的载重确实不如大船。
    但小船成本低。
    造一艘大船的成本可以造几百艘小船了。
    而且,大船对船工要求极高,吴国也只有少数几个船务才能造。
    而小船的话,民间一些船工就能造。
    时间就是金钱。
    与其等一年后新式大船下水,不如先造它几百艘小船,用铁索连舟的方式窜在一起,先把货运了,钱赚了。
    阖闾目光征询的看向伍子胥。
    伍子胥重重点头。
    显然,他也支持这个方案。
    “大王,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大船小船都要造!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止是江河。”
    阖闾瞬间醒悟。
    吴国下一步还要出海的,要登录夷洲、称霸瀛洲,占领香料群岛。
    这些全都需要大型海船。
    “嗯!这件事就交给国相了!”
    伍子胥躬身领命。
    阖闾又看向地上跪着的人,“孤给你一百艘轻舟快船,行你铁索连舟之法!”
    账房瞬间大喜。
    这说明,自己也是一支船队的首领了。
    以后自己也是大王的奴仆了。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许石汇报给岳川。
    “铁索连舟?”
    岳川念叨着这四个字,心中很是无语。
    曹老板玩过这一招,然后被火烧赤壁。
    一听到这四个字,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曹老板。
    但曹老板又不是傻白甜,怎么可能想不到铁索连舟的弊端?
    唯一的解释就是,铁索连舟好处更大,可以无视其中弊端。
    岳川抛开心中的成见,仔细思考。
    吴国宫中说的铁索连舟之法,不就是水上的火车吗?
    十几艘甚至几十艘小船首尾相连,不需要风帆,快速行进在河道中。
    河道就是铁轨,河道所通之处,轻舟就能经行。
    这……这……
    岳川整个人都麻了。
    在春秋时代搞蒸汽机……并不算太难。
    但是,想要在春秋时代搞出蒸汽火车,很难。
    因为铁轨造价太高,修筑困难。
    但是,铁索连舟之法的水上火车很简单。
    河道是现成的,精怪也是现成的。
    轻舟快船造起来也不难。
    现有的资源随便拼凑一下就能鼓捣出来。
    有了这个方法,吴国全境都能跑火车了。
    哦不,跑水船。
    之前“拜码头”的十八个水族精怪都是三五百年道行,法力高强、驭水之术精湛,开船又快又稳。
    但是,这种精怪数量稀少。
    如果大船换成小船,对精怪的要求就可以降低,某些开不动大船的精怪也能上岗。
    而且,船不是非要开到姜国。
    吴国内部也有货运的需求嘛。
    道行高的精怪一口气开一两千里,道行低的精怪耐力不足,可以一口气开一两百里嘛。
    “可行!确实可行!”
    “提出铁索连舟的人真是天才!”
    岳川暗暗感慨,曹老板当时恐怕也是这版心情吧。
    即便明知道其中隐忧,还是决定铤而走险。
    毕竟99%的收益和1%的风险,曹老板不认为自己运气会那么背。
    而换到吴国。
    这就是100%,甚至1000%的收益了,没有任何风险。
    于是,岳川开始琢磨船的造型。
    首先,这个船要够轻、够快。
    岳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乌篷船。
    这是一种小木船,上面有半圆形的船篷。
    船篷使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竹箬,上涂黑油,可以遮阳、防雨。
    在传统材料中,乌篷船绝对够轻。
    而且这种船非常耐用,就算船篷坏了,修理也简单、方便。
    岳川第二个想到的是龙舟。
    这种船绝对够快,单凭人力每秒可以达到5米。
    如果精怪兴风作浪驱动龙舟,速度只会更快。
    于是,岳川琢磨着把龙舟的“快”和乌篷船的“轻”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种既可载人又可载货的船型。
    岳川不是专业的船舶设计出身。
    但上辈子见过许多经典船型、车型,对克服水流阻力、空气阻力有一定了解。
    设计的船好不好,放到水里试试不就知道了。
    自己能控制水流,这就跟风洞试验一样。
    没多久,岳川就拿出了成品。
    一种比乌篷船更长,比龙舟更宽的崭新船型。
    船首保留了龙舟的龙头造型。
    龙对于水族有特殊的意义。
    绝大部分水族修行的终极追求并不是化为人形,而是蜕变成龙身。
    龙首船既是对水族精怪的鞭策、激励,又显得神秘、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