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岳川拿出三种不同档次的火耗子。
    “同样是取火之物,最廉价的是十个姜钱,最贵的是一百个姜钱。之后我们还可以推出更精致的、更昂贵的火耗子。你说,那些富人会不会购买?”
    众人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会!”
    没办法,生活中处处需要用火,人人离不开火,火耗子这种方便的引火之物需求极大。
    不仅仅是引火,其明亮程度,还可以短暂取代蜡烛。
    不难想象,那些富人买了昂贵的火耗子,肯定会不离手、不离身,整天使用。
    吃饭的时候摆桌上,出门的时候拿手上,甚至将其当做蜡烛,彰显自家财力。
    这时候,岳川又拿出第四个火耗子。
    不是铜外壳,而是金的,表面还有精致的纹路、图案,极其奢华、精美。
    众人叹息时,岳川又拿出第五个火耗子。
    同样是金质外壳,但上面镶嵌了许多米粒大小的宝石,光芒璀璨,最主要的是,这个火耗子的老鼠图案换成了一轮红日,甩开盖子,里面是一个龙首。
    另一面带有姜国的文字——姜国·龙阳。
    岳川淡淡说道:“君上,这个火耗子一万钱,你要不要?”
    “要!”
    龙阳一把抢过来,爱不释手的把玩起来。
    私人订制,无价之宝。
    岳川摊手,“钱呢?”
    “先欠着!”
    岳川笑了笑,说道:“钱就免了,过几天君上摆一桌同样的美食,宴请大家即可。”
    一个人要账太难,还是一群人要账的好。
    众人闻言,齐声叫好。
    龙阳一阵肉疼。
    一万钱啊!
    可是把火耗子还回去,不但肉疼,还脸疼。
    转念一想,自己请大家搓一顿,口福有了,面子也有了,还白嫖一个价值一万钱的火耗子。
    美!
    真美!
    岳川接着说道:“何谓奢靡?君上花一万钱买‘阳火’,不过九牛一毛。而寻常百姓,花十钱买一个火耗子,却要省吃俭用许久,十个钱可能是他们所有的积蓄。同样是购买物品,一个花光积蓄,一个只是用了些浮财,哪个叫奢靡呢?”
    孔黑子觉得哪里不对。
    岳川却不给他思考的时间,继续说道:“如果君上不买阳火,而是把这一万钱捐出来,换成一千个火耗子,施舍给国中百姓,这就不叫奢靡了吗?”
    孔黑子小心翼翼回答说:“一千个家庭因此受益,确实……”
    岳川说道:“那你问君上,乐意吗?”
    龙阳很坦诚的摇头。
    岳川说道:“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身体发肤都受之父母,不可毁伤。钱财也一样,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财富,为什么要无偿捐出去?就算今天捐了,明天呢?后天呢?君上连着捐了九十九次,但是第一百天突然不捐了,你说,会是什么结果?”
    孔黑子问道:“什么结果?”
    “人们只会说,君上前面九十九次都是沽名钓誉!他们已经把躺平收捐当成了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向君上索取。他们只看到了君上第一百天时没有捐,却忘记君上捐了九十九天!”
    孔黑子激动地说道:“人心不可能坏到这种地步!”
    岳川没有辩驳,而是继续说起“奢靡”。
    “如果让君上无偿的捐献一万钱,君上肯定不乐意,即便同意了,心里肯定也不会高兴。更何况是连着捐一百次。可如果换个方法,给君上一百个私人定制的火耗子,他肯定乐意付出这一百万钱。”
    龙阳:你是不是高估了我的财力?
    岳川指着大黄说道:“你看国相主导的稷下广场建设,养活了多少姜国百姓?如果国相直接拿出几百万钱,无偿施舍给他们,会是什么结果呢?”
    大黄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向自己。
    不过大黄还是诚恳回答道:“稷下广场建设,共有八百姜国少年,供其食宿,发给钱粮,授其工匠之学。稷下广场建成后,这些少年也会长大成人,拥有一技之长,可以自食其力。反之,如果我直接施舍给他们,待钱粮耗尽,这些少年依旧一穷二白,或是回乡种地,或是成为佃农。”
    岳川又说道:“吴王阖闾喜好名剑,每年都会花费巨资,从民间购买宝剑。上行下效,吴国人爱剑成风,民间铸剑师渐多,铸剑工艺也水涨船高,更是当做商品出口。其国内采矿、冶炼、铸造、贩售等诸多工匠,因此得食!反之,如果吴王施舍钱财给百姓,吴国无好剑,国人多凋敝。”
    孔黑子瞬间醒悟,“便如某之《论语》!某周游列国,诸国君施舍某财帛车马,某若受之,今日必然钱粮尽、车马绝,郁郁不得志也!如今,某着书立说,与诸弟子食于文字,又能教书育人,令更多百姓子弟食于文字!”
    说罢,孔黑子再次起身,朝岳川一揖到底。
    “多谢岳先生,某悟了!”
    诸弟子也纷纷感谢,“多谢岳先生!”
    悟不悟先放在一边,吃饱是肯定吃饱了的。
    周游列国的时候,真的太苦辣。
    岳川强作镇定,继续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长卿看了一圈周围,个个都是“有渔人”。
    龙阳是国君,就不说了。
    翁茂看长相就知道家中富裕。
    孔先生与诸弟子都能够靠文字自食其力。
    就连乞儿也能在稷下饭庄自食其力。
    倒是自己,来到姜国之后,一直借宿国相家中,除了抄书换取钱粮,没有其他门路。
    这样下去,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攒的起一万钱,报答大家啊。
    长卿的思想很单纯,自己整日蹭吃蹭喝也不是个事,怎么也得做一次东,宴请大家才行。
    于是,长卿问道:“岳先生,在下也想利天下,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岳川说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长卿更加疑惑,“在下无丝无麻,如何结网?”
    岳川想了想,说道:“长卿可知棋?”
    “先生所说是哪种棋?”
    “我知道很多种棋,却不知长卿最擅长哪种?”
    长卿傲然道:“非在下吹嘘,无论何种棋类,在下都能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意为一看就清楚、明白。
    岳川说道:“晚餐还有些时间,我们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娱乐一番。”
    (新的一个月开始了,作者加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