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我为姜国出过力
作者:孤舟牧云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最新章节     
    杨国一方也跟着响起号子声。
    只是号子内容有点驳杂。
    有人说“彼其娘之”,有人骂“小妾养的”, 偶尔还能听到几句“牛马日的”。
    杨国国君大感面上无光。
    丢脸!
    虽然自己脸不多,但也是要脸的。
    “牛马日的蠢东西,住口,通通住口!喊的什么东西,彼其娘之!哪个小妾养的再乱喊,定斩不饶!”
    训斥一级级传递下去,最终,民夫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
    “重新喊!文雅一点!喊出我们杨国最美好的新事物!”
    民夫们苦思冥想。
    喊什么呢?
    还得美好,还得新,还不能带脏字……
    有了!
    “户籍!户籍!户籍!户籍……”
    就像点炮一样,民夫们集体振奋起来,一个个都振臂高呼。
    感觉自己拳头挥得不够高,每喊一句还要蹦一下。
    口号声逐渐整齐划一,就连蹦跳的高度、落地的时间也变得同步。
    杨国一方几千人,愣是喊出了天塌地陷的气势,稳压姜国数万人。
    但是,杨国国君痛苦的捂着胸口。
    先是打脸,后是背刺,这一届的国民实在太难带了。
    “混账东西,叫他们住口!住口!给我统统闭嘴!”
    披甲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也有点手心发汗,喉咙干涩。
    民夫们的状态太吓人了,这种时候,谁敢过去训斥,保准被摁在地上拳打脚踢。
    士兵们非但不敢上前,还后退了几步,远远离开状若疯狂的百姓。
    也不知道谁吼了一声:“狗国君!”
    口号迅速被带歪,所有人集体喊“狗国君”。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打他”,民夫队伍迅速动了起来。
    不知谁捡起一块土坷垃丢向国君车驾,更多的土坷垃飞了起来。
    这些土坷垃不但飞得远,还一个比一个准。
    弓箭手看了叹气,抛石车听了捂脸。
    杨国国君“哎呦”一声捂住口鼻,嫣红的血水从指缝中流了出来。
    但是又一块土坷垃精准命中脑门,杨国国君身子一晃,腰撞在护栏上,要不是亲卫眼疾手快拉了一把,怕是要跌出车外。
    杨国国君大喊:“快!快跑!”
    御手连忙一甩鞭子,战车“嘎吱嘎吱”晃动几下,缓缓加速。
    披甲的士兵们看到国君跑了,连忙跟上去。
    一边跑,一边喊“败喽~败喽~我们败喽”。
    没有任何指挥,也没有任何磨练,士兵们喊得那叫一个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噗!”
    杨国国君一口血喷了出来。
    他不明白,自己怎么败了,又是败在哪里。
    民夫们一边追,一边弯腰俯身捡土坷垃。
    前方飞奔的士兵回头大喊:
    “五十步,你们只能追五十步!”
    “你们要遵守‘礼’啊,讲点武德好不好。”
    “五十步到了,别追了。”
    民夫们大骂:
    “你们征税能把我们追得上山下河,我们追你们只能追五十步,这是什么道理?”
    “我们不懂礼,也不需要遵守礼。”
    “兄弟们,追上国君,绑了他献给姜国。”
    “对!绑不到国君,绑一个甲士也行啊。”
    听到这话,甲士们一阵惶恐。
    集合的时候就没了一半,后面折断旗杆、烧毁粮草,又跑了一半。
    剩余的甲士满打满算也就几百人。
    但是民夫,十倍于甲士。
    别说民夫战斗力不行什么的,甲士们也不行啊。
    光是这漫天的土坷垃就打得甲士们抬不起头了,要被民夫追上,手里的扁担、连枷一顿乱砸,头还不得打掉啊。
    甲士们并不认为民夫会优待战俘。
    民夫不讲武德,甲士只能玩命奔跑。
    先是丢掉手中的武器,然后解下头盔,脱掉身上的甲衣。
    民夫们一边跑,一边捡拾战利品,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一心追赶的人也被阻挡,不得不慢了下来,望着前方越来越远的敌人,一个个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再加上民夫们长期吃不饱,身体素质比不上生活优渥的甲士,奔跑一阵便体力不足,慢了下来,只能眼含热泪的目送自家国君。
    城墙上,龙阳指了指杨国大军,又指了指自己。
    “我还没出手呢,他们怎么就败了?”
    说完,龙阳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写满蝇头小字的纸条。
    “我准备了这么多台词,正想好好骂他一顿呢,他怎么就跑了呢?”
    “断鸡老狗,好色匹夫,你回来啊。我也不仗着武力欺负你,就跟你玩文的,咱们玩文的啊!”
    大黄呵呵一笑,他自然知道为什么。
    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杨国不输才怪。
    “君上,这叫民心可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只是,龙阳一点都不开心。
    只差一步就能摘掉“武夫”头衔,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文名”了。
    只差一步啊。
    这时候,杨国民夫们举着长戈、头盔、甲衣等战利品来到姜国门前,高声欢呼。
    没抢到战利品的民夫们也把营帐、粮草、木炭、旗帜等物挑过来,当作见面礼。
    最拉风的是几个人合力抬着杨国国君的大旗。
    这玩意太大,也太笨重,没法携带,自然遗落在了战场上。
    这是杨国旗帜距离姜国最近的一次。
    龙阳大手一挥,“开城门!”
    这些都是有功之人,虽然没有为姜国流过血,但是都为姜国出过力。
    而且,他们做到了姜国没有做到的事情,干脆利落的打跑了杨国国君。
    赏!
    必须大赏!
    姜国百姓们听说胜利了,一个个都诧异不已。
    “什么情况?我给前线送的蒸饼还没凉呐,这就结束了?”
    “嗨,你还说呐,我这鸡蛋刚洗干净,水才烧开,正准备下锅呐。”
    “别煮了,卖给稷下广场,叫他们多孵点小鸡吧。”
    “就是就是,这又多了几千号人,一家十只鸡,又得几万只小鸡。”
    翁胖子带领着自己的十八个城管手下,直接在城门处摆开桌子,为众人登记姓名和功劳。
    “大人,我们不要功劳。”
    “对对对,不用给我们记功。”
    翁胖子问道:“那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众民夫你看我,我看你,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振臂高呼。
    “户籍!户籍!户籍!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