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震惊后世的《甘南条约》
作者:瑾瑜在手   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最新章节     
    李察哥则无力的瘫坐在一旁,眼神呆呆的看向远方的小树林。
    这怎么打?
    就算他们的火炮没有这么大的威力,到时候震天的炮声一响,他们西夏战马不知道会受惊多少?
    恐怕没有冲过来,就自己乱了阵营了吧……
    刘正彦笑嘻嘻的站起身来;
    “两位,刘某就这么一点家底,你们也都看到了;
    若是你们有把握能干掉刘某,刘某二话不说。
    若是你们没有把握,那就按照刘某的提议去做吧!”
    李察哥依旧呆坐着没有说话。
    国相张挺轻咳一声:
    “刘将军,你也太狮子大开口了。
    还是那句话,我西夏不是不敢和你死斗到底,而是因为这两年天灾人祸,陛下仁慈,才不和你一般见识。
    老夫劝你见好就收吧!”
    刘正彦瞥了对方一眼,伸手轻抚剑柄,语气没有一丝感情。
    “国相什么意思?什么叫见好就收?”
    “归还你占据的州城,退出西夏……”
    “哈哈哈……
    你们西夏还是没有看透形势啊!
    好,既然你们不肯按照刘某的意向来,那就等着亡国吧!”
    李察哥听了刘正彦咄咄逼人的话语,猛的跳起身来:
    “战就战;
    我西夏国百年的底蕴,还怕你不成?”
    刘正彦嘿嘿冷笑,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无赖样子:
    “你说的没错,我不过刚刚起家,还怕你们不成?
    到时候两败俱伤看谁倒霉?”
    “你……”
    李察哥指着刘正彦,手指头都颤抖起来。
    然后猛的一甩袖子,大步向点将台下走去,边走边怒气冲冲的说道:
    “劳烦国相大人和他谈吧!
    本王实在是不想看到他这副嘴脸……”
    刘正彦也站起身来,对身旁的闻焕章说道:
    “西夏求和的事情就拜托军师了。
    刘某要看到他们的诚心才行……”
    闻焕章微微一抱拳道:
    “属下明白,他们定然不会越过我们的底线……”
    刘正彦又转头看向呆若木鸡的折可求,笑着说道:
    “折帅,我们也走吧……”
    折可求凄惨一笑,自顾自的向台下走去;
    他边走边说:
    “老夫这就回京城,向陛下说你的要求。
    至于陛下如何决断,就不是老夫所能干涉的了……
    告辞……”
    折可求离开甘南城没多久,李察哥和国相张挺也离开了。
    面对闻焕章的寸步不让,他们不得不屈辱的答应了刘正彦的要求。
    割让石州、银州、韦州、和宥州四地,从此不再是西夏疆土,百姓不再是西夏人。
    赔偿刘正彦的战损,共计一万匹战马,白银一百万两;
    送出仁多保忠一族老少,不得为难。
    另外每年进贡战马五千匹,白银十万两……
    双方互利互惠,开通坊市,互相交流各种商品。
    若干年之后,历史考古学家才发现这令人屈辱的《甘南条约》……
    ……………
    “陛下,臣有罪,臣无能啊……”
    汴梁城,皇宫大殿内;
    童贯正痛哭流涕的忏悔着。
    赵佶脸色铁青,一拍龙案喝道:
    “究竟怎么回事?刘正彦为何反了?你给朕详细道来……”
    童贯擦擦眼泪,向前爬了几步,抽噎着说道:
    “陛下;
    当初刘法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使得朝廷丢尽颜面。
    他被陛下治罪之后,独子刘正彦便记恨在心。
    可臣并不知道刘正彦的狼子野心啊!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西北安宁;
    看在刘法曾经的功劳份上,臣一直把刘正彦当成儿子培养啊!
    就希望他能为国效力,再现刘家军的荣光……
    可……可他暗藏祸心,借着臣培养他的机会,逃进了西夏,背叛了朝廷,背叛了祖宗啊……”
    童贯为了给自己脱罪,不惜颠倒黑白,再加上他嚎啕大哭的表演,赵佶气的浑身发抖,脸色煞白;
    “刘正彦这个奸臣逆子,人人得以诛之……
    传朕命令,西北军杀进西夏,不擒刘正彦誓不回军……”
    “陛下息怒……”
    御史大夫的李纲快步走了出来;
    他双指并戟的指着童贯,一脸愤恨的说道:
    “启禀陛下,据老臣所知,童太尉所言子虚乌有,他这是欺君罔上……”
    随后李纲慷慨陈词,把童贯的一条条罪责说了出来;
    他最后说道:
    “陛下,刘正彦此子立下泼天的功劳,他不仅灭了西夏几处军司,更是夺下西夏几州之地。
    敢问陛下,历朝历代和西夏的厮杀中,有谁取得过这些功劳?
    可童贯不但不报,还全力打压,将功劳揽在他的身上。
    如此行径,刘正彦能不反么?”
    赵佶一愣,眉毛顿时竖了起来,他杀机森然的问道:
    “童贯,李大夫所言可有其事?”
    童贯赶紧使劲磕了几个头,拍着胸脯道:
    “陛下,天地良心,天地良心啊!
    他刘正彦不过一个小小的七品宣正郎,哪有那么大的本领?
    再说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兵权啊!
    斩杀西夏狗贼,都是西北军用命,老臣用心啊!
    陛下千万不要被李纲奸贼迷惑……
    他天天在京城锦衣玉食,那里知道西北的苦寒?
    臣冤枉啊……”
    听了童贯的哭述,赵佶又为难了起来。
    童贯再次跪着向前爬了几步,接着说道:
    “既然李纲夸赞刘正彦乃是忠臣良将,那就让他到西北监军。
    让他看看西北究竟是不是臣一手遮天?”
    赵佶听了这话,对童贯又信任了几分;
    他都敢让李纲前去西北,说明没做什么亏心事啊。
    赵佶转头看向李纲,沉声问道:
    “李爱卿,你可愿意前去西北?”
    李纲急忙一躬身道:
    “臣愿意,臣定然会让西北拨云见日,重现朗朗乾坤……
    若是臣查出童贯的贪赃枉法,请陛下治他的罪……”
    “那是当然?”
    赵佶点点头道:
    “传旨下去,册封李纲为西北道节度使,总督监察西北军……”
    李纲躬身道:
    “臣领旨……”
    赵佶接着说道:
    “童贯监军不严,免去西北监军之职位,罚没俸禄三年;
    免去执枢密院太尉,暂时执掌执枢密院事务……”
    童贯听到不再去西北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感激涕零的再次一拜道:
    “臣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