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稻种
作者:景行之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最新章节     
    389.
    三月。
    衡阳县。
    这一个多月湖南省各地的稻种源源不断的涌入山中庄园,赵申乔和温都鄂海原本慎重心态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渐渐产生了怀疑。
    胤祉买下衡阳县富绅郊外的田庄后,就好像没干什么事情,每天也没去田里,只是让人将好好的水田划分成数小块地。
    那个苏道长就更奇怪了,不仅自己出去玩,还带着一家人出去,连养的黑狗儿都没忘。
    两人把这些事上奏给皇上,都担心皇上会不信。
    今日一早又带着人去官道附近,说是要接人。
    “三哥!”
    胤祉见着从马车上下来的两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九弟,十弟?”
    “十弟怎么也来了?”
    胤禟没答,而是目光看向胤祉身旁的‘道长’,看了许久才狐疑问道:“小四嫂?”
    乌苏里见胤禟看出端倪又有些不信的模样,继续用着雌雄难辨的少年音:“这位公子认错人了。”
    胤禟胤誐靠着脑袋嘀嘀咕咕,又惊疑不定看着她,甚至都怀疑起自己耳朵。
    “苏道长就别戏弄他们了。”胤祉无奈又好笑。
    乌苏里哈哈笑了两声,“九爷十爷,是我。”
    胤禟和胤誐这才满意点头。
    胤禟:“爷就说肯定不会有错。”
    胤誐撇撇嘴,看向乌苏里问:“怎么没看见弘正?”
    “阿正上李夫子的课呢!”
    胤禟有些急切的拿出一个木盒递给乌苏里,道:“小四嫂,你让我做的东西,我已经让人做出来了,这次我把最好的几个都带过来了。”
    “快看看行不行?”
    乌苏里忙打开,见到安稳躺在棉花里的镜片,眼中大喜。
    立即那上手试一试,觉得不够严谨,又从路边摘了朵小野花观察。
    几人注视着乌苏里动作,见她一动不动举着那物件,不禁提起心紧张起来。
    片刻,乌苏里将手中的花递给诗瑶。
    自己则又拿起一个镜片,不断调整两块镜片之间的距离,直至能够清晰的看到花粉形状。
    不过这种程度还是没有达到乌苏里预期的效果,水稻花比这朵小野花还要细微,要想清楚看到花蕊,还得要更大的倍数才行。
    乌苏里叹了口气,“能做到如此,的确是辛苦九爷了,只是恐怕还是需要再改进一番。”
    闻言,胤禟心中倍感遗憾。
    “这次我带上了工匠,小四嫂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让他们做。”
    胤祉也拿过镜片,“要用这东西去看稻花吗?”
    乌苏里点点头,“是,不过估计还需要更精细一点。”
    “去海外的那些人传信回来吗?”
    这话是对胤禟说的。
    “还没消息。”
    胤禟本对自己手下做出的放大镜十分自信,可看着乌苏里一脸叹惜,他心情变得有些低落。
    “荷兰人真的做的显微镜真的会比这个还要好吗?”
    乌苏里依照前世在实验室呆过的经验,她忘记是谁第一个做出了显微镜,但她可以确定是显微镜已初具雏形。
    既然没消息,乌苏里也不能指望国外的显微镜,说不定他们的显微镜的镜片质量还不如大清。
    系统商城又不准许她购买显微镜、放大镜,小农说是检测出作弊。
    乌苏里听了这个理由,都要气笑了。
    作弊?
    她有系统就够作弊了,好吗!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乌苏里现在就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在课上不好好听显微镜的结构,光玩显微镜去了。
    “小四嫂,汗阿玛还让我带了四个千里镜,这个能用吗?”
    乌苏里哑然看着胤禟,表情好似在说你觉得呢?
    一旁胤祉研究了一会儿放大镜,好奇的问乌苏里,“看稻花需要用显微镜?”
    “那倒不用,就是一块镜片的放大倍数不够,叠加可以增大倍数,但是看久了容易眼晕,也不好操作。”
    胤祉来来回回看了几遍镜片,又问胤禟:“之前的镜片有带过来吗?”
    “带了。”
    乌苏里眼中放亮望着胤祉,“三爷,难道……”
    胤祉颌首,放下镜片,“先回去再说。”
    乌苏里见胤祉一脸自信,忍不住笑了笑,朝他竖了个大拇指,“厉害了三爷!”
    还不忘跟胤禟道:“九爷如神兵助攻,不仅带了镜片,还带了人来,当属头功!”
    “小四嫂,你要的稻种,这两年我暂时只收集到二百五十七种,另外还有暹罗稻三种、缅甸稻两种、南掌稻四种以及吕宋稻两种。”
    乌苏里笑眯眯望着他,只觉得胤禟跟个大龄小孩一样。
    “九爷不愧是巨商,这行动能力堪称卓绝!居然能在两年内收集到这么多稻种!你是怎么收集到这么多种类的啊!”
    这个数字的确有些惊人了,但相比袁老尝试的稻种种类又十分少了。
    水稻在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习性和口感,比如湖南一地区稻种就达七十以上,光旱稻都有十三种。
    这些具体数字还托了赵申乔的功劳,他让人调来了地方志,根据地方志的记载又把每一个地方的稻种都收了一些。
    胤禟略感得意的扬了扬眉,乐颠乐颠让人把准备好的册子呈上来。
    胤誐和胤祉相视一眼,有些不忍卒读的移开视线。
    乌苏里粗略浏览了一遍册子,没忍住又狠狠夸了胤禟的细心程度,不仅把产地、产地环境、生长周期这些都写出来了,还写了亩产和种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这一看就是实地考察,还仔细问了农户的结果。
    这些完全可以纳入她的清朝农物大全里,乌苏里再次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和认可。
    胤禟压了压嘴角的笑容,神情满是愉悦的望向胤祉。
    胤祉看了册子,也不得不说句公道话,胤禟的确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胤誐:“九哥,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没说?”
    “哦对了,汗阿玛说收集稻种的事他已经晓谕各县,今年想必就能收到各地的稻种。”
    乌苏里眼眸亮了亮,“皇上简直是太英明啦!”
    她都没提醒,康熙就自己get到了。
    等浸泡生发的稻种全部种下,乌苏里就开始实地教研究院的人学习水稻知识。
    纸上学来终觉浅,乌苏里仿佛又回到跟老师同学一块去实验田的日子。
    没有什么勾心斗角,有的只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农学的喜爱。
    即便再忙,乌苏里每日除了写记录表,还会写些‘日记’寄给胤禛。
    也并非是日记,只是随手有空时记录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