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康熙:老四是不是缺钱
作者:景行之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最新章节     
    245.
    正月里,乌苏里去了两家王府祭奠,老王公去世其子继承爵位。
    不过乌苏里都不清楚这两家,也没管,只知道一家的儿子是降爵继承,一家是袭爵。
    后面那家她还是打听了点情况,毕竟自己三个儿子的洗三就是那位新上任的和硕简亲王的额娘。
    这新上任的和硕简亲王,名为雅尔江阿,从三福晋那得知,他是太子爷的拥趸。
    然后——然后乌苏里就不感兴趣了。
    还没出年节时,就传出朝廷要去广东剿匪的消息。出了年节,讨论就更多了,因为京中已经传出了安抚告示全文。
    连乌苏里都听到了风声。
    但很快事情又被黄河修堤石料被偷运转卖一事盖住,这次的事情依旧是河道总督张鹏荣举发的。
    原因是他看前河臣董安国发起的建筑任务至今还没完工,就去查看。发现河头檀度寺闸封堵,河水高涨恐有倾泄之危。
    查着又发现,这筑堤的石料不简单啊,是专门为黄河筑堤的备料。
    纷纷扰扰又连带清查了一干人等。
    康熙又准备去五台山了,胤禛也在随行人员之中。
    自上次胤禛罚了个正院的奴婢,胤禛就很久没去正院了。
    连前院的衣物都一点点的搬来了燕回院,每回来要么是骑马从后门回,要么就是马车赶到后门。
    临行前几日,胤禛还是免不了要去正院。
    替胤禛准备行囊的事情本应该是乌拉那拉氏的分内之事,乌拉那拉氏见胤禛没提这事,便问了一句。
    “爷,除了衣物可还要妾再备些什么?”
    胤禛一抬手,挡住乌拉那拉氏伸来的手,“有苏培盛伺候,不必麻烦福晋了。”
    苏培盛谄笑上前,朝乌拉那拉氏道:“这种小事,让奴才来就行。”
    乌拉那拉氏收回手,“那出行……”
    “福晋照顾好后宅和弘晖,这样的小事就不用福晋操心。”
    胤禛略一思量又开口:“弘晖可用完膳了?”
    “现在这时辰,弘晖应该在书房温习课业,爷要去看看弘晖?”
    乌拉那拉氏没有再问整理之事,笑容温婉端了杯茶水放在胤禛面前。
    “嗯。”
    喝了口茶水,胤禛同乌拉那拉氏便起身去弘晖住处。
    “见过阿玛。”
    过了个年,胤禛也白了不少,板着脸的时候也没之前黑脸时吓人。
    “最近学——”胤禛脑中突然想起一些事,话锋一转,“最近身体可好?夜里可还觉着冷?”
    弘晖:“回阿玛,儿臣一切都好。”
    “嗯,那就好。课业上可有什么问题?”
    胤禛探了一圈书房内景象,眼神最后停留在书桌上,看得弘晖愈发端正的字,嘴唇微勾。
    拿起弘晖写的课业仔细瞧着,眼底滑过一抹满意之色,“字有进步。”
    听到这话,弘晖小脸微微有些激动,双手紧握,满眼期待等着胤禛的评价。
    父子两人聊一会今天的课业,弘晖又提了一些自己的疑问,胤禛也视问题难易作了回答。太难的问题胤禛只稍微说了一些,告诫弘晖不要太着急。
    乌拉那拉氏一直提着的心,慢慢放下,看着弘晖高兴的脸,忽然一股心酸漫上心尖。
    “今夜就聊到这里,时辰不早,弘晖早些休息,明日还得上课。”
    胤禛微垂首,看见弘晖有些单薄的身子,略思量后伸手抱起弘晖,“平日不可挑食,得多吃些。现在你还小,练骑射的事情不要着急,每个人擅长的事情不一样。”
    “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要跟阿玛说,若是宫中有人欺负你,你也不用怕,有阿玛在呢!”
    弘晖抱紧自己阿玛的脖颈,重重的点头,“儿臣知道!”
    乌拉那拉氏感觉眼眶一酸,听到胤禛的话,心中满是感动。
    入夜休息时,乌拉那拉氏看了眼心情还算平常的胤禛,“玉锦,玉翠,你们两个下去吧。”
    “是!”
    两道酥软的嗓音在寂静的房中响起,本在看书的胤禛听到这声音不禁看了眼。
    朦胧的屋内两个亭亭玉立的粉衣婢女,如玉肌肤染上微黄的灯光,新换的梳妆台上的银水镜映着两人略显宽大的衣裙。
    简单粉色衣裙藏住了所有,令人看不清身形,可袖间那段莹白的手腕纤细嫩滑,隐约间一股淡淡的茶香散开。
    胤禛微愣,凤眼微眯,清冷嗓音响起,“这两人不像是宫婢。”
    乌拉那拉氏缓笑,“爷好眼力,妾喜欢做推拿,以往都是望月替妾推按。妾身额娘听闻望月伺候不周,特地去女子坊那边寻了两个人,玉锦、玉翠都精通推按之道。”
    女子坊吃喝玩乐齐全,是京中小姐夫人常去的地方。
    也设有推拿所,胤禛是知道的。
    胤禛不咸不淡瞥了眼乌拉那拉氏,冷然道:“既然是负责推拿的,往后爷来正院,福晋不要让两人上前伺候,免得扰了爷的清净。”
    乌拉那拉氏神色有些尴尬:“是。”
    玉锦玉翠两人垂头退下。
    屋内又回归一片安静,胤禛回床歇下。
    乌拉那拉氏默默挪到床边,轻手轻脚给自己盖上被子。
    连在正院歇了三日,胤禛和乌拉那拉氏眼底都是一脸疲倦。
    请按时,武格格早早来正院侍奉乌拉那拉氏。
    好巧不巧正好撞见要出门办公的胤禛。
    “奴才见过爷!”
    胤禛行色匆匆,连句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武格格满脸遗憾的望着胤禛离去的背影,整理好情绪,换上婉笑进了正院。
    外头的事,武格格刚进了院子,就有人报给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对此微微一笑,轻嗤道:“连玉锦玉翠那般容貌的人都没让爷动心,区区一个武氏。”
    想了想,对身边的徐嬷嬷说,“随武格格去,让人送些颜色鲜亮的布料和首饰给她,若她真的得宠,也算她的本事。”
    “是。”
    胤禛匆匆赶到燕回院,飞快去了书房拿上一个本子,上面正写着返青期注意事项。
    “爷?”
    刚洗漱完,乌苏里就看见胤禛急吼吼的。
    “怎么了?”
    “昨日忘拿这册子,今早才想起。”胤禛边走边说,慌忙回拿着手中的册子给乌苏里看了眼, 还不忘叮嘱了一句,“今日记得把出行的东西都备好,爷后日就得跟汗阿玛去五台山了!”
    “欸!等等啊!早饭——”乌苏里还没说完,胤禛人影就不见了。
    怀恩守在书房前,笑呵呵的跟乌苏里说,“侧福晋,奴才刚刚问过了,爷还没用早饭呢!奴才让庆云去小厨房拿了些早膳送去!”
    “怀恩,做的不错!”乌苏里竖起大拇指点了一个大大赞,“中午的红烧鸡翅,你多吃两个。”
    “谢侧福晋!”怀恩笑得更开心了,高兴打了千。
    这红烧鸡翅可好吃了,不过这鸡翅多难存啊。
    一只鸡两只翅,又只有一对中翅。
    这红烧鸡翅,用中翅才好吃。
    乌苏里也爱吃,方生就把炖汤的鸡、酱香的鸡、白切的鸡等等,全都斩翅再做菜,至于中翅小翅冻在冰窖里。
    小翅做卤味的时候用,翅中就红烧。
    不过也得一段时间才能吃一次,毕竟这鸡翅得要不少。
    乌苏里的月例只有五只鸡,另外要吃,得出钱买。
    皇室大多都有庄子,鸡鸭鱼羊是不愁的,尤其住在外头,隔一段时间就有庄子上的送来。
    上次养虫的事情,乌苏里直接让人在乡下宣扬好处,低价处理了一批虫,效果显着。她庄子上那片林子里的鸡,多得把草都要吃干净了。
    这吃鸡早就不愁,可也不能天天吃。
    吃不完的鸡,乌苏里就让人送去了得意阁,也能挣点钱。
    这养的鸡太好,鸡蛋又多,连带着京城的鸡蛋都变得便宜了。
    有商户已经找上苏安世,想要购买一批虫子运到别处去卖。
    这养虫的事最终还是被人呈上了康熙的御案。
    “苏公公!这是侧福晋让人送的一些早膳,还给您和各位侍卫大哥备了饼子包子。”
    苏培盛一听,立刻喜笑颜开,忙不迭让人接过食盒和一大包,“嚯!这么多!替咱家谢谢侧福晋!”
    周围的侍卫也看到,纳苏肯用肩膀顶了顶一旁的阿克丹,“喂,那小太监瞧着是从燕回院来的,会不会侧福晋又给主子爷送吃的?说不定还有我们的份儿。”
    阿克丹张望了眼那一大包,语气肯定,“那一看就是,没瞧着还冒着热气呢。”
    一大早上的,都没怎么吃。
    庆云憨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我们侧福晋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必须得吃。”
    “苏公公,我还没扫院子,早膳送到,奴才就回了。”
    “回吧,好好办事,侧福晋心善,还是你小子走运,跟着侧福晋做事就没不好过的。”苏培盛难得跟小太监多说了几句。
    庆云咧嘴笑得开心,打了个千,飞快得跑回去。
    下一刻,马车里胤禛的声音响起,“苏培盛,干什么呢!怎么还不走!”
    苏培盛拿起食盒,让小安子把包子饼子分给随行的侍卫。
    动作麻溜的坐到马车外,掀开车帘,“主子爷,侧福晋让庆云给您送了些早膳,还给奴才们送了一些包子,所以耽误了会。”
    胤禛:“进来吧,给爷备膳。”
    “奴才这就来!”
    庆云还是少说了,里头不仅有包子饼子,还有煮鸡蛋。
    后院方生看到厨房终于没有了那么多的煮鸡蛋,心情舒畅。
    心中暗想,要是侧福晋每天都要送早膳给主子爷,厨房里那么多不就能很快吃完?
    这鸡蛋他们是真的吃腻了,年前一箩筐一箩筐的鸡蛋,每天送来,好不容易冬天下的蛋少了,这一过年,又多了。
    ——
    朝后,胤禛揣好再生稻注意事项的册子,先给胤礽和胤祥看了看。
    这样新奇的方法他们均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今年才开始,康熙就开始免除去年受灾旱受涝地区的赋税,这意味着户部今年的赋税又要少。
    三人商议了一下,就一起去面见康熙。
    康熙刚看完关于养虫养鸡鸭一系列事情的发生经过,这头就报太子、四郡王和十三贝勒求见。
    “进来吧。”
    随后康熙又对梁九功吩咐,“让人都下去。”
    梁九功恭敬垂头,神色微转,“是,奴才遵命。”
    “儿臣拜见汗阿玛,汗阿玛圣安!”
    三人齐声道,动作整齐跪地行礼。
    康熙眼中浮现丝丝满意,抬手让三人起来,“起来吧,今日找朕有何事?”
    胤礽率先站出,抱拳道:“回汗阿玛,是四弟有一事要上报与汗阿玛。”
    “噢?”康熙露出一丝兴味,不动声色抚须温笑,“既然是老四,保成和十三来做什么?”
    胤礽朗笑,“还不是四弟一个人害怕,一下朝就来找儿臣和十三弟商议此事,拉着儿臣和十三弟一块来,是为了让我们来帮他说话!”
    “哈哈哈哈!”康熙被这话逗得哈哈大笑,指着胤禛,“老四可不是怕朕,是怕朕不同意,所以才找你们两个来帮腔吧?”
    胤禛干笑道:“汗阿玛英明!儿臣正是怕一人势单力薄,所以才找二哥和十三来帮我说话。”
    康熙忍笑摇头,直言问道:“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胤礽瞧了眼胤禛,示意他上前,“四弟还不把册子给汗阿玛。”
    “汗阿玛请看!”胤禛捧着册子,小心奉到康熙面前。
    心中不由有些担心,毕竟这事他也是只看到,至于是否真的有效还没试过。
    不过玉儿说,可以跟养虫养地龙一块推广,另外还有肥料一事。
    他在心中又复盘一遍自己等下要说的话,务必今日之内能让汗阿玛相信并下令让工部和户部一起合作办理此事。
    若是真的能以此生产肥料,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能增收又能增产。
    康熙拿过册子,看着图册上的图画和解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十分令人心动和信服。
    他也读过许多农书,看完便懂了其中的关窍。
    这再生稻的关键在于气候温度,此法更适合秋季气候温宜之地,而且还得追肥。
    翻到最后一页,一张纸从皮封里掉出来。
    康熙从膝上捡起一看,上面歪七八扭写着一行字。
    眼神古怪看向一旁满脸肃瑾的四儿子,语气有些怀疑的问:“老四啊,你最近手头是不是有些紧?”
    胤禛不明所以,“没啊。”
    他这一年挣了不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