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孤希望你继位后,由你来废除!
作者:山久在高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最新章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秦王朱樉,就藩西安府,经营多年,甚少功绩。
    特降其俸禄为五千石!亲军人数降至一万人!
    以观后效!’
    秦王接到这封圣旨的时候。
    面上毫无表情。
    这一次他逃过一劫。
    可是他知道这封圣旨的意味是在最后一句。
    以观后效!
    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
    若是他再不知悔改,恐怕就真的会像那日太和殿中,父皇所说的那样。
    移藩!
    或者直接降爵位给他撸了!
    “秦王接旨!”
    他双手高举过头顶,大声道。
    不要紧的,下一次再说下一次吧。
    当日他回去之后,看到身上遍布全身的黑青之时。
    他就不再对老朱抱有任何幻想。
    那竹杖虽然是做成竹子的形状,可是内里应该是实心的。
    就如棍棒加诸在身上一样。
    打人生疼。
    直到现在,他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痛意。
    接过圣旨之后,秦王没有再多留。
    依照惯例,去向宫中请辞之后,就离开京城,返回西安去了 。
    京城!
    他不想再看到了!
    来时很慢,回去时却不顾身上的伤势,快马加鞭,就想要回到自己的地盘。
    而在京城中,太子东宫。
    “咳咳咳。”
    太子端着一碗人参熬制的中药,正在喝着。
    “父王!您慢点。”
    朱允炆伺候在一旁,时刻想要上去帮忙。
    太子不等他动作,一把将药汤灌下去。
    “父王!您的病不是好了吗?怎么还在喝这些。”
    朱允炆有些担心。
    主要是这两日他又听到父皇,不停的咳嗽声。
    他心中有些担忧,还有害怕。
    语气中不禁表露些许。
    “没事,没事的!孤只是今早见了凉,天气越来越冷,要穿的厚一些了!”
    太子微微一笑,安抚着。
    心中却是升起一股焦虑。
    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这次应该是真的出了什么问题。
    胸中的憋闷还没好,喉中又总是泛出腥甜。
    他秘密的让李太医看过,也没检查出什么。
    只是给他开了一些补药。
    不过,他明显感觉到精力不济,睡眠变得很沉,常常能不知不觉就睡着。
    可是这些,不能对年仅十五岁的儿子说。
    儿子还小。
    这些只能自己去解决,想办法解决。
    “那父王,你今后出门都要戴上披风,最好是直接做暖轿。父王生病儿子会很担心的。”
    朱允炆接过药婉,还是不放心的说着。
    身为太子的儿子,太子在他就可能会是未来的太子。
    可是若是父皇生病,总让他身体惶恐,忍不住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若是...若是......
    那他会是什么?!
    这时,他还刚刚十五岁,他的叔叔们可是年富力强。
    到时候若是真有什么万一,他拿什么和他们争?!
    所以这几日,他来看望父王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去陪着皇爷爷。
    希望借助着老人的信任,和长久的陪伴,能够增加一些变数的应对筹码。
    “嗯!孤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在刑部学的如何?”
    太子转过话题。
    朱允炆被安排进刑部学习。
    刚过去几日不知道是否适应。
    “父王,儿臣觉得刑部刑罚太过严峻,想尧舜时期......”
    说到他的参政情况,朱允炆兴致勃勃,马上被新的话题吸引进去。
    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
    他的想法是刑部中还有许多酷刑,需要免除。
    除了斩首之类的刑罚外,完全没有必要再有其他酷刑的存在。
    “父王!儿说的可对?儿是不是说的多了?”
    当他滔滔不绝说完的时候,发现太子盯着他看的入神。
    那眼神,透着些怀念,透着些感伤?透着许多他看不透的情绪。
    他慢慢的停了下来。
    小心的问道。
    “不是!你很好!第一次参与到实政中,就有自己的想法,很好!”
    太子回过神来,笑容更大,真诚的夸赞着。
    刚刚的他想到他初入朝政的时候。
    他也是像父皇这样讲述的吧。
    那时候的他有用之不竭的心力。
    那时候的大明还没有建立,他也才只有十一岁,但是那时候他的勇气他的毅力自认不输给任何人!
    “还有你的想法很好!要坚持住!大明有些黥刺,腓劓,阉割之类的,孤也以为早该废除的,只不过......孤希望你继位后,由你来废除!”
    太子肯定朱允炆的看法。
    他也知道这些刑罚过于严酷,早就想要废止。
    可是父皇一直驳回,他没有办法。
    或许这一次能够再试一次。
    “父王!......好!”
    朱允炆看着有些困倦的他,将还想要问出的话吞回去。
    父王喝了药,看来是要休息一下。
    不过,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没问。
    “父王!这次...这次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迁都呢?这么好的机会。”
    这是他一直想问的。
    毕竟秦王都已经回到京城!
    秦王身上还有那么多罪名。
    只要将他治罪,将他关在京城中,迁都之议就能成!
    秦王这个最大的阻力解决掉,到时候迁都成功,北边的几大藩王,再慢慢回收到朝廷的名下。
    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住呢。
    “还不到时候!”
    太子深深的看了一眼儿子,嘴角勾起。
    心中泛起一丝苦涩。
    他都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怎么现在连儿子都来试探?
    这几日吕峰,方孝孺等人一个个过来,劝说他留下秦王留下秦王。
    一个个提醒他,这次机会难得。
    没想到儿子也是这个想法。
    事情哪里有这么简单呢。
    父皇圣旨中有说到秦王的罪行吗?
    没有。
    父皇真的会对藩王下手吗?
    不会的。
    父皇难道真的会改变他一直以来,封藩建国护卫大明的国策吗?
    不会的。
    父皇做下决定,不会轻易更改的。
    即使现在秦王有诸多问题,可是只要不是谋反作乱,他的爵位就永远会在,而且必须在。
    不然,只要开始削藩,大明内外的麻烦。
    就如沸腾起来的锅中之油般,想要按下去。
    就费劲了!
    “父王!......”
    朱允炆不甘心,想要陈述一遍,心中所想。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皇爷爷在,孝道在!
    就是最好的压制!
    不然等到父王继位,等到他继位!
    削藩就会是一个伴随着大明成长的顽疾,想要割舍,更难!
    “孤累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太子打断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不再言语。
    不想谈论的意思很明显。
    朱允炆紧皱眉头,脸颊鼓起。
    不明白父王为什么就是不行。
    不过他最后只能深吸一口气,缓缓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