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的一年,开始外卷
作者:虫儿不吃菜   国家工业大摸底,你民企成军工?最新章节     
    开工大吉。
    李云在过完了年之后,又发了一批红包出去。
    其实,
    有很多地方会用所谓的开门红包,来笼络员工再次到自己这里上班。
    相当于用一点点小恩小惠,来束缚对方。
    李云这边自然没有这个担忧,他要是不开工,员工可能怕工厂倒闭,免费来工厂帮忙。
    这某种程度上,叫人情世故。
    但是,也算是一种情绪价值。
    自古以来,夏国就把感性的一面,也就是情绪价值,看得比所谓的金钱更加重要。
    金钱可是被称之为铜臭。
    反倒是的人情世故之类的情绪价值,慢慢的规范成了礼。
    或许真的有年兽吧!
    在过年的这一段时间里,随着鞭炮的声音响起,整个夏国,乃至互联网都有一些些的平静。
    李云在过完了一年之后,又感觉有了一些成长。
    至少,
    以前的自己还是会比较喜欢热闹了一年,上一年热闹了一年之后,反而想着清净一点点。
    工厂在开工后,各个部门都行动了起来。
    大唐多能机械厂,依旧在生产着一些机械。
    或许火了的缘故,大唐多能机械厂也越发的红火了起来,一个个譬如挖掘机、拖拉机的机械都卖得不错。
    甚至,
    以前的科研底子还在,据说当中还在自发的研究产品。
    李云还是比较喜欢手下的人“胡闹”。
    你说要让他来想所谓的项目,总有疏落的地方,还不如让底下的人自由发挥。
    只要制度比较合理一点点,是出不了什么岔子。
    从表面上看,
    大唐科技公司比大唐多能机械厂更加牛逼一点点,实际上,两者还是有点区别。
    如果有人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大唐科技公司更加偏向于民企一些,里面现在主要生产的产品,主要就是无人机和希望电动越野汽车。
    其中很多和军方相关的产品,就自动的转入了大唐多能机械厂。
    这也是李云在防范一手。
    哪怕以后大唐科技公司倒闭了,那大唐多能机械厂也能撑一撑,至少也能比较完整地交给国家。
    当然,
    大唐多能机械厂,在曝光之后,有不少单位都对它比较有兴趣。
    据说某个研究坦克的机构,都想和大唐多能机械厂合作。
    说是要开通一下脑筋。
    “???”
    李云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还有知情人说,觉得大唐多能机械厂这里的风水更好,打算过来这边借借运。
    科学搞不出来,开始搞玄学?
    李云倒是随意,反正大唐多能机械厂,和军方有一定的合作,坦克就不是车了吗?
    在新的一年,他注意力主要放在大唐科技公司上。
    李云还记得和某某空调公司董老板的十亿赌约,自然是想要赢了下来。
    单单是靠军品,就很难说。
    主要是你把相关数据披露出来,可能会涉及到国家安全,很多数据是不能出来的。
    为此,
    自己想要赢下整个赌约,还是要靠民企这边的业务。
    那还是要在大唐科技公司这边发力。
    在上一年,进行年关会议之时,相关的项目部,就分别提出了不少的企划。
    你一款产品,总不可能只有一个版本。
    哪怕一部手机,都会出现不同的价格和配置,总不可能无人机和车不行吧?
    大家都打算在新的一年,让产品全面大开花,尽量形成一个生态,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群。
    如何才能打开市场。
    那就要想办法让市场下沉,产生薄利多销的局面。
    人口结构中,有钱的和没钱的,本来就差不多呈现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你能赚取整个金字塔的钱,那也是真的牛逼。
    李云自然有这个野心。
    就你玩空调是吧?
    我玩车和玩无人机,也能形成一个战略,进行全面的开卷。
    谁说产品不能波及所有阶层的?
    李云还真的就不信这个邪了。
    实际上,主要也是大唐科技公司人才也是真的多。
    很多新人进来一年后,就得到了不少的锻炼,一年更比十年强,差不多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老团队还没有解散。
    新的团队再次出现。
    内卷行不通,那就开始外卷,一个团队负责一个定位,然后展开竞争就好了。
    就单单是新能源车方面,就出现了纯电动和混动。
    价格有十万左右,有二十万左右,有三十万左右,名字方面有秦汉唐宋明。
    相关的定价和配置,基本上就找到了油车的同类车。
    这就好像生态演化一样。
    每一个价格,就好像一个生态位,假若是打败了对方,你就能占据对方的生态位。
    这就是外卷的最大魅力。
    你说内卷,那最多是圈地自萌,放到历史里就是闭关锁国,一点意思都没有。
    抛开新能源车,无人机方面的项目也进行了扩充。
    之前的小无人机都是从玩具的角度出发,在一年的时间里,后台有人提出了不少的意见。
    那就可以考虑专业的摄影需求,又或者说是喷洒农药的需求。
    上次在驱赶野猪之后,也让一些种植园的小老板们,找了上来,他们把自己能给出的价格,和需要的能力都说了出来。
    还有就是一些测绘专业的使用,又或者山林防火。
    只要属于市场的一方面,都打算针对的弄出来一款产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打磨。
    可以想象,这些客户才是闷声购买的人群。
    对于别人来说,大唐科技公司可能只是一个话题和热点。
    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生产方,可以帮自己解决一些麻烦,或许提升自己的效率。
    李云闷声研究,甚至没有动静,自然引起了一些反扑。
    在很多公知和二狗子看来,那是道统无人机类似的公司,给李云上到了压力,让人不敢这么嚣张了。
    他们继续采取了这么一个策略。
    一方面打压大唐科技公司和李云,另外一方面吹捧着其他公司,想象着给予大唐科技公司致命一击。
    在把对方的市场都占据了,那就是慢性死亡了。
    这是一招阳谋,几乎无解的阳谋,大唐科技肯定要死翘翘。
    当然,
    一切结果都要时间看分晓。
    背后的一股力量,在研究之后,打算在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点,进行一次的发力。
    那时,发动百企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