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香皂和甘油
作者:橘香袭人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最新章节     
    有了棉油皂和肥皂的成功,江枝再接再厉,开始提纯甘油。
    直接在沸腾的皂液上方连接蒸馏器,再把收集到的液体加食盐搅拌静置,就有甘油结晶出现,过滤之后留下晶体就是甘油。
    普通人见到的甘油是不凝固液体,谁也没有想到其实真正的甘油是白色晶体。
    用这些晶体加水成液体状,也就是护肤品的主要成份。
    而且提取过甘油的肥皂,丝毫不影响除污能力。
    只是成为普通洗剂产品,长时间使用会让皮肤干燥粗燥。
    若是不提取甘油,那就是带护肤效果的香皂,药皂,洗完是滑腻感。
    因为需要祛杂质,所有肥皂都是热制皂萃取甘油后,一周后就可以使用。
    只有少部分香皂用冷制法,也就是直接在油中加碱水,香精,再搅动发生皂化反应为止,需要一个月才能全部完成。
    江枝才回来一个月,李老实就寄信来,他告诉江枝店铺找好,以前是一个脂粉铺子,重新刷过漆就可以用。
    店铺招牌也换过,香皂铺子名字叫“青泉湾”,跟包装用的瓷罐一致。
    这是江枝提的,店铺名字跟药坊一样。
    另外就是霍家要想售卖的蚊香类,江枝回到平川县就跟霍二小姐提过。
    聂繁天的身世霍二小姐只知道一些,她说,聂小将军对自己身世不太多提起,只说过母家在锦城府。
    此时知道聂家在锦城有布庄,而霍家本来也有商铺在锦城,在问清楚霍家布庄位置后,立即就答应派货过去。
    现在霍家药行跟聂家联系上,于是霍家上架蚊香,驱蚊液,江枝这边的用品也可以送去了。
    江枝没有再去锦城,而是二瑞、小满、徐根庆三人去的,年轻人要多走动才长见识,以后的世界还靠他们。
    秦氏是去年腊月离开徐家村的,虽然有江枝回来说过得好,徐根庆也想去看看他娘!
    肥皂、香皂都是用油纸包装,药脂依然是标有“青泉湾”字样的瓷罐装好,因为护肤品暂时还在实验阶段,就不送。
    半个月后,三个人才返回来。
    二瑞告诉江枝,聂家帮李老实租下临街店铺,后面有院子,足够一家人居住。
    “青泉湾”开业时,霍家和聂家都有朋友来捧场,另外就是庞虎也带着好些人来购买。
    上次江枝去锦城府并没有见到庞虎,这次才知道是在外办事去了。
    江枝在山上一待就是四个月,终于赶在入冬时,把给锦城府的药脂、香皂,护肤水又赶出来一批。
    在这几个月,徐家村的女人们是快乐又痛苦。
    她们有用不完的护肤品,有可以去死皮的水杨酸洗面乳。
    有纱布敷脸,说是可以去疤痕的积雪草面膜。
    有能滋润皮肤的透亮白水。
    有洗衣服用的皂块,有洗完澡后香喷喷、滑溜溜的香皂,还是好几个香味类型。
    不说用,只是听着就喜欢得不得了。
    无论年纪大小,谁都可以用,但不能是白用,每天巧云都会上门去问用过是什么反应,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停,另外换一个。
    这些试用装都是编号过,谁好谁不好一问就知道。
    王小菊没有当成试验品,她生孩子正在坐月。
    看着莲花和皮氏天天在她面前晃一圈,身上香得诱人,她就恨不得马上也抹一次,可婆婆刘氏说她不能洗澡。
    于是,她只能臭着,眼睁睁看着皮氏几人香喷喷来香喷喷去。
    其实江枝用的都是天然香草,并不会出现香得勾人的事。
    至于天然香草,当然还得找佩奇帮忙了。
    佩奇已经四岁多,天天跟人待着,脑瓜子也越发聪明。
    江枝有意对它进行强化训练,找起积雪草、金银花、艾草已经是一把好手。
    有劳就有得,天天好吃好喝,佩奇干活卖力。
    牵牛如今已经进村居住,平时负责运送货物上下山。
    佩奇没有帮手,它找到积雪草就连根拱进自己带的篓子里。
    虽然带回来时土一半草一半,江枝还是要奖励它一个大烤红薯。
    入冬,蚊香作坊再次停工,王小菊也出月了,江枝一进村,立即就缠过来:“婶子,有什么事要让我帮忙的,你那些香皂需不需要人试用?”
    江枝瞥她一眼:“现在天冷,你还想洗澡,别冷着你!”
    这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热水器,小风嗖嗖,阴雨绵绵,一点伤风感冒就要人命。
    夏天可以天天摸水,冬天脏点就脏点,可不能随便洗澡。
    王小菊闲了那么久,现在没事她心慌。
    江枝只好给她找事:“你找你哥做些各种形状的小盒子,我要用来给香皂肥皂做模具。”
    王小菊终于找到新鲜事,抱上孩子高兴离开。
    江枝心里可没这样快乐,该修学堂了,章县令说他不管,哪个村修让自己决定。
    江枝现在也在等,二瑞已经去县衙打听各村收税情况的摸底了。
    田贵已经说过,连续两年来学习的村子一共十二个,其中有七八个村认真,每一季都按照新技术做的,而且见到成果,今年棉花产量翻倍。
    说是翻倍,也就是以前一株棉苗能收三四个桃,现在可以收七八个桃。
    其他村虽然也做,但多少都出了问题。
    比如说种了早茬苞米不许卖,硬生生拖成老苞米,让后面的庄稼全部推迟。
    也比如说红薯起垄,留麦地套种这些遇到阻拦,但都在努力解决中。
    江枝觉得这些村就可以把学堂安排上,里面的夫子全村众筹束修,不限学历,只要能教人识字算术就行。
    要是城里有读书人愿意支教一年,除本村的众筹束修,自己这里可以补贴银子五两,学历越高,补贴越多。
    江枝没有要教出几个秀才状元的意思,预算就是一年。
    就好像徐家村的孩子一样,一年时间就能教出一批识字、懂道理孩童。
    有聪慧能上学的再想办法解决,以后的事情看情况再定。
    很快,二瑞就带着一份各村家底回来了。
    跟田贵摸到的情况差不多,之前愿意来学习的村交税没有太多麻烦。
    其实从江枝几个月前回来时,就把自己想挑几个村筹备学堂的话放出去了。
    要求就是村里风气好,作风正派,只要农忙过后到徐家村来提出申请,通过就可以修。
    果然,没几天就有三个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