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许昌城内的葬礼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季汉大军各路皆胜,虽只占半壁江山,已有大统一之势。
    而此时的曹魏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昌城内,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
    曹氏夏侯氏宗亲皆披麻戴孝,许昌守军也皆腰缠白带,城内城外,纸钱纷飞。
    百姓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上一次这么大的阵仗,还是曹仁殉国。
    这一次,灵牌上的人是:大魏大将军夏侯惇之灵位。
    夏侯惇终在重病和忧虑中病亡。
    其长子夏侯充与曹丕共同为其操持葬礼,其余许昌城内的曹氏宗亲皆来送行。
    柱石之臣逝去,乃国殇大祭。
    人人面有哀戚之色。
    贾充问道:“公子,要不要通知陛下?”
    曹丕想了想,摇摇头:“暂且不用,巢湖战事形势严峻,不可父皇分心。去长安通知懋弟的人有消息了吗?”
    “并无消息。”
    “哎,怎么回事?”
    曹丕忧虑的点点头,远远看去,曹植穿着薄孝衫也来了。
    “四弟……”他迎了过去。
    “二哥。”曹植淡淡的拱了拱手。
    “走,咱们一起代父亲拜别夏侯叔父吧。”
    “哦,好……”
    “来,这边走……那个谁……各处关隘一定要检查好,不可遗漏一处。”
    曹丕一路走着,还在做着安排。
    “还有,贡牲要最高等级的,不怕僭越,回头我和父皇说。”
    “遵命!”
    “五弟,世家吊唁,你先代我接待一下。”
    “明白!”
    “四弟,这边走……”
    ……
    远处,荀彧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储君角逐战中,曹丕完全占据了主动。
    他在积极的展示自己的协调和指挥能力。
    相比之下,曹植却仿佛置身事外,除了写一篇赋来祭奠叔父,并无其他作为。
    凭他对曹操的了解。
    曹操纵然更喜欢曹植,但还是会把储君之位给曹丕吧。
    理智的想想,也的确曹丕更适合。
    曹丕就曹丕吧!
    我一个老臣又能如何?
    然而,看看季汉气势正盛,大魏却又有一位肱骨老臣辞世离去。
    作为一心向汉的臣子,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最近,他脑海里一直浮现曹操的影子。
    他觉得,他无愧大汉,却有愧曹公。
    曹操虽是大汉的乱臣贼子,但也是他的伯乐,也是他的主公,也是他的朋友和兄弟。
    荀彧不是无情之人。
    相反,他太看重情意,才会在此时产生难以言喻的负罪感。
    “主公,对不起……”
    但他不后悔!
    维护大汉本就是他的理想和使命。
    他只是有些心疼曹操。
    毕竟背叛了兄弟。
    他忽然想为曹操做点什么。
    可他能做什么呢?
    他不过是一失势老臣。
    又能做什么呢?
    他闭上眼,长舒了一口气,泪水从脸颊滑落。
    “荀大人!”
    抬起头,曹丕朝他走来。
    “公子!”
    “哎呀,太忙了照顾不过来。”
    曹丕走过来,寒暄几句,便关切的问:“令君,您最近身体如何?”
    “哦,承蒙公子关心,老臣身体还算硬朗。”
    曹丕眼含泪花,抓着他的手,心疼的看着他:“哎,看着当年与父亲共事的叔父伯父们都走了,心里真是无比难过。荀大人,老臣所剩无几,你可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多谢公子关心。”
    看似关心,荀彧何尝不明白。
    曹丕在试图拉拢他。
    平日里,曹丕是绝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荀彧礼貌的点点头,却如鲠在喉。
    他了解曹丕。
    他绝不是那么单纯和善良的人。
    相反,他聪明狡诈,颇有帝王之心。
    荀彧在想,若是曹丕称帝,会否善待几个兄弟?
    或许对于曹彪、曹熊、曹林这些兄弟来说,他会是一个好大哥。
    因为这些兄弟对他的地位毫无威胁。
    倘若是曹彰和曹植呢?
    恍惚间荀彧又想到了当年的曹冲,心中涌起一阵恶寒。
    他真未必会善待两个兄弟。
    但愿主公能妥善安排几个兄弟吧。
    不过,曹家的危机可不仅限于此。
    若有朝一日,大魏都城被刘封所破,老臣能做什么呢?
    恐怕老臣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曹家保住一丝血脉……
    ……
    然而就在此时,一匹快马正直奔许昌而来,马上之人乃合淝守将蒋济。
    ……
    另一边,曹彰被张辽所阻,没能截杀夏侯霸,他担心一旦遗旨传到了许昌,自己就什么机会都没了。
    现在,莫不如带兵回许昌,控制住曹丕,再拟造矫诏即位。
    在曹彰的眼中,遗诏的继承人十有八九就是曹丕。
    打定主意,当即率军直奔许昌。
    ……
    张辽阻退了曹彰,却没能阻止曹彰杀了程昱,他眼含热泪无比痛苦。
    然后他在一辆车中发现了曹操和许褚的尸身。
    看着曾经威武霸气的魏帝,此时如同一块腐肉,臭气熏天引蚊虫叮咬。
    张辽心疼得嚎啕大哭。
    张辽并非不是忠义之人!
    只是时运不济,前几任主公不是酒囊饭袋便是无耻之辈,自己一身的本事得不到施展。
    唯有遇见了陛下……
    他看着曹操苍白的脸,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曹操意气风发的样子!
    当时曹操身穿金盔大氅,站在白狼山的山崖上俯瞰乌桓大军。
    当时,他就在曹操的身边。
    “文远,蹋顿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恃其阻远,敢受亡命,以雄百蛮。你看如何?”
    当时,他也曾意气风发的拱手道:
    “主公,依末将看来,皆案上鱼肉也!”
    曹操当时爽朗大笑:“那便将大军皆交于你指挥,你可敢接否?”
    “有何不敢?”
    张辽立刻点将,但各路军将难免不服。
    最后他看向了曹操。
    曹操立刻懂了他的意思。
    曹操拔出了自己的宝剑,递给了张辽:“好,此战老夫也归文远指挥!”
    张辽当时愣住。
    他没想到,曹操不仅将指挥权给了他,自己也甘做将领。
    他也不客气!
    “主公,可率军从北山出兵,引敌军主将,末将可在半路截杀。”
    当着所有将官的面,曹操抱拳道了一声:“喏!”
    ……
    就是那一战,张辽大杀四方,阵斩蹋顿,威震辽东。
    他想:
    若非曹操,他恐怕到现在还籍籍无名吧……
    他知天气炎热,曹操尸体已不能再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在附近寻一风景秀丽之地,将其掩埋。
    他亦知许褚忠勇,亦知程昱刚烈,亦将二人埋在曹操左右。
    “陛下,此权益之计,只能将您暂且安葬于此,待大魏局势稳定,再让新帝为您重塑新墓!现在,张辽要去一趟许昌,助新帝登基。陛下在天有灵,请佑新帝妥善登基,亦佑夏侯将军能安守黄州!”
    然后,他朝着曹操恭恭敬敬磕了十八个头,离开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