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好石好时
作者:少年别放气   我有一计,可救国足最新章节     
    我们是冠军!我们是冠军!
    柳州好石队的球员和教练聚拢在一起,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2014年广西足球超级联赛(桂超),在历经22轮的争夺后,柳州好石队以1分的优势成为冠军。
    球队的队长胡风和队友们唱着跳着,只有他们知道为了拿这个冠军奖杯他们经历了什么。
    两年前,在小中超计划补贴政策的利好下,他们成立了自己的球队。
    【估计不记得了,回看267章】
    这是几家业余俱乐部组成的联队,每个球队出三五个踢球最好的球员,一起去参加省级联赛。
    大部分人多多少少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但也有野路子出身,球感好、球技特别好的奇葩。
    开始的组队时大家都很和谐,但是轮到出场时就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想上场,都想比赛,但规则只能上十一个人。
    在胡风的努力斡旋下,大家还是达成了一致,分配好了各自的位置。
    踢了两场,胡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没有主教练的他们踢得犹如一盘散沙,业余足球的缺陷暴露无疑。
    如果有个主教练就好了。既能安排球员的出场,又可以根据现场状况调整战术。胡风无比怀念原来在专业队的时光。球员只负责踢球,什么都不需要想。而现在,连球鞋都要自己刷。
    就在这时,主办方说:如果他们需要,有足协办的教练员培训班可以参加。另外,有教练愿意来给业余球队当主教练,只要他们能承担教练的工资。当然教练的工资,足协会每月补贴1000块给球队。
    给配教练,还给补贴?胡风一开始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能给球队配教练的省级业余联赛也算独树一帜了,整的还挺专业的嘛。
    中国足球要是按照这么发展肯定有希望啊。
    最后,成年人哪有什么二选一,当然是选择全都要了。
    胡风给自己报了一个教练培训班,另外又众筹了一笔教练工资。当一个业余球队的主教练,也就比五菱车厂里打螺丝的工人赚的多点而已,而且还多得比较有限。
    分配到好石队的教练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名叫李俊浩。
    听起来像个韩国人,但其实是个正经的汉族。听说是个足协d级教练员培训班里出来的高材生。
    胡风对于李俊浩有怀疑也有期待。
    这样的年轻人,能不能给球队带来改变?真的能像一个专业教练那样激发球队的潜能,通过战术战胜对手吗?
    一开始双方的磨合确实出现了问题。
    年轻教练有年轻教练的想法,而这些半吊子的业余球员,有他们各自的能力瓶颈。
    李俊浩想把先进的战术安排给好石队,什么链式防守,什么前场紧逼。
    可是这些业余球员,也只是比普通的爱好者强那么一点点而已。上场之后头脑一热,哪有什么战术纪律一说。
    不跟人掐架,主动领黄牌都算是好球员了。
    在几次争吵之后,李俊浩不想干了。转念一想,谁又能雇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当球队主教练呢?业余球队其实是个很好的起点。
    胡风则想把李俊浩退货回去,成天在耳边叨叨什么,532阵型,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也不管球队能不能做到。
    不过,在一场关键的比赛中,李俊浩的指挥终于收到了奇效。他也从这场比赛中体会出了业余球队主教练该做得事情——不是阳春白雪的技战术,而是下里巴人的体能和执行。
    胜利是一支球队最好的黏合剂。
    教练和球员在这场比赛后终于达成了一致,球队逐渐步入了正轨。
    很快他们又面临着一个更大问题,人员问题。
    业余联赛的球员都是一群为爱发电的足球爱好者,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把业余转成职业。
    他们有的是柳州汽车厂里的职工,有的是汽修工,有的是做生意的小老板,还有是上班的社畜……
    时间不稳定,训练不稳定,让李俊浩大把大把的掉头发。
    最基本的训练计划都没办法展开,更不用提什么战术演练了。
    你安排了这个人出场,结果他加班,只能派另外一个人出赛。
    比赛的结果就天差地别。
    李浩俊明白,如何使用好手里这些人,才是考验一个教练功底的事情。一把没有jqk的小牌,怎么能飞机带翅膀的出去,是他需要思考的事情。
    胡风听说有些配教练的球队,没过多少日子,教练就自己主动辞职了。
    原因无他——业余球队太难带了。
    当业余联赛球队的主教练,还是找个健身房当健身教练,还是走走关系到职业球队当助理教练?很多人做出了选择。
    这么看来李俊浩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人有点死轴,但是个有始有终的人。
    李俊浩拿着微薄的工资,却有他的坚持。为了实现自己的战术打法,他成宿成宿的看录像,做笔记,研究战术,调整阵容。
    胡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默默的挨个找球员聊天,统一大家的训练时间,比赛时间。
    球队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
    大家都成了时间管理大师,球队的训练终于有了保证。
    训练的第一步是体能。
    十一人制的比赛,业余球员场均能跑出五六千米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而李浩俊需要大家都能达到七八千米的距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体能支撑更复杂的战术。
    就这样整整练了三个月,球队的成绩走了一个从连败到有胜有负的橄榄型曲线。
    2013年,参加桂超的球队一共只有10支。
    18场联赛后,他们从榜尾一路追到中游,最终取得了一个第6名的成绩。
    这个成绩虽说有些靠后,但仍然给了所有人信心。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广西各个市级联赛的冠军球队。
    他们也赶上了规则的好时候。桂超联赛没有升降级,去年只要报名就能参加。
    到了2013年,只有市级联赛的第一名,才可以获得桂超联赛的参赛资格。
    柳州,号称“中国底特律”,是着名的汽车城,也是足球城市。五菱神车就是出在这里,之前的柳州职工足球联赛,高峰时参赛球队多达百余支,有着良好的足球氛围。
    因为桂超联赛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市级联赛也走上了正轨。
    仅仅一年之后,市级联赛的规模就变成了12支,都是各个公司组织的职工球队,里面藏龙卧虎。
    如果今年参赛,好石队自己都没把握能晋级。
    【收束一条时间线,推出一个许愿池里的新人物。这个故事其实是个不错的电影剧本。
    咳咳,五菱把广告费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