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何不食肉糜
作者:七悠悠   懒锦鲤被迫996最新章节     
    丝竹见到眼前之景后,心中焦急万分,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快速上前。
    还没等走到跟前,脸上就已经堆满笑容,殷勤地开口说道,“哎呀呀!小小姐您看啊,这梨子真是又大又圆、色泽金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呢!不知道老奴有没有这个荣幸,能向小小姐讨取一只尝尝鲜呢?”
    其实丝竹根本不是真的想要吃这梨子,他只是想借着要梨子的说辞帮闻老解个围罢了。
    但令丝竹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这么一句再明显不过的解围玩笑话,最后换来的竟然会是……
    两个水灵灵的大大大黄梨!
    丝竹的眼神不停地在大黄梨和懒懒之间游移,然后一脸茫然地看向闻老。
    闻老同样被丝竹手上那两个明显比自己手上的梨子大了一圈的梨子气得眼红,他颇为无语的开口。
    “懒懒丫头啊,你这怕不是有点子厚此薄彼了吧?”说话间,闻老将手中明显小一圈的梨举起来朝着懒懒晃了晃。
    不对!
    和丝竹手上那硕大且金黄的大黄梨相比起来,他手里拿着的这个简直就是个小不点!
    不仅个头小得可怜,颜色也不够黄亮!
    不用吃他都能想象的出来,味道指定也没丝竹手上的好。
    果然,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无论是多么让人喜爱的东西,只要一经比较,就会立刻显得黯然失色、相形见绌。
    此刻闻老满脸都是委屈巴巴的神情,连一旁的丝竹看到后都忍不住使劲儿抽了抽嘴角。
    “老爷,您千万不要为难小小姐啊,老奴我这就......”话还没说完,丝竹就接收到了自家老爷子凌厉目光的洗礼,到嘴边的“给您”二字硬生生被他咽了下去。
    嘿!
    这下可有意思了!
    原来这是在争宠啊!
    自从自家老爷子来到这座边城之后,整个人都变得跟个小孩子似的,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老顽童嘛!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至少说明他现在的心态很不错!
    狠狠地瞪了一眼丝竹之后,闻老立刻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对着一脸无辜的懒懒俏皮地眨了眨眼。
    当众来了个大变脸。
    面对闻老满含期待的眼神,懒懒无奈之下只好再次从小包里摸索出了三个比之前更大的大黄梨。
    “哎呀,都是懒懒不好,拿错啦!师祖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怪罪懒懒哦!”
    闻老眼瞅着递过来的比丝竹手上大黄梨明显大一圈的梨子,脸上表情瞬间阴转晴,原本紧绷着的脸像是春日里解冻的冰河一般,迅速消融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满面春风、喜笑颜开。
    他二话不说接过梨子便啃了起来,那模样要多悠闲就有多悠闲,仿佛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样满足。
    丝竹站在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想他这位平日里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老爷竟然也会有如此可爱有趣的时候!
    然而依着他这么多年对自家老爷的了解,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笑出声来。
    只能强忍着笑意转过身去,可身体却还是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肩膀更是一耸一耸的,显然憋得十分辛苦。
    对此,闻老看到了也装作没看到。
    解决完一整个大黄梨后,闻老才心满意足地打了个饱嗝,然后慢悠悠地开口。
    “老夫已经决定不去落溪一村了,也不打算继续辅佐太子殿下啦。”他缓缓放下手中啃得干干净净的梨核,轻轻叹了口气。
    “这人呐,不服老是不行咯!懒懒丫头说得对啊,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像我这样的老头子,也该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喽!”
    老爷子脸上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落寞,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还没等懒懒和丝竹想好如何安慰他,闻老就像是没事儿人一样,自顾自地继续说道。
    “不过呢,老夫暂时也没有回苏杭老家的打算。懒懒丫头啊,你在边城待的时间可比老夫长多了,你知不知道这儿附近有没有什么书院或者公学之类的地方呀?”
    说完,他满怀期待地看着懒懒。
    懒懒被问得有些措手不及,她想都没想,下意识地就摇了摇头。
    若是闻老问的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她或许还会支支吾吾,难以给出准确的回答。
    可闻老问与书院有关的问题,她还是 挺有发言权的!
    自从来了边城,她每日除了必要的训练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小白的陪同下穿梭在边城的大街小巷。
    犹记得初次目睹众多适龄儿童陪伴着双亲及祖辈,忙碌于各种显然超出其年龄段承受范围的劳作之际,她也曾“何不食肉糜”的问过为何不去学堂读书的话来。
    对于懒懒这个不那么善良的问题,那些纯朴善良之人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时至今日,她依然记忆犹新。
    “姑娘啊,您乃富贵之家的千金大小姐,自然不知我等贫苦百姓的苦衷。对我们这样的小门小户而言,送孩子上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读书可是件大事,即便耗尽全族之力,也未必能够培养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呐!
    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活下去都用尽全力,入学堂读书又谈何容易啊!
    读书是大事儿,又有几家真的舍得倾尽全家之力了?
    这年头,一家老小难道都饿死吗?”
    确实!
    在一本书都能卖出天价还有价无市的年代,普通人家想通过科举取士来改变命运,是何其的艰难?
    莫说普通人家了,就是一般的名门望族,按道理讲,他们既不缺钱,也不乏名师教导,但他们要想培养出几个有出息的读书人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唯一有所不同的可能是,世家大族拥有更多的尝试机会和更高的容错率。
    然而,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十年寒窗苦读”绝对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能够经过十年的努力学习而一举蟾宫折桂的人,简直是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