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st AD
作者:九九二零幺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最新章节     
    美国第1坦克师。
    美国第一装甲师
    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编制。
    常驻地为美国得克萨斯州布里斯堡。
    第一装甲师下辖的主要战斗部队为第一装甲团(轻)、第13装甲团(轻型)、第六装甲步兵团和第16工程营(装甲)。
    并且有大量的现代化旅级战斗单位。
    什么斯特赖克旅、陆军航空旅、防化营、通讯营、情报连队和宪兵队等编制一应俱全。
    甚至它还有化学部队和专业的炮兵旅。
    总兵员数量有人左右。
    它的徽记也经常作为其他师设计徽记的基础。
    顶部的大“1”代表该师的编号,大炮代表火力,履带代表机动性,闪电代表速度和冲击力。
    它的军徽上有着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炮兵、骑兵和步兵。
    这是三种原始作战武器的颜色,当这三种武器合二为一时,便创造了中间的装甲领域。
    这个金字塔形状的徽记是由当时的第一坦克师总指挥乔治·巴顿设计的。
    也就是1940年。
    这个师的徽记下面还有一串英语,也就是:
    “old ironsides”
    铁甲舰队。
    直译老铁侧。
    这个师的绰号来自于一条1800年左右服役的一条美国老式帆船战舰。
    “美国宪法号”
    1812年8月19日,这条船在与英国战舰“皇家海军游骑兵”号在圣劳伦斯湾爆发战斗。
    这条船上的船长和水手们勇敢的采取了“撞舰”战术。
    然而,“皇家海军游骑兵”严重受创,“美国宪法号”却只受到了轻伤,甚至船上的海员们也没有啥大事。
    因此,这艘船被人评论为“her sides are made of iron”。
    她的侧舷比铁还硬。
    因此,“美国宪法号”得到了一个诨名:“老铁侧”。
    美国宪法号
    美国第一坦克使用这个名字作为自己写在徽记上的称号,就是取的老“美国宪法号”坚不可摧的侧舷的含义。
    希望自己也能无坚不摧的同时还能坚不可摧吧。
    只是。
    美国人在取这个称号的时候,恐怕也没想到丧尸大灾变的出现吧。
    1700人,虽然因为反应迅速而对全军采取了翻译措施,但采取措施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的7月13日了。
    有点晚。
    第一坦克师早在5月份的时候就被调动,从布鲁克斯营地全军调拨到了华盛顿特区。
    他们一直在那里坚守着。
    大灾变前是这样。
    大灾变后也是这样。
    直到各种各样的丧尸病接连爆发,导致他们剩下来的人都不够组建一个营了。
    他们还在那里坚守。
    航空队为了掩护总统撤退到西海岸而强行在油料短缺的情况下起飞,损失殆尽。
    装甲部队和那些新锐的电子站设备又被愚蠢的五角大楼高级参谋们打散,派往了全国各地。
    不得不说,这些美国大兵还算是忠诚。
    但是他们的忠诚却换来了赤裸裸的背叛!
    没有补给,没有联络,甚至连个人也看不到。
    他们就那么坚守在人口众多的东部地区,忍受着缺粮少弹。
    一直人道没有冬装可换的深秋时节。
    这些士兵身上的短裤和夏季军用衬衫已经非常不适合继续在这气温严苛的深秋继续作战了。
    他们不能在那个鬼地方继续坚守下去了。
    那个狗屁的机场——安德鲁空军基地。
    “永不撤退”的美军最后不得不撤退。
    哦,这好像是海军陆战队的口号?
    但也没必要区别他们究竟是美国陆军还是陆战队了不是么?
    前师长罗伯特·怀特少将死了,现在的美国第一装甲师师长是卢卡·乔(luca·joe)。
    是他组织着最后的113名大兵遍寻基地里还能用的军车撤离的。
    他们运气还不错,找到了23辆军车,带上了他们能拿得动的武器,朝着南部地区撤离。
    一路上走走停停,在路上搜索补给品,联络那些被打散后部署在全国各地的各种营、连等小编制。
    试图重组美国第一装甲师。
    找到其他的活人。
    但是他们剩下来的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些没有家人和牵挂的大头兵。
    而且绝大部分还都是装甲步兵一团的人,顶多也就会开开车,修修车,打打火箭筒等。
    别想着他们会开直升机、使用雷达等高级操作。
    他们这些幸运儿是第一批次得到防化旅及时治疗的人,这才活了下来。
    “该死的五角大楼!昏了他太奶奶的脚指头!”
    师部指挥官乔恨的牙痒痒,恶狠狠的咒骂道。
    要不是五角大楼不知道威慑么偏偏要把整个陆军第一装甲师拆散了,可能仙子按仍然会保有一个下个对完整的战斗师团编制。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乌合之众一团,伤兵一堆。
    他们有整整两个军车的伤兵,都是和沿途的幸存者们战斗导致的。
    乔都不忍心去看那些在医疗车里挣扎的伤员。
    他怕伤员们的哀嚎声让自己流下眼泪。
    那会伤及自己的威严,也会让士兵们失去心里憋着的那最后一口气。
    他们刚从科尔里登市区走出来。
    这一路上所有的前同为第一装甲师编下的战斗部队驻扎点。
    无一例外的都是空空荡荡,只剩下青面獠牙,眼窝凹陷的丧尸。
    没有一个活人……
    似乎,他们就是最后的陆军装甲一师了。
    下一站,是路易斯维尔的驻扎点。
    这里有轻型装甲2营驻扎,当初乔听上级抱怨过。
    说是把轻甲2营抽走去给海军陆战队的信息战部队做陪衬,对不起他们陆军装甲一师的身份。
    乔看过地图,直到他们马上就要到那里了。
    只要经过这座去往西点镇的桥梁,再路过几个路易斯维尔的医院之类的功能性建筑,就能找到那个位于树林之中的营地了。
    希望那个大型营地里还有活人吧。
    乔叹了一口气。
    生气又有什么用呢?
    自己当时只是一个中校,是万万做不到装甲一师师长的这个位子的。
    但是看看,看看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
    他们100多人凑一起,连个尉官都找不出来,自己竟然是这些人中军衔最高的那个人了。
    乔心中一片悲凉。
    美国,已经完了。
    “师长,我们马上就要过桥了,清下达过桥后的指示!”
    是头车发电请求命令。
    乔师长强打精神,自己总得带着这些小伙子有目标的活下去。
    不能让他们沦为土匪或者残忍的劫掠者。
    至少他们信任自己,那自己就要负起责任,哪怕是飞蛾扑火,也要硬着头皮前进。
    “过桥后稍事休息,3\/9\/12号车前出侦查!”,乔下令。
    23辆车都有编号,并且按照车型还分配了职责。
    卡车带着辎重、悍马负责侦查,护甲更厚实的防地雷车则是用于战斗。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开着m1艾布拉姆斯坦克。
    而是那玩意实在是太耗油了,莱康明生产的agt-1500燃气涡轮发动机虽然不挑选燃料。
    但即便是烧柴油的油耗也高达300l\/百公里。(载油量1900升,续行距离约460公里)
    并且m1艾布拉姆斯坦克本身恐怖的60吨自重实在不适合长途跋涉。
    履带的900km最大使用寿命也根本不是用来远距离转移用的。
    所以他们只是开着各种类型的军车,连装甲车都没开。
    因为只能靠着沿途的民用加油站供油料的他们根本用不起。(lav25燃油储备204升,最大行程668千米,百公里30多个油,满载的悍马也才15个)
    好想有个家啊。
    有个驻扎地也好。
    乔躺倒在靠背上,希望不会遇到……
    “这里是麦克法兰,呼叫科尔里登市桥梁上的军车车队,收到请回答。”
    乔坐起身来,眼睛瞪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