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方案PK会
作者:行道人   四合院之跌宕人生最新章节     
    晚上12点,整个四合院只有前院东厢房亮着灯。
    其实,他完全可以到地下室工作,别人也看不到灯光。
    但是他不愿意占这个便宜,所以以每月付出2元钱的代价,换来这种福利。
    由于图形较多,他又为了追求效果。
    先是在脑海里完成图形模拟,然后在小心地复刻在白纸上。
    中途又修改了几张,所以直到半夜他才完成任务。
    从头看了一遍,对这份手写ppt非常满意。
    之所以他这么费劲巴拉的用图形表达,就是想从表现形式上压倒对方。
    给评估方一个最为直观的印象。
    因为人脑对图形最为敏感,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
    文字不同,大脑需要一个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过程。
    文字表达能力不同,传递的图像也就不完整。
    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理解滤镜会构建他熟悉的图像,弱化陌生图像。
    如此,文字表达的内容就会引起歧义。
    所以,在表现形式上,他坚信已经拿下一城。
    第二天上班,童代表早早便跑了过来。
    “李元,资料准备的怎么样?”
    “给你”,李元走到皮包处,从里面把10页纸提给了他。
    对方迫不及待接过来。
    首页中规中矩,主标题:反炮兵雷达计算单元研究。
    副标题:10秒极致体验。
    “咦!”他没有搞明白副标题的意义。
    翻开第一页就是分成4行的12个字。
    他抬头看了一眼闭目沉思的李元,表情怪异。
    翻开第二页,只有一张图,一张他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图。
    第一次接受ppt洗礼的他,顿时被这张图吸引。
    输入输出一目了然,注释里的几个公式,立马提高图形的技术含量。
    最下边是一个对比图,一个火柴盒上面放着一颗长着蜈蚣腿的长方体,上面写着芯片二字。
    长方体所占面积还不到火柴盒的一半。
    在上面功能结构图的外围画着一个圆,收口处就是这枚芯片。
    “嘶!你的意思是这些功能全都集中在这颗所谓的芯片里?”
    “聪明!”
    他一页页地看下去,每一页他都能学到一个新知识。
    虽然不知他的实际原理,但是他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
    比如晶体管,李元用杠杆说明他的放大原理;用电闸说明他的开关原理。
    当看到定位计算公式部分,他居然看懂了。
    非常形象的弹道,炮弹飞过的空中三点,几条简单连线,就让他明白如何判断炮兵阵地的方法。
    至于那些公式,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只关心那些虚线,因为虚线指引处,就是炮兵阵地处。
    最后一页,只有三行字: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带三次工业革命,芯片将带领人类进入科技时代。
    重新翻看一遍,童代表向李元伸出了大拇指。
    “老李,还得是你!说说,要我做什么?”
    “附耳过来”,李元神秘道。
    然后李元便向他提出了一个小要求。
    “放心,周一一定给你准备好”
    说完拿着ppt,大笑着离开了实验室。
    1962年12月24日,星期一,京都某研究所小礼堂。
    今天来了不少领导,而其中更是多了不少军官。
    领导们罕见地坐在观众席,讲台上放着一张桌子,一个凳子,还有一个话筒。
    主持人走到讲台上,介绍了到场的领导、以及与会嘉宾。
    然后一个中年人,拿着稿子走上了讲台。
    坐下后,习惯性地吹吹话筒。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代表计算所,向大家介绍晶体管计算机设计方案。。。”
    他先是讲解了电子管计算机的弊端,比如寿命短、功耗大,占地广。
    接着用半个小时,讲解晶体管的原理、优势。
    除了一些来宾听得津津有味,大部分领导都是眉头紧皱,更有甚者居然打起了瞌睡。
    铺垫完技术后,他才开始讲解计算机的功能组成,并提到如何用晶体管完美地替代电子管。
    至于,如何定位炮兵阵地,他用一句只需写入程序即可。
    最后,用面前的桌子来形容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
    2个多小时报告会,居然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
    其中一些来宾最为兴奋,他们好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中年人弯腰鞠躬自信地走下讲台。
    此时主持人再次走上讲台,“下面有请621实验室的李主任向大家介绍芯片方案”。
    此时,两个军人正抬着一个小黑板走上讲台,然后放置在靠近观众席的讲台中央。
    黑板上面用夹子夹着几张1开大纸。
    这就是李元请求童代表找人把图纸誊抄在更大纸上的秘密。
    只见一个非常有气质的年轻小伙走上讲台。
    第一排的一位将军坐直了身子,眼里都是期待。
    看着一名像是大学生的年轻人走上讲台,观众席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很多人被通知,今天参加计算所晶体管计算机汇报会。
    大家不知道还有加戏。
    李元手拿话筒,面向观众席。
    “各位领导,前辈,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交流会。
    我会用半个小时,向大家介绍,如何用芯片来实现反炮兵雷达的计算功能”。
    李元直接点明主题,并且紧扣军方需求。
    只是第一句话,就吸引了所有军官和相关研究所人的注意力,当然也包括第一排领导。
    第一页还好,但是当讲到第二页,出现功能结构图和芯片概念的时候。
    下面传来了阵阵议论声:
    “吓我一跳,真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居然拿西方的概念来忽悠我们这些老家伙!”
    “就是,那么小的东西就能实现定位计算,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要是能够实现他说的十分之一,我就能把104计算机吃掉”。
    。。。。。。
    此时,刚才那位将军站起身,转身面对身后的人。
    “不想听,就出去!”
    然后威严地扫视一圈,马上,观众席恢复了安静。
    老将军看向讲台上的李元,马上换上一副笑脸,“小李,你继续”。
    25分钟过后,李元讲解完所有的ppt。
    会场也陷入了一片死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评价。
    说他胡说八道吧,大家都能够看明白原理确实没有问题。
    和技术人员不同,那些军人个个开始热烈地议论起来。
    “这么小的东西,随便贴到哪里都行,根本不用考虑安装空间问题”。
    “关键是几乎不耗电!”
    。。。。。。
    此时,那位代表计算所的中年人起身问道:“你说的原理没有问题,把电路集中在一片晶圆上也可行。
    只是,我想问,你怎么把这么多器件集中在那么小的晶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