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苏韵的思维误区
作者:南山水蜜桃   大傻川,求你,弄死我吧最新章节     
    再三叮嘱徐广年夫妇早些准备好供货协议之后,张大川二人留下名片,就转身告辞离开。
    苏韵一上车,就开心的对张大川道:
    “你的主意果然不错,我们找的第一家就答应合作了,看来这开局很顺利。”
    张大川叹息,有些不太满足:
    “顺利归顺利,但这些店的规模都太小了,也不知道要找多少家,才能抵得上东江市一家连锁超市的。”
    苏韵笑着鼓励道:
    “慢慢来呗,万事开头难,我相信只要口碑打出去了,那些想买酒的人,会像那些想喝雨山清奶茶的人一样,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
    张大川闻言,莞尔一笑:
    “你说的对,只要我们的酒够好,何愁没有销量啊。”
    保时捷就这样载着两人,缓缓的驶离了工地。
    徐广年和纪小娟一直送到门口,目送着那辆保时捷消失在视野之后,才收回目光,看着彼此,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
    刚才还雷厉风行的纪小娟,这时候反而患得患失起来,对丈夫说道:
    “你说,我们跟他们合作这步路走对了吗?”
    徐广年豁达一笑:
    “你刚才也喝过那川韵明酒了,你觉得那酒怎么样?”
    纪小娟毫不犹豫的回答:
    “这酒非常好喝,同价位上是无敌的存在,只要有人愿意尝第一口买第一瓶,那么它一定能大卖!”
    她说着深吸口气,仿佛还能从集装箱里嗅到川韵明酒那清冽的香味。
    徐广年连连点头:
    “没错,我是喝酒的人,所以更能品出这酒的好来,实际上,就算是和那些高级酒比起来,这酒也是稳赢的。”
    他一手握拳,目光坚定的对妻子说道:
    “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翻身的机会,只要抓住了,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
    “而且,就算失败了,我们的遭遇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不是吗?”
    纪小娟看着丈夫,点了点头:
    “是啊,破釜沉舟就看这一次了,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成功。”徐广年握着纪小娟的手,目光看向低头认真写作业的女儿,坚定道: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忽然,纪小娟想起什么一样,连忙提醒徐广年道:
    “你快联系你那个懂合同的朋友老李,让他帮咱们尽快弄好那个供货协议啊。”
    徐广年连忙点头:
    “嗯嗯,我这就联系他,顺便让他过来,也品尝一下这川韵明酒。”
    纪小娟闻言白了他一眼:
    “你就是想自己喝吧,净找借口。”
    徐广年哈哈一笑。
    ……
    这一天,张大川和苏韵,绕着东江市的城郊跑了整整一圈,到最后才联系到了寥寥几家愿意合作的小超市。
    这些超市,要么是徐广年夫妇那样的工地商店,要么就是国道路口和城郊村庄交叉口的小饭馆,总之都是些销货能力不怎么样的小超市,和东江市的连锁超市,相去甚远。
    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苏韵有些泄气。
    坐在车上,苏韵看着窗外渐渐黑下来的天色,忧心忡忡道:
    “愿意合作的人还是太少啊,那些商户,本来喝了我们的酒之后,都赞不绝口,但一听说是要和宁家作对,立刻就打退堂鼓了,说什么都不合作……真没想到,宁家的影响力这么强大。”
    张大川深有同感的点点头,不过他倒是没有那么沮丧,淡淡道:
    “这也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如果我们的酒最后能打开局面,那么这些人就是错过了大好机会,以后再找我们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而且,对于那些油盐不进的硬骨头商户,我们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苏韵闻言,好奇问道:
    “什么办法?”
    张大川一摊手:
    “我们现在手头资金够用,那么完全可以学宁家那一套啊。”
    苏韵一愣:
    “你是说?”
    张大川点头:
    “大不了我们也用钱收购那些小商店,或者增资入股的方式,当一些连锁超市的大股东,或者干脆自己开超市,到时候卖什么酒不也是我们一句话的事情?”
    听到这话,苏韵一拍额头,恍然大悟过来:
    “对哦,我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光想着和别人合作,怎么忘了我们自己也可以开超市啊。”
    张大川笑了起来:
    “你这是陷入思维误区了,咱们现在可不是以前的小门小户,手里有的是钱,别人不带我们玩,那我们就自己玩不就行了。”
    “而且,城郊这些三不管地带,宁家根本看不上,我们悄悄的收购,打枪的不要,等他宁昊察觉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做成环东江包围圈了!”
    苏韵连连拍手:
    “好一个环东江包围圈,这可真成了你说的从城郊包围城市了。”
    张大川笑呵呵的又说:
    “接下来,只要我们的酒厂运转正常,保证足够的出货量,然后看看那些合作商的销货效果如何,如果最后实在不行,我们就自己上!”
    苏韵“嗯”了一声,重新振奋起了精神:
    “那我回去之后,就督促赵师傅他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或者再招一点人手过来,加大产量。”
    “就算现在卖不掉,先把这些酒囤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之后的日子里,张大川和苏韵的计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正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因为城郊这些小超市实在是太小了,在宁家这种巨无霸眼里,就是比蚊子腿还蚊子腿的存在,所以张大川他们的行动,丝毫没有引起对方的警惕。
    反观宁昊这边,急功近利的他,直接用出了大手笔。
    东江各大连锁超市,几乎在同一天开始上架销售宁氏酒造,而宁家与岛国合作的居酒屋,也在东江市各个区域的核心商业圈,一口气连开了二十多家。
    宁昊这么做,显然就是想要把岛国的居酒屋模式复制过来,然后让清酒像在岛国一样,在东江人这里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习惯。
    当他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清酒的时候,宁氏酒造的威力,才会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