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破局 (4)
作者:胖虎她爸   我在明末,波澜壮阔的一生最新章节     
    崇祯十年末的最后一场朝会上,杨嗣昌在四川失利的消息随着他奏折一同传开了。
    得知消息的满朝诸公不约而同的将矛头对准了杨嗣昌,纷纷痛斥他大意轻敌,有负圣恩。
    选择性的遗忘了流寇背后有人支持的事实。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不论是关外的皇太极还是南京的陈羽都不是他们能处理的。
    能捏的软柿子只有杨嗣昌一人。
    只是大人们都低估了皇帝对杨嗣昌支持力度。
    在皇帝的示意下武勋集团突施冷箭,当场弹劾了数十名户部与工部的侍郎,给事中,郎中,勾结不法商人,向关外女真贩卖大量铁器粮食。
    致使一部分物资流入贼寇手中,这才导致杨嗣昌剿贼不利。
    武勋们准备充分,人证物证样样不缺,有心算无心,一时之间文官集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偏偏此时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又站出来,拿出了来自南京的奏报。
    南京在奏报中称,在得知朝廷剿贼大军在四川失利之后,南京立刻意识到了,贼寇背后有人支持。
    经过一系列的严查,发现了不少的南京官员利令至昏私下贩卖大量物资,被不法商人所利用,致使物资流入贼寇手中。
    现已查明这些不法商人都与关外的女真人关系密切。
    戏唱到了这里,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明白了,这就是一场早就准备好的谋算。
    皇帝的主要的目的是要保住杨嗣昌,又不能和南京撕破脸,顺便从内阁手里拿回部分的辽饷分配权。
    南京很显然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为了摆脱嫌疑,和皇帝默契了一回。
    武勋集团再次成为了皇帝手中刀,而受害者便是文官集团。
    散朝后,吃了大亏的文官们开始私下聚集,当他们商议准备报复武勋集团的具体措施之时,老英国公张维贤在府中暴毙的消息传来!
    大人们不约而同的开始破口大骂!
    不过随后从宫里传出皇帝得知张维贤暴毙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亲自出宫,前去张家吊唁。
    至此,所有的大人们终于在叹息声中各自离去!
    陕西,商洛山,深夜。
    一座小山峰上,李自成登高远眺,不远处的出山口此时火光四起,杀声震天。
    他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半个月前。
    半个月前,数名曾经的“兄弟”闯入商洛山,他们告诉李自成,不久后他们会突袭守卫在山口的官军,希望李自成能够抓住机会,逃出商洛山。
    对于这些人的话,李自成将信将疑,这些人都是当初在湖广被陈霸天留下来的人。
    一看到他们,李自成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在陈霸天手里,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岁月。
    “陈霸天会那么好心?”这是李自成的第一反应。
    不过沉下心来,仔细思考之后,李自成还是相信了陈霸天的“好意”!
    理由很简单,自己卷土重来,就能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对于陈霸天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李自成明白。
    “闯王!山口那边有信号了!咱们能出去了!”
    手下的头号大将刘宗敏兴奋的叫道。
    而他身边的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急不可耐的表情。
    近半年的时间,躲在商洛山这个穷乡僻壤,“英雄好汉”们都憋屈坏了!
    此时可以龙归大海,没有人可以忍的住,这样的诱惑。
    “走!”李自成没有半点犹豫,大步向山下走去。
    崇祯十一年开春,湖广勋阳。
    杨嗣昌看着手中这封河南巡抚李仙凤发来的急报,再次陷入了两难之中。
    李仙凤在急报中提及了从商洛山出逃的“闯贼”李自成在河南现身了。
    并打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一时之间河南风起云涌,无数的穷苦百姓加入其中,河南乱象频发。
    此时的杨嗣昌经过了半年的精心准备,实力大增,原计划要再次入川,一洗前耻。
    不过如今背后的河南不稳,对于杨嗣昌来说,这是绝不可能接受的。
    四川的贼寇本就战力强横,若是两军对垒之时,河南出了岔子,祸生肘腋那就糟糕了。
    深思熟虑之后,杨嗣昌不得不放弃了再次入川的计划,大军掉头,向河南进发。
    沈阳,皇宫内。
    大清的皇帝,皇太极此时望着案几上的各类账册,愁容满面,这一年多来他终于尝到了什么叫步子太大终扯蛋的滋味。
    他终于明白陈羽那个恶魔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辽南千里沃土的原因:没有百姓了!
    表面上他从大明的手中抢下了大部分的辽东,开疆拓土,风光无限。
    可实际上,就是驴粪蛋子,表面显光!地是有了,可光有地没有人,这地有屁用?
    要不是有朝鲜人支援的粮食,只怕此时的女真人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缺衣,缺粮,缺药。。就没有不缺的!
    长此以往,自己这个大清皇帝的威信还如何维持?
    按照以往的惯例,有难处找大明!
    不过如今辽西的明军在洪承畴的带领下,将坚壁清野发挥到了极致,加之辽西地形狭窄,对于防守一方,优势明显。
    皇太极尝试过多次,都无功而返,强攻硬打的损失他承受不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将目光投向了挂在墙上的舆图。
    解决困境的方法,肯定要从大明身上找!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既然辽西走不通,那只能再从草原上借道。
    瞬间一个庞大的计划在皇太极脑海中形成了。
    南京,镇南公府,书房内。
    “大帅!关外传来消息,女真人开始联系蒙古各部了!看样子不久后又会有所动作了!”锦衣卫指挥使夏无垠肃容道。
    “有难处!找大明!皇太极他还是老一套!”躺在摇椅上的陈羽撇了撇嘴一副不屑的样子。
    “唉!把消息传出去吧!能救一些人,是一些!尽人事吧!”
    “卑职遵命!”
    对于北面能否挡住皇太极的兵锋,陈羽是不抱希望的。
    皇帝这些年长进的地方,都在于权谋,耍弄阴谋诡计越发的游刃有余,就像这一次杨嗣昌在四川的失利,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所有人都成了配角,最大的好处落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在陈羽看来皇帝这是走歪了路,舍本求末了!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只要静等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