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流放县也需要环卫清洁
作者:小面包   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四月中。
    阴云连片,春风干而不凉。
    百姓们脱下厚重的衣物,轻装下田,将一块块光秃秃的水田,耕上绿禾。
    绿禾连片,与灰色的天空交相辉映。
    “爹,秧苗来了,接着——”
    朱中第从育秧田里挑了一担秧苗,从栈道上向其他田走去。
    到了自家田边,他就站在栈道上,将一把把捆扎好的秧苗丢到田里,方便朱金华和弟弟们拿着种。
    挑完一担,朱中第返回育秧田去。
    他们家分工明确,男子种田,娘亲和妹妹负责在育秧田里将秧子拔起来捆扎好。
    丰耕县县衙的工作已经全部进入正轨,扶贫小队压力不像之前那么大。
    大家便纷纷把重心回归家庭,扩大自家田地的耕作。
    朱家今年又买了几块田,位置没法儿挨着原先的田,朱中第就得挑着秧苗到处送。
    幸好林宝初修了这条栈道,百姓们已经用上了。
    蜿蜒的栈道上,玩耍的孩童、送饭送水的妇人、挑着担子干活的人,还有闻名而来的游客……
    “丰耕县不会是为了种田,特地修的这条栈道吧?”
    那些听闻丰耕县修了栈道的游客们,此刻正闲情逸致,游走在栈道上。
    尽管这个栈道还未做任何装饰,栈道下的水渠荷花也才种上去,只有几片巴掌大的叶子在水上飘着。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心情。
    因为眼前数千百姓,共同弯腰在田里劳作,将浑浊的黄色水田,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稻田的景象,亦叫人震撼不已。
    他们没见过像这样直接把秧苗种到地里,黄田瞬变绿禾的惊奇。
    在他们那里,都是将谷子直接撒在田里,想要看到绿芽,且还得等些日子呢。
    “丰耕县衙才不会做那么傻的事儿呢。”
    有人猜测,“咱们就等着看吧,这条栈道,必不简单。”
    “走走走,咱们再到他们的蔬菜园看看吧,我还想亲自摘几斤菜回去吃呢。”
    “巧了!我也是要去地里买新鲜菜的。”
    “有了这条栈道,以后来丰耕县,我都到地里去挑菜。”
    以前也有人到地里去买菜,比如秦让的爹。
    不过那时候走田埂,不方便,去的人少。
    现在有了栈道,用木头修的栈道,平整、干净,两旁还有及腰的扶手。
    走起来舒服又安全。
    可以一边赏景,一边去买菜,赏实两用,妙极!
    林宝初和沈戟、沈筝,还有在丰耕县没地的秦家兄弟俩。
    这会儿正在县衙旁的葡萄园里,一人一把剪子在梳果呢。
    今年的天气比去年暖和,葡萄树花开得早又盛,为了产量,他们必须下狠手。
    这是第一次梳果,估摸着五月还得再梳一次。
    “林姑娘,我那肉鸭可要下来了,你可得准备了啊。”秦恭举着剪刀,专心梳果。
    过完年,他就把鸭子全都转到丰耕县来养了。
    鸭子吃的稻麸拌菜叶子,工人们隔三岔五还带着下水。
    百姓们翻耕的时候,还让他家鸭子去地里啄蚯蚓吃。
    这一来二去,鸭子长得飞快,四个月小鸭子就长大到能下蛋了。
    林宝初剪果的动作不停,“你那鸭厂,能出的肉鸭不过五六百只吧?都送到客栈烤了吧。”
    秦恭手里原始的鸭子不过两千只,就算现在新鸭能下蛋了,也要留下一些老鸭。
    淘汰下来蛋产量少的鸭子,顶多六百只。
    做卤味林宝初还嫌浪费香料和人工。
    不如直接送到客栈后厨,在客栈门口支个摊子卖,两天就能卖完。
    “好啊。”秦恭对林宝初的想法没意见,“正好我也想吃烧鸭了。”
    皮蛋卖得好,一颗难求。
    这四个多月来,他都舍不得吃他家鸭子。
    林宝初嘴上虽说把秦恭的鸭子都烤了卖,但还是另外留下几只,用来试着做卤鸭。
    她会做卤味。
    也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还原前世某味鸭脖的味道。
    鸭掌、鸭脖、鸭翅、鸭架正在锅里卤着,剥下的鸭肉林宝初做了道醋血鸭。
    晚饭到点,谢谈竹和福珠准时来蹭饭了。
    他俩听说林宝初这几日在钻研卤鸭的做法,就每日都掐着饭点回来,当林宝初的新菜尝客。
    “林姐姐,咱们衙门招几个扫地的清道工吧。”
    福珠去厨房帮忙打饭,顺便跟林宝初说自己的想法。
    “新修的栈道,在春耕这几天被踩脏了,好好的木头,都不漂亮了。”
    春耕这几日,百姓们下田、种地,都走栈道。
    导致全新的木头栈道上,落下许多泥巴,原本干净的栈道,都不干净了。
    林宝初这几天没去地里,但去更新晴雨表的时候,站在县衙门口也能看到栈道的情况。
    她也正有此打算。
    “好啊,那就请吧。”林宝初翻炒锅里的菜,“这事儿交给你办,明儿一早你写个告示,咱们招二十人。”
    “二十人?”福珠连忙道:“咱们用不着这么多,三五人就够了。”
    栈道虽长,通往各个经济园区,但三五人绝对够了。
    就是每天扫扫泥巴,活儿不重。
    “要的,咱们城里也需要。”
    “城里?”
    两人将饭菜端出去,林宝初玩笑地说:“咱们丰耕县日子好了,开始有垃圾了。”
    以前吃不上饭的时候,百姓们没什么可扔的东西,全都自家消化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大伙儿日子过得好了,即便没到可以奢侈浪费、大手大脚的程度,也开始讲究了。
    盖新房、换新物,街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旧东西。
    其中破碗、破瓦罐、破布破鞋等尤其多,不小心能踩一脚的血。
    这些东西,穷时大家还想着留下将就用,现在都不想了。
    再加上丰耕县城里大多人家都有小院,大家在自家院子里养鸡,风一吹,鸡毛就飘满整条大街。
    还有街上越来越多的小食摊。
    卫生问题逐渐显现,急需解决。
    福珠看着眼前的丰耕大街,渐渐理解林宝初的担忧。
    “好,那咱们就招二十个!”
    “除了招清道工之外,咱们还要做些弃物桶。”
    说到清洁工程,林宝初就停不下来。
    “哦对了,还有统一处理弃物的地方,得在城外专门找块地做焚烧填埋处理……”
    福珠听得一愣一愣的,都没记住多少。
    “算了,一会儿吃完饭咱俩再仔细规划一下吧。”
    “呼……”福珠松了口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