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贾旭东:给他加把火
作者:蚍蜉   四合院:秦淮茹摸错门,能怪我?最新章节     
    “姐夫,怎么了?”
    刷碗的时候,秦京茹凑到程治国身边,轻声问道。
    “明天去我跟你说的那个地方。”
    “哦。”
    秦京茹应了一声,有些紧张。
    “娄小娥最近在干嘛。”
    “啊?”秦京茹吓了一跳。
    程治国瞥了她一眼,没有再问第二遍。
    “回家住去了。”
    秦京茹低下头,生怕程治国批评她,“听说前两天回来过一次,但没有来咱们这。”
    “嗯。”
    程治国点点头,“暂且不要和她有什么来往,等你的病治好了再说。”
    治好了,
    再让它复发……
    ……
    孙家院子,
    孙秀丽进入院子,听到里面一阵欢声笑语,
    小侄子正满屋子乱跑,嗷嗷叫个不停。
    她进了门,才看到哥哥孙明生回来了。
    七月的洪灾,
    经过近两个月的援助之后,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小丽回来了。”
    看见孙秀丽,孙明生笑着打招呼。
    “哥。”
    孙明生整个人黑了好几圈。
    孙秀丽问道:“那边灾情控制住了?”
    “洪水早就控制住了,不过因为洪水,灾区受灾严重,留在那边那么长时间,是为了帮忙灾后建设。”
    “哥你这次出了不少力,处长的位置稳了?”
    “倒也不全是为了升职。”
    孙明生整个人更显稳重,笑着说道,“只是多想救点人。”
    不过最多一年吧,他应该就能提到正处的职位上了。
    他看向窗外的天空,似乎想到了灾难来临时两岸受苦的百姓,叹了口气:“如果相信程治国的人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孙秀丽一怔。
    相信程治国啊……
    洪水的文章发出来的时候,她当时又是什么想法呢?
    是否也跟孙明生一样,哪怕心中存疑,却也全力以赴?
    十年之后,
    又是否真会像程治国说的那样,发出一场大动荡,让整个社会倒退几十年?
    “怎么了?”孙明生问道。
    孙秀丽摇了摇头,到底还是没将程治国的话说出来,
    就算程治国这次又说准了,
    但如果是以颠覆社会制度为手段才能阻止灾难,
    那奔赴灾难的道路,本就是一场灾难。
    程治国有勇气背光而行,剑指天穹,但孙明生如果敢追随他的脚步,
    绝对连渣都不剩。
    别说孙明生,就算是她父亲,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为了避免连累孙明生,她选择了隐瞒。
    “说起来,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听说程治国又搞了很多事情啊。”
    孙明生笑道,“他竟然还能留在轧钢厂,还真是沉得住气。”
    “就是闲的呗,我看他过的挺开心的。”
    孙秀丽没好气的道,“估计是怕升得越高,越不自在吧。”
    “那倒也是。”
    孙明生认同的点点头,而后问道,“最近他有时间吗,帮我约个饭?”
    “哥你要见他,自己约不就行了?”
    孙秀丽转身往自己房间走去,“我跟他也不熟。”
    孙明生一愣,然后看着孙秀丽的背影,轻轻笑了起来。
    ……
    “这就是程治国写的新规定。”
    牛家,
    贾旭东将之前在车间内发行的规定写出来,交给朱文雅看。
    朱文雅扫了一眼,眉头便皱了起来:“还真是找死!”
    那家伙也太张狂了,竟然敢在工厂内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幸好轧钢厂反应快,要不然不止程治国倒霉,杨老头也要跟着倒霉。”朱文雅哼了一声。
    “那还真有些可惜。”贾旭东道。
    程治国之所以能在厂里那么逍遥,跟杨厂长的放纵脱不开关系,
    要是杨厂长下场,绝对会有厂领导打击程治国的势头,防止他升的太快。
    “不过这些还不够。”朱文雅说道。
    贾旭东面露疑惑。
    “计件制还是有一定可取性的,并不能将它完全和资本主义的按劳分配划等号,所以单纯想用它搞垮程治国,难度很大。”
    朱文雅说道,“厂里及时将新规定撤下,虽然避免事态严重化,但也给了我们机会。”
    她指着纸后面的空档说道:“在后面再加上几条,算到程治国头上,这样伤害性才更大。”
    呵!
    自己的老丈母娘,比自己还要狠啊。
    贾旭东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反正程治国确实发布了新规定,
    只要有这件事就行,至于新规定的内容有哪些,那还不是第一个开口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程治国想解释?
    解释的清楚吗?
    除非他将车间所有的人都拉出去,
    否则就算他拿出那张海报,也得有人信才行。
    “加什么合适?”贾旭东问道。
    朱文雅想了想,说道:“取消车间内民主选举管理人员的方式,采用按能、按贡献提拔干部。”
    贾旭东一愣:“这有什么意义?”
    车间本身不就按照这一套标准施行的吗?
    朱文雅瞥了他一眼,没有搭理。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
    但重要的是前面那句,只要这件事能闹大,有的是人会从这句话解读出其他的意义,
    那才是最致命的。
    见朱文雅不解释,贾旭东也没再问,原封不动的将她的话写了上去。
    “另外,你单独附信一封,就说程治国支持私有制,曾有多次批驳公有制的言论。”朱文雅又道。
    贾旭东有些抓瞎,
    让他一个纯工人去写这?
    别看在厂里听到程治国是小学生的时候,他都能偷乐半天,
    但说到底,他也是个小学生……
    “算了,我让人安排吧。”
    朱文雅摆摆手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将这个纸条寄到报社就行。”
    “好。”
    “娄小娥那边怎么样了,有进展吗?”朱文雅问道。
    贾旭东摇了摇头:“那女人最近回家住了,暂时没回四合院。
    不过程治国被停职了,这件事,咱们完全有时间徐徐图之。”
    朱文雅拧眉,
    不过她到底还是没说什么:“希望吧。”
    调查程治国作风不检点到底是无奈之举,就算真能查出什么来,也只能将程治国的名声搞臭,
    真要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可能性很小。
    但谁能想到程治国会自己作死?
    如果能把握住这次机会,说不定能一锤定音,彻底弄死程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