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无情无义的人,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作者:飘逸的腿毛君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最新章节     
    乾明殿内,灯火已初上,宫灯高挂,熠熠生辉。
    贾瓒在李进忠的带领下,一路来到了后殿,却并未去往御书房,而是去到了隔壁的一处房间。
    将他带到门前后,李进忠推开房门,朝贾瓒躬身道:“殿下,请吧。”
    贾瓒朝他颔首,举步踏入房内。
    入眼是一片洁白的帷幔与供桌,贡台上摆着曲氏的灵位。
    永安帝正盘膝坐在供桌之下的蒲团上,背对着门口,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贾瓒进去后,李进忠便从外面将房门关上,房间内陷入沉寂。
    听到了关门声,永安帝也未回头,指着旁边的蒲团道:“过来坐吧。”
    贾瓒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坐在了蒲团上。
    “唉”,永安帝双眼直直的望着灵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朕东宫时,便给你娘布置了个灵堂,登基之后,又在此间布置了一个。”
    接着他顿了下,失笑着摇头:“谁知,朕伤心难过了几十年,她竟然又回来了。”
    贾瓒抬眸瞧了一眼灵位,笑道:“回来了不好吗?”
    “好,当然好。”
    永安帝侧首望着他,笑着说道:“朕这么多年,唯有两个心愿。”
    “一是能将你找回来,日后将皇位传于你,也能对得起你娘在天之灵。”
    贾瓒听到这个,眉头微微一松。
    有了这话,他也就彻底没了顾虑。
    永安帝继续道:“二是能扫灭东胡,一雪前耻,再整顿吏治,富国强民,以表明朕是个好皇帝,不比他差到哪去。”
    他口中的这个“他”,指的自然是怀德太子。
    只是他并不想提起他名字。
    永安帝言罢,伸手拍拍贾瓒的肩膀,又道:“朕知道你心中忧虑,说白了,换了朕处在你的位置上,也会这般去做。”
    “而且……还会做的比你更彻底和决绝,起码朕当时手上有你现今这般武力,他便是用你娘来威胁朕,朕也会毫不犹豫的动手。”
    他目光炯炯,似是在讥讽自己。
    “杀兄弑弟盗嫂,眼中只有权势而不顾其他,朕怕是个千古暴君吧。”
    贾瓒听着,轻叹一声,道:“父皇做的,其实已经很好了。”
    扪心自问,永安帝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皇帝。
    他不留恋女色,不贪图享乐,每日早早的起床开始批阅奏折,直到深夜才会歇息,甚至极少会宠幸妃嫔。
    以至于有御史上书,请求永安帝在后宫花上点心思,好为皇家开枝散叶。
    论及勤政程度,在历代帝王当中少有人能与他匹敌。
    除了为北伐而征收的新税惹起了些争议外,其余各项政策也都是为百姓谋福。
    这样的一个皇帝,确实也挑不出多少毛病出来。
    听到贾瓒的回答,永安帝似乎很高兴,笑着问道:“你莫不是在恭维于朕吧?”
    “句句发自肺腑”,贾瓒回道。
    永安帝轻笑几声,接着便欣慰的道:“朕在得知你身份后,便一直在看着你下一步行动,你能顾虑秦氏安危,按兵不动,朕其实很高兴。”
    “这说明你不是个胸中全然是权势的人,至少还有着一丝温情,不像是朕……”
    他沉默了下,叹道:“人活着,终归是要有些情欲才行,一心只为权势而活,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有些人会十分自恋,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根本不会反省自己。
    有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以至于他会极力避免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甚至会厌恶曾经的自己。
    很显然,永安帝便是后者。
    贾瓒在面对皇位诱惑时,仍旧能在意妻儿安危。
    虽然这样显得缺少了一代枭雄的霸气,但永安帝仍旧很喜欢他的做法,并希望他以后也这么做。
    站在永安帝的角度,他是皇帝的同时,他也是个父亲。
    不会有一个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权利动物,他也同样如此。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贾瓒欠身道。
    永安帝点点头,再望向上面的灵位,叹道:“将这灵位取下来吧,你娘对这里很是不满,让朕将此处给撤掉。”
    “可朕觉得,还是等你回来后再撤的好。”
    贾瓒抬头瞧了下,又看看永安帝,犹豫道:“母亲她……其实想要寻死……”
    本以为永安帝会就此大吃一惊,谁知他的反应相当淡然。
    “朕知道,一早就看出来了。”
    “父皇不担心她?”贾瓒奇怪的问道。
    永安帝瞄了他一眼,笑道:“朕儿孙儿将要出生,朕不相信,她在看到孙儿之后,还有心思去想这些。”
    贾瓒微微一愣,摇头失笑。
    敢情他们两个想到一块去了。
    他起身将那个灵位取下后放到一边。
    永安帝想了下,带着深意的问道:“对于你几个兄弟,你打算以后如何对待他们?”
    他自己杀了诸多兄弟,但他不希望贾瓒也这么去做。
    这句话,其实是给他设下的考验。
    贾瓒找了块黄布将灵位包好放到一边后,扭头笑道:“既是皇家之人,也当为皇家出力。”
    “你有何打算?”永安帝问道。
    贾瓒想了下,反道:“父皇如何看待周武王分封一事?”
    永安帝倒是未想到他会问自己。
    垂首想了下,摇头道:“有利有弊,但弊端更大。”
    “臣子各有封地,互相征伐不断,各自吞并,以至于周室王权旁落,沦为泥胎瓦塑,全然没了天子威严。”
    从秦代以来,华夏各朝都在进行着中央集权,到了大梁,政治生态已经彻底成熟。
    如今的大梁虽是也有皇室子弟的封地,但也只有其名而已,实际封地管理,仍旧是朝廷官员来处置,藩王无权过问。
    贾瓒对于永安帝的说法并不意外,道:“儿臣倒是对此另有看法。”
    “哦?且说来看看”,永安帝道。
    贾瓒回到蒲团上坐下,侃侃而谈:“时年武王伐纣,定鼎中原后,有犬戎于晋地,有山戎于河北,有东夷于山东,有百越于江南,可谓四面受敌。”
    “然今时今日,这三地蛮夷均已华化,为后世历朝历代看作华夏故土。”
    “武王分封之后,犬戎后为秦国所平,北戎为燕、齐所灭,东夷被齐、鲁同化,江南被楚、越、吴等国逐渐接纳归附,融于华夏。”
    “儿臣以为,正是有武王分封起始,各诸侯国各自管理同化国内各族,至秦一统天下,汉承秦制巩固,华夏根基才被彻底奠定,至此后世各朝,无论疆域大小,核心地带始终都未变过。”
    “儿臣以为,此皆是武王分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