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国庆留影
作者:一亩花田   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最新章节     
    作为鼎鼎大名的碳水天堂,就算现在不清楚,那后世可是来过无数次的。
    虽说现在小吃没那么多,牛羊肉也不是说吃就吃,但有些食物却是每一个国营饭店都有的。
    就比如biangbiang面,这个字拼音敲不出来,只能用五笔,而饭店招牌却是粉笔写出来的。
    这个字据说是目前为止笔画最多的汉字,乃汉字之最。
    “biang”字和“biang-biang”词汇的发音是拟声词。
    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陕省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歌这样唱到: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
    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所以今天的第一顿,就带哥哥们来尝尝传说中的biangbiang面。
    光靠想象不行,得上图!
    其实她觉得这个面跟山省的油泼面差不离,无非就是面条像裤带一样宽。
    兄妹仨都能吃辣,还点了两个凉菜,担心哥哥们一碗面不够,又要了五个肉夹馍。
    面一毛钱一大碗,一碗二两面,加豆芽青菜肉卤辣椒粉,最后泼油即成,香喷喷的,老好吃了。
    肉夹馍一毛钱一个,比她的手还要大,里面青椒碎,微微辣还解腻。
    馍烤的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还掉渣。
    一盘五香花生米、一盘酸辣土豆丝开胃下饭。
    好家伙,这一顿饭面花六两粮票,肉票二两;肉夹馍花粮票五两肉票三两;花生米两毛钱一盘,土豆丝八分,一共消费1.08元,一斤一两粮票肉票五两,菜不需要票。
    小酒早上没吃啥饭,愣是将一碗面一个肉夹馍同时炫肚里,乐的哥哥们眉开眼笑。
    “就是得这么吃才行,你看你瘦的,脸上都没肉了,赶紧补回来!”
    “我瘦?哥,我是我们宿舍最胖的了。”
    说着不忘展示自己脸颊上的婴儿肥,“她们老爱捏我的脸了。”
    “捏俺脸干啥啊,自己脸上没肉,来你脸上找手感了?下次不让她们捏!”
    陶醉嘟囔一声,自己忍不住上手捏了捏,“别说,这手感是真不错。”
    小酒翻了个白眼儿给他,乐的他起身要给妹妹买一瓶汽水。
    “别,哥,我吃饱了,真喝不下去。
    走吧,结过账了,消消食,上街逛逛,渴了再买。”
    要小酒说,这年代物价真感人,除了不习惯数这些票外,别的还真没大毛病。
    上午街道上锣鼓喧天的,这到了晌午点可算稍微安静点儿了,但外面悬挂的五星红旗,各种颜色的彩纸彩旗上,写着各种口号和标语,独特且大方的宋体美术字更是这个年代的特有宣传方式。
    “咱们去照张相吧?今天可是国庆节,这么特殊的日子,我觉得得纪念一下!”
    尤其兄妹齐聚西市求学,更加的难能可贵。
    哥俩以为要去照相馆,谁曾想小酒直接从小书包里拿出一架照相机。
    “这是我找同学照相馆借的,哥,咱自己照!”
    说着小酒不忘找到一些特别有名的角度将城墙啊,古建筑群啊拍到相机里,以后回忆起来,都是极具时代意义的资料。
    兄妹三人先后去了西市火车站广场,又站在游行队伍的前列,脸上兴奋的跟着呐喊‘主席万岁’,还在城墙根儿靠着公交车照了一张合影,之后又去了大雁塔,军医学院门口,西工大门口。
    自己没办法拍照,就请别人帮他们仨拍照,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完成了特殊的使命。
    晚上他们在国营饭店吃了米皮肉夹馍,喝了冰峰,一天下来充足而快乐。
    “哥,我该回去了,你们俩好好吃饭,别不把身体当回事,等老了就是一身的毛病。
    照片我回头让人家帮忙洗出来,给你们送过去。”
    兄弟俩将小酒送到学校门口,目送她挥手进去,在她转身的同时,相机送入了空间。
    进门是要检查随身物品的,照相机这种东西,太敏感了,毕竟是军事单位。
    手里还拎着哥哥们想办法弥补她的一些糕点零嘴,也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票。
    反正给她花了不老少的钱,又是罐头又是麦乳精的,是一点没亏她。
    “咱也走吧!”直到看不到,陶然才转身看陶醉,谁想他眼睛通红,一脸的不舍。
    “不是吧大哥,妹儿不是说了,过星期了再出来,你这整的跟生离死别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