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乱世中拖后腿的陛下20
作者:只吃三碗   众人给我塑金身【快穿】最新章节     
    他环顾四周,看到正好踏进来的丁尚彪,给对方使了个眼色,让对方自己找位置坐下继续说道:
    “公共课来的不是只有学生,还有老师,也就是我们这些将军,还会聘请一些文人去教军事学院的学生读书识字。”
    “到时候我们这些老师都会去听,你要是上的不好,不仅在小辈面前丢人,那些文人可都看着。”
    郑洪涛这么一说,许将军就有些打退堂鼓了。
    要专门给一群小子们上课,他倒是没什么可害怕的,但要是到时候在那群文人面前丢了脸,那他丢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脸了。
    他犹豫道:“这,必须要上公共课吗?”
    “如果你能力够,陛下会直接让你去上课,不用经过公共课的考核。”郑洪涛道。
    言下之意,许将军的能力还有些欠缺。
    丁尚彪满不在乎的说道:“我看你就别去了,去了也是丢人,你啥水平咱们哥几个还不清楚吗?”
    “我咋不行了?”许将军不服气。
    “那你就去上呗,反正丢人的又不是我。”丁尚彪撇嘴道。
    对方语气一顿,眼睛闪烁道:“我……家里还有些事,等等吧,等等看,我在找陛下说这事。”
    “哈哈,老许你这不行啊。”
    军事学院的招生如火如荼的开始,并且顺利筛选出一批苗子。
    开学当天安景之亲自到学院进行致词,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谋的生前身后名,让一群人听得浑身热血沸腾。
    ……
    皇宫内。
    “听说你又去军事学院上课了?”安景之道。
    “在军事学院各位将军交流,儿臣所学甚多。”
    安绍林恭恭敬敬的站在殿下行礼,两人不像父子,更像君臣。
    如今整个大禹朝内,海晏河清。
    军事学院开学那段时间,安绍林也去上过几次公开课,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不但给学生上课,也经常和那些老将军交流兵法,在学院里只能算是学术交流,不用再担心他的父皇觉得他有意结交武将。
    “你想坐上这个位置吗?”拍了拍龙椅上的扶手。
    安景之淡淡的一句话,却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瞬间在安绍林的心里砸下。
    他看了一眼安景之的表情,斟酌着语气道:“儿臣……儿臣愿听父皇吩咐。”
    “朕在问你想不想。”语气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随着每次考核都能拔得第一名,都能得到父皇的赞誉后,他心中的野心也在步步放大。
    “想。”果断道。
    他的回答并不让安景之感到意外:“回去吧。”
    安绍林出了宫还是一头雾水,回到府上后立刻找来身边的原商量今日之事。
    有人狂喜:“殿下,陛下这是要定下太子之位了!他把您叫去皇宫,这已经足以表明陛下的态度了。”
    “殿下这两年来的表现陛下都看在眼里,底下的几位皇子虽然各有各的才能,但比起殿下来说都稍逊一些。”
    “再加上殿下最看重民生,跟陛下的政策不谋而合,那个位置看来快要有结果了!”
    虽然大家心中大概猜到那个位置会落到谁的身上,包括安绍林的那些弟弟们。
    但真的听到皇宫传来的封二皇子安绍林为太子圣旨之后,大家心中还是有些许失落。
    三皇子安绍光也只是有些失望,他早知道那个位置他坐不上去,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期许。
    得知二哥被封为太子之后他让妻子立刻备上一份厚礼送上。
    三皇妃知道自家丈夫的能力,从来就没有惦记过那个位置。
    经常出入二皇子的府上就是想跟二皇子打好关系,也如她所愿,两家一直十分亲近。
    底下的孩子还经常在一起玩的,相比其他兄弟的孩子,更加亲切。
    二皇子坐上了那个位置后,三皇妃反而很庆幸,她丈夫跟二皇子关系好,底下的孩子也跟二皇子的孩子关系好,以后不用发愁了。
    ……
    洪城。
    “大哥,十年的时间,咱们总算是把这堰修建成了!以后洪城再也不会受洪水侵害了!”
    “咱们高家也能名留青史了!”一个头发灰白的男子,神情激动对旁边的男人说道。
    十年前高立忠领命前往洪城解决洪城的洪水之事。
    来到红尘之后,他才发现这个地方比他想象中的更麻烦,多次失败后,他不得不写信回家求助,他父亲因为年迈不能舟车劳顿,但也与书信往来帮他解决各种难题,十年之间从无间断。
    在衙门做事的弟弟更是上书请辞,直接打包着行李拖家带口来洪城支援他。
    如今十年过去,相差十岁的兄弟,却如同一般年纪。
    远处的洪城百姓们一直都知道有一个朝廷大官要在这里修建堰。
    这十年来征调了不少民夫,有吃有喝还有钱拿,堰修成他们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些人全都不惜力气。
    有些老人看着那洪水被堰驯服流到远处的江河中,全都情难自禁,泪满衣裳。
    “洪城有救了。”
    “哈哈哈,”有人又哭又笑:“咱们洪城再也不会被洪水淹了!种下的粮食再也不用担心被冲了!”
    “感谢高大人!”
    “感谢高大人!”
    “陛下万岁!”
    民众的声音一浪赛过一浪,为了得到名留青史的机会,高立忠连安景之拨下来的财款都不敢贪了,力图把每一分每一毫都用到修建水坝上。
    他也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强行征调来的民夫干活也只会出工不出力,影响进度,所以安景之要求的待遇,他分毫不差的执行了。
    甚至有时候还会倒贴,刚刚好,把他贪来的那些钱全都贴了进去。
    有时他都会怀疑陛下是不是知道他贪了多少钱,故意为之?
    因此洪城的人根本不知道高立忠是一个贪财爱权之人,只觉得他是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
    一开始为着名留青史的机会,他义无反顾的来了,征调民夫还给钱给粮之后,他受到百姓的拥护。
    或许是百姓的夸赞听多了,他不知不觉开始维系起自己的羽毛。
    如今堰已成,也到了他回国都复命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