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动乱前夜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最新章节     
    京郊一处宅院,,,福王世子朱由崧已经被秘密接到了京城待了十天时间。
    "我这是在哪里?赶了十来天路,又到了十天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岂不荒唐?"朱由崧愤怒的说道。
    自己起码以前还在洛阳,,虽然见不到父王,可也算跟父王在一处地方,好歹还能玩玩洛阳出名的花魁,,
    可到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头牌花魁玩不上,,只有四个伺候的侍女供自己消遣,,
    这让朱由崧郁闷不已,,甚至威胁管事的自己要绝食抗议,,
    劲装男子看着这货,,内心都想一掌劈死他,,
    他们一路北上,,虽然有刑部与吏部开的路引,可也是一路提心吊胆躲过了几次盘查才到了京城地界,,
    到了天子脚下,那盘查更加严格,有时候路引都不见得管用,众人费了很大的波折才到达住所。
    因为要避开锦衣卫以及内卫的探子,,他们根本不敢进城,,只能在距离京城几十里的一处秘密宅院落脚,,
    就这些人的衣食,,都是分三拨人出去采买就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这祖宗踏马的还吵着要玩女人!还要当地的头牌,,
    京城这地界儿,,说不定头牌都是内卫的探子,,该男子哪敢冒这样的险?耽误了老爷的大事,,他九条命都不够死,,,
    面对已经绝食一天的祖宗,,劲装男子只能耐着性子说道:"世子,,接下来贵人们会有大动作,,
    如果成功,,您跟福王就可以父子相聚,,而且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两京一十三省的头牌任你挑选,,世子再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难道这样的好处还比不上几个女人吗?请世子以大局为重,,再忍耐几天,,"
    朱由崧听了这话,,,也觉得有道理,,他就是再蠢,三多二少还是清楚的,,
    "那,,我也不为难你,,我不要头牌了,,那你起码弄几个看的过去的丫鬟过来伺候我,,
    这几年时间,我的待遇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惨过,
    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助我成就大业,可对我的待遇最不上心!
    这几个歪瓜裂枣确实不怎么样啊!"朱由崧看着劲装男子小心的说道,,
    "尼玛,,,"劲装男子内心无数草泥马飞奔而过,,
    这世子别的时候无比蠢笨,可一涉及到女人就变得能言善辩,,,劲装男子强压怒火,,
    他劳资苦口婆心说了半天,这货踏马是一句听不进去,,
    这踏马还不是变着法子要女人?
    "世子忍耐一下,我派人今天就去寻找,,世子先吃饭吧,,我晚上给您答复,,
    顺利的话,,明天就会换一批丫鬟过来!"劲装男子说道。
    "嗯,,那我就辛苦辛苦吧,,"说完朱由崧津津有味吃起饭来,,
    夜晚,,京城一处幽静的宅院,,
    "你怎么进城了,,如今是关键时刻,没有老爷的通知,你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怎么敢派人联系我!要是被锦衣卫、内卫发现了是要出大事的!
    你以为这京城是洛阳?"戴斗篷的男子愤怒的说道,,
    "管事大人,我也是没办法啊,那人精虫上脑,,非得要几个漂亮女子,,还绝食抗议,我怕他出岔子耽误了老爷的大事,只能答应他,,"劲装男子无奈说道。
    "这蠢材,,,"戴斗篷男子也是无语了,,怎么福王会生出这样的蠢货出来。
    "这样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府里选几个人,,你连夜出城带出去!"
    "管事大人,,用不用跟老爷说说?"
    "老爷已经够忙了,这腌臜事还跟老爷说?你是不是跟他久了,自己脑袋里也有了浆糊?"戴斗篷男子训斥道。
    劲装男子听罢再不敢吭声,,
    半个时辰后,,韩府的一名杂役管事叫来了几名丫鬟说道:"你们几人,带几件衣服,,一炷香后后门集合,跟我出发,,
    几名丫鬟都不知道大晚上这管事要带自己去哪里,,
    不过韩府规矩森严,他们也不敢问,,只能照管事的吩咐做,
    一炷香后,,四名丫鬟匆匆上了马车,,在几名家丁护送下从韩府后门离开,,
    而在韩府书房,,,韩黄在做最后的谋划,,
    韩黄、周庭儒、钱谦益以及两名武将齐聚一堂。
    这几年他做内阁首辅,,分管着刑部与吏部,,在很多官员的升迁上,暗暗出了一把力,,
    虽然那些官员的升迁看不出操作的把柄,,但是升迁官员都心照不宣,,,暗暗投靠在韩黄门下,,
    原因很简单,,符合升迁的官员很多,,首辅大人专门推荐了自己,,,而陛下的批红只是顺势而为,,一般陛下不会推翻内阁的奏请,,
    "玉绳,,那个李大本事,确定能被控制吧?"你分管兵部,,九门提督太过重要,,虽然京城巡防营的三万兵马已经在我手中,,可没有九门配合进城,,还是会非常麻烦!
    兵谏虽然是下下策,可没有兵,这次筹划就失败了一半!"韩黄说道。
    "阁老放心,,九门的两个副提督已经是咱们的人,,他们承诺到时候会软禁李大本事!
    李大本事是辽东外来户,九门的副提督在这位子上多年,,笼络了不少部下,一定没问题!
    只是那个范景文不好拉拢,,他跟我共同分管着兵部,内阁的关于兵部的行文需要我俩共同签署,,我怕他关键时刻会坏事"周庭儒说道。
    周庭儒本来是打算政变前一天带着兵部的命令去罢免九门提督,,可是兵部的命令需要范景文同时签署,,
    这软禁李大本事变数太大,,可能还会有伤亡,,如果能把范景文拉过来,通过和谐手段拿下李大本事,那是最好不过,,,
    "这个范景文他的根基在北方吴桥一带,,南边如果他不能分一杯羹,肯定不会与咱们为伍,这样吧,老夫明天请他到府里聊聊,,分一些南直隶的利益给他,,看他能不能就范!"韩黄说道。
    "阁老,,我听说他年底就会外放,,这皇帝对他恩情很重,,连升三级进的内阁,,咱们这边得多大的利益才能说动他?"周庭儒说道,,
    "如今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根本都保不住了,还在乎那么点利益?先试试吧"韩黄说道。
    周庭儒闻言也不再说什么,,
    本来周庭儒一直以孤臣自居,,靠巴结逢迎陛下才进入的内阁,,
    按道理说是不能够跟韩黄的东林党穿一条裤子,,,
    而且东林党都是表面清高之辈,也不屑于去结交周庭儒这样的货色,,
    可是,,南直隶的情况让周庭儒再也坐不住了,,
    周庭儒是南直隶常州府人,,随着他的官运亨通,跟其他官僚家族一样,
    他的家族这几年开始肆无忌惮的在南直隶以及周边数省插足各种赚钱的买卖,,
    茶叶生丝药材,,粮食盐铁哪一行都要涉足,,
    多年来,,
    南方的卢元朔、田三河、崔河等巨商大致垄断着南方大部分的市场,,可他们是商人,,,
    离开各地官府的支持就寸步难行,,
    包括周家在内,几十年来卢元朔集团每年的分红就足够他们富裕生活,,
    可这些商人胆大包天,,竟然私藏了那么多私兵,,,竟然敢截杀皇帝,,
    卢元朔商人集团覆灭后,缺少代言人的各家家族,,只能亲自上阵进入各行各业捞钱,,
    紧接着就有京城大背景的商行想垄断南方的商业,,后来大家才知道是内卫的手笔,,
    可是这里市场太大了,,没有人有足够的财力垄断市场,
    这些官僚家族也可以分一杯羹,,
    毕竟内卫再牛也是外来户,没有他们这些本地人在南方抱团吃得开!
    而且内卫是私底下在干这样的买卖,,两方势力可以说井水不犯河水,,内卫大致能占三成市场份额,,
    而东林党的家族财团可以占到四成,,,
    后来,,周家因为周庭儒的入阁,分管兵部,南直隶的水师,,都要卖周庭儒面子,,
    这样,,周庭儒就变得关键起来,,
    虽然东林党在朝廷的官员不齿周庭儒的行为,,,可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于是在韩黄的穿针引线下,,不少官员开始跟周庭儒有私下的交集。
    因此周家被接纳进了东林的走私贸易圈子,,
    周家这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融入了南方的朋友圈,,
    因为这海运贸易太赚钱了,,,
    这短短两周家的分红收益,,就超过了前十年的内地生意收益总和,,,
    周庭儒也是被周家这两年的收入惊掉了下巴,,怎么能够赚这么多?
    而韩黄则笑眯眯的表示未来赚的会更多,,,
    当贸易部设立,,贸易部尚书范忠去了南直隶,,周庭儒慌了手脚,,
    这踏马明摆着不是跟我们抢钱呢?
    不过韩黄笑眯眯让周庭儒稍安勿躁,,说他有办法搞定!
    本来韩黄确实搞得范忠寸步难行,,
    可没过两个月,范忠被加封了五省总督,,京营二师周遇吉带着去了南直隶支援,,郑芝龙反水,,开始疯狂剿灭海匪打击走私贸易,,
    周庭儒欲哭无泪,,才刚刚赚了点真正的银子,,就这么玩完了?周庭儒感觉陛下断了他们周家的财路,,
    而皇帝的大手笔,,这下子就连韩黄也坐不住了,朝臣弹劾范忠不起丝毫作用,这皇帝是铁了心要用范忠捞银子,,
    众人知道,,这下子皇帝是要把他们逼上绝路!
    韩黄跟众人商议,密谋将洛阳的福王推上帝位,,可是福王曾经谋反,而且不被官方盖章认可,,
    推举福王名不正言不顺,,,
    后来,,韩黄决定,那就推太子上位,,毕竟太子才六岁,,把太子推上去主少国疑,,自己才能更好的控制朝堂,只要当今陛下突然驾崩,那他的政策就推行不下去了,,
    而韩黄更是做了两手准备,,他把福王世子也秘密带到了京城,,,这样他也可以推举福王世子朱由松上位。
    "阁老,,,要不要用曾经方阁老的法子?"一名官员说道,,
    韩黄吃惊的看着该名官员,,,
    "咱们要谋划的是掉脑袋的大事,,你们想法子能不能动动脑子?
    当年他们谋害泰昌帝那么明显,,因为朝局混乱,党争严重,把水搅浑,大臣们都默契不敢发声才过关,
    如今的朝廷,,太医院没有咱们的人,宫里找个传话的太监都费劲,朝堂清明。
    内阁都是精明之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贸易部尚书都是皇帝提拔的人,那样蹩脚的手段怎么还敢用?"韩黄训斥道!
    而该名官员口中的方阁老,,则是曾经泰昌朝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泰昌元年1620年,天启与崇祯这哥俩的父亲,光宗朱常洛即位,登基仅十日因天天不知疲倦跟后宫佳丽玩耍身体不适,于是让太医过来瞧病。
    本来只是纵欲过度的事情,只要节制女色加上调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可太医院的死太监崔文升却给皇帝开了泻药。
    这皇帝吃上以后一天拉了有三十次,,都出现了虚脱的症状,
    一天跑三十次茅房不要说人受不了,,就是大象也受不了,,
    看着拉的奄奄一息的皇帝,本来也不是要命的毛病,,
    可众大臣情不自禁觉得皇帝大限将至,,忽悠的泰昌帝都开始准备托孤!
    又有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仙药!于是死马当活马医,就真给皇帝吃了所谓的仙药!
    朱常洛初用有所缓解,当日下午又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嗝屁。因所服用药丸称为“红丸”,该事件被后世称为“红丸案”。
    崇祯的便宜父亲去世当日,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
    有大臣浑水摸鱼联系万历旧事,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于是朝堂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
    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
    可是献大黄的死太监崔文升却躲了过去,那李可灼还被首辅方从哲赏了五十两银子,,可以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明熹宗朱由校登基,虽然才十几岁,可在古代也已经算是成年了,,
    他极力追查老爸的死因,,
    虽然最终还是没有发现幕后凶手,,最终只能罢免了未劝阻李可灼献药的内阁首辅方从哲,
    将太医院的死太监崔文升发配至南直隶守灵,然后让鸿胪寺卿李可灼充军,然后“红丸案”只能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