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自己拿主意吧
作者:丘比特眼泪   小农不好惹最新章节     
    张一水回到家中如往常一样,开始准备秋后的大棚的准备工作。
    他认真观察地形之后最终选择了一处距离位于村东的一处高地,这里距离水渠并不远。最主要的,这里每家多少都有耕地。
    “一水,现在大家伙都忙着采摘山货,根本没有时间搞这个东西啊?”张本良一脸的为难,毕竟大家都忙着采摘赚钱呢,摊派下去大家肯定不愿意。
    “这是咱冬天的营生,必须要在农闲时节弄完……”张一水眼见要秋收了,河水已经不再充盈,蓄水池必须准备了。
    “一水,这个蓄水池真的那么重要吗?”张兴如是问道。
    “嗯,没有这蓄水池,冬天便无法灌溉……”
    “那就先从张氏家族里先抽调……”张兴毕竟是读书人,自然分得清孰轻孰重,而且先从自己下刀,村民更没有话说。
    结果,在族老的带领下张氏宗族每家都抽调出一个男丁开始了蓄水池的挖掘。
    可即使是这样,也会引起个别村民的不满。
    “族老们都听张一水的,这么大的活,说干就干,这不是闹着玩儿吗?”有族人埋怨了起来。
    “说的是啊,这么大的塘子有什么用啊,再说要用水清水河里取就是了……”
    “你们两个,又在背后嚼舌根是吧!”张本良一脸的怒气,“你们可以不干,但水塘弄好了,里面的水你们也不能使用……”
    “族长,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要反悔哦……”说着两人撂下工具便向上山去了,时间还早采些松子回来还能换几十文呢!
    “哼,两个目光短浅的人……”张本良也没有挽留,这种人不让他们吃点亏,又怎么能够长记性呢?
    “这个小混蛋,怎么就断咱家财路呢……”
    张婆子可气坏了,原本张本实一天采摘板栗和松子能收入几十上百文,可今天却被叫去挖塘子去了,这怎能不让她气愤。
    她又没有办法,那小丫头又顶着钦点县主的名头,若是再像之前闹下去,可真容易掉脑袋的事情。
    “贵儿,你这腿脚好了吧?”张婆子突然看向了正晒太阳一脸享受的张贵。
    “嗯,好的差不多了……”
    “那你明天上山去采松子去……”
    “啊?娘,我不会啊!”
    “啊什么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老娘可不会养你一辈子……”张婆子显然还在气头上……
    五天后蓄水池终于初步成型,可以向里面注水了。
    而秋收也马上开始了,因为水稻都是临河而建方便灌溉,所以面积都不大,几天就可以收割完。
    几天功夫大青山已经退去了绿装,五彩斑斓。张一水算了下时间,距离和周伦交货的日子不远了。
    “啥?你说啥……”张本良脑袋瓜嗡嗡的。
    “没错,一栋大棚成本在四两银子……”张一水又重申了一遍。
    张昌,大牛和张兴的嘴巴都张得老大,张兴手里的笔都落到了地上……
    “一水,你这简直就是胡闹,之前耗费那么多人工挖塘子村里就有人反对,现在要建一个你说的大棚需要四两银子……”
    也不怪张本良生气,这么多的银子很多人家拿不出来,就算能拿得出来,愿不愿意建都是个问题。
    “一栋大棚大约二百多平,每平就算产青菜三斤,每斤就按十五文,那就是十多两银子,只一棚菜就可以赚这么多,一冬天可以种上两茬……而且春天可以用它繁育秧苗,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张一水耐心的和四人解释道。
    “别的先不说,万一赔了咋办?”大棚投资太大,今年虽然村民们的收入多了不少,村子里的状况也改善了许多,原本一个个傻不拉几的也都长胖了几分,人人的脸上都有了笑容……
    “那就把这件事情告诉给全族人,告诉全村人,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吧……”张一水知道这件事不能硬劝,而且这次他也不打算给他们兜底。
    至于张本良的反对他也能够理解,毕竟这新事物,成败难测。
    可将来下河村的发展不能都靠张一水自己,村民也要有思考和决策的能力,所以这一次的决策他打算留给村民自己来决定……
    村头的大钟终于敲响了。
    很快村里的人便都聚集到了村口。
    “村长(族长),又出什么大事了?”早到的村民当先问道。
    “等人到齐了,让一水和大家说吧!”张本良的表情很平静,根本看不出喜忧。
    “一水,可以开始了……”眼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张本良说道。
    “嗯!”张一水拿着纸筒便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居高临下。
    “下河村老少爷们,一水不才能担得族老一职,我很惭愧……都知道我的师傅乃是世外高人,前段时间他便和我说建造大棚种植冬季蔬菜一事,昨天我们族老商量了一下,这件事情可行,做得好回报也丰厚,可初期投入比较大,各家是否投入还是要大伙自己拿主意……”
    “一水,这冬天种蔬菜可是头回听说啊,这怎么可能啊?”
    “这个我已经订购了特殊材料,透光而不透风,在里面保暖的很,蔬菜自然会很快生长起来……”张一水解释道。
    大家心动了起来,如果冬季可以种植出蔬菜来,那买到县城可是夏天十倍都不止。
    “一水,那一栋大棚需要多少钱?”
    “四两银子……”张一水用手比划了下。
    台下是大口的吸气声音。
    “啥?四两……银子?”这个数字着实在村民激动的的心头上浇了一瓢凉水。
    “的确不少,可这大棚一次产出便可以收入十两多,一个冬天便可以种两茬青菜,到了春天还可以培育秧苗,而且这大棚可以反复使用……”张一水说道。
    “秧苗?一水你是说村学里农学课水稻秧苗的移栽技术……”一个村民的眼睛亮了起来。
    “是啊!大叔,看来你对这方面挺有了解啊!”张一水没想到这村民大字都不识,竟能说出如此专业的术语来,看来农学对村里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我没事就和孩子说道说道,觉得这秧苗移栽技术肯定能高产,所以我今天相信一水说得话,我购买两栋大棚……”那男子被夸的脸上一红,可心中坚定。
    啥?两个大棚,看来这小子这段时间赚得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