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山京青年奋进会
作者:杨圣佛   体会牛市:重生到2007年炒股最新章节     
    元辰现在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梦中;还是在新的现实中。
    毕竟这个梦太长,太真实!
    元辰在心里思索:
    “也许,我真的是重生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得按新的资源条件,眼界和格局,重新打造人生和周边。
    即便这只是一场梦,也可以认真玩乐感受一番。
    反正所谓的真实世界,也不过是一场随时会终其一生,人人都参与其中的梦罢了。”
    心中有了主意。
    元辰便有了第1个想法:
    成立“山京探索与发展青奋进会”。
    他泄露高考考题,成就11位小伙伴。
    这必然是家乡重要的人力资源宝藏。
    这个资源不组织利用好,任由大家在社会上散兵游勇;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不一会儿。
    去吃饭的小伙伴们回来,不断地嘘寒问暖:
    “辰哥,感觉怎么样了?”
    “可以吃饭了吗?”
    “……”
    柴丽萍,赵华茂,李正阳,黄友来,蒋涛涛。
    5位小伙伴吃完饭,带着元辰和马悠悠的饭回来。
    满脸依然挂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我没什么事。身体不疼,精神也不萎靡。”
    元辰给他们吃定心丸,“我是怕拖成老毛病,主动来输点液体,用点猛药。”
    “都说能吃药就不打针。”
    柴丽萍疑惑地问,“你现在身体看起来也没大碍,为什么主动来输液呢?”
    “我不知道这个说法为什么流行起来。”
    元辰回答,“感觉有点像中医的说法,太过于笼统。
    我这个是肠胃急性炎症,肠胃每天都要处理食物,有急性炎症不及时处理。
    让它吊着,指望它自己慢慢好起来。
    那就像带病上班一样,后果很可能是比较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
    “好像也有道理。”
    李正阳谄媚道,“辰哥懂得还真多!”
    “都是天机道人教的。”
    元辰又扯那个他胡诌的被救流浪老神仙来做挡箭牌,“仙人一句话,胜读百年书。
    我也只是幸运罢了。
    你们跟我有缘,也一同享受了这种幸运。
    这说到底,都是命运。”
    元辰心说:
    “这是我往后18年记忆中,最惨痛的切身感受之一,能不懂吗?”
    但他现在也懒得去跟大伙儿纠结,是在梦中;还是真的重生了。
    他现在已经确信,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都无法证明,这只是在梦中。
    而关于重生的事。
    如果是真的,他也不敢乱说。
    天底下的秘密,如果让第2个人知道,那就已经不是秘密。
    尤其重生这种事。
    一旦让人知道。
    那还不得让全世界挣抢,拿去切片研究?
    元辰冒不起那个风险,也不想正常生活被太多人过度打扰;哪怕他现在依然感觉是在梦中。
    因为即便是在梦中,他也有追求,也希望在梦中过得轻快自在些。
    “嘿嘿,跟着辰哥一起撞大运,跟着陈哥一起改变命运。”李正阳爽朗地喊道。
    “跟着辰哥一起撞大运,跟着陈哥一起改变命运……”赵华茂,黄友来,蒋涛涛,也不自觉齐声道。
    “小声点,这是医院!”
    元辰提醒他们,又看着马悠悠道:“先吃饭吧!”
    “嗯。我先给你拿饭。”马悠悠起身去拿小伙伴们放在床头柜的饭。
    “我来喂辰哥,你先管自己。”柴丽萍抢先行动。
    “没那么夸张。”
    元辰阻止她们,“饭给我就行,我自己能行。”
    “嘿嘿,”
    李正阳笑道,“我们这么多人看着,辰哥不好意思让美女喂饭。”
    “哈哈……”
    男同伴们一阵哄笑。
    “别扯犊子了,我还有正事要跟你们说。”元辰从柴丽萍手上接过饭,用打针的左手端着。
    柴丽萍看着不放心,把医院的病人饭桌,给他架在床上,让他把饭放在上面。
    元辰特意要的凉瓜炒黄豆,下火易消化,价格还不贵。
    包括米饭,一共7块。
    当然,这已经是学校食堂,两倍价格。
    元辰尝了一片苦瓜,抬头看着几人道:“你们这次高考,应该都会超常发挥;
    基本可能都是重点大学起步;
    再不济,也会是比较一流的本科。
    这么多人,本身已经是我们这个贫困县,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们山京县,一年也出不了几个大学生。
    我们这一下,出来这么多;而且以后可能还有机会,继续获得来自天机道人的大机缘,道路会越走越宽广;甚至可能无限宽广。
    对此,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那肯定是紧抱辰哥大腿啊!”
    李正阳抢先开口,“跟着辰哥一起飞得更高更远。”
    “我只顾高兴,还真没想过这个大问题!”黄友来陷入沉思。
    “我没什么追求,毕业了,回去当村长,为家乡出点力。”赵茂华一脸豪气。
    “那我就远渡重洋,打入丑国内部,从内部瓦解和拖住敌国;为我国发展争取和平的时间和空间。”蒋涛涛玩味道。
    “丽萍,你有什么想法?”元辰看向沉静的柴丽萍问。
    “我想报一所科技大学,多学习科学技术,为国家的科技建设补短板。”柴丽萍认真道。
    “好样的!”元辰用欣赏的目光看着她夸奖,然后又把询问的目光,看向马悠悠。
    “我只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懂事和有能力一点,将来好陪伴在心爱的人左右,尽可能为他分担一些压力;而不是给他增加压力。”
    马悠悠也是认真道,“可能我这种想法有点自私,没出息;但这就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是我人生的最高信条。”
    “哇……”
    李正阳故着夸张的流口水状,“现代女性中的稀世珍宝啊!我都有点忍不住想要挖墙脚了!”
    “哈哈……我也是,我也是……”
    男生们哄笑起来。
    “你们就别多想了。”
    柴丽萍认真地提醒他们,“悠悠心里除了辰哥,谁都容不下了。”
    “辰哥可千万别被这种话骗了。”
    李正阳突然变得仿佛很认真,“你已经不是别人的唯一。
    如果哪天你不够优秀了,或者比你更优秀的人出现了;
    谁能保证,你不是第2个被遗忘和嫌弃的人?”
    听得李正阳的话,马悠悠忍不住鼻子一酸,大颗大颗的眼泪,直接滚落到饭盒里。
    嘴唇颤抖,牙齿打颤,随时都可能忍放声大哭。
    “正阳过分了!”
    元辰看着他命令,“给悠悠道歉!
    我们之间,有什么想法应该坦诚公布地理性讨论;而不是含沙射影,夹枪带棒,充满火药味。”
    “不好意思!”
    李正阳看着一个女生被自己讲哭,也觉得有点不合适,赶紧圆场,“悠悠,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想多!
    我只是说社会上存在这种可能,尤其当今社会;并没有说你一定是这样的女人。”
    “对。悠悠。没人针对你。”
    元辰也看着她安抚道,“正阳说的话,确实是一种自古以来的普遍现象。
    就算有人针对你,你也可以坚持人正不怕影子斜的态度。
    毕竟,社会上什么人都有。
    总会有一些人,喜欢故意针对别人。
    如果别人的什么想法和说法,都要去在意;那直接没法活了。”
    “嗯嗯。”
    马悠悠强行控制住想哭的冲动,连连点头,“我知道的。我没有怪正阳。
    我只是突然为一些事情,感到难过和心痛。”
    “上天给了人无穷的欲望,却只给了非常有限的能力;大多数人走的大多数路,经历的大多数事,都不会是顺心如意的。”
    元辰知道她说的指什么。
    在传统思维观念下。
    女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贞洁,碰到自己全心倾慕的男人,不能给他最干净的身体;对女性往往是很折磨的事。
    男人也很可能,终身对此耿耿于怀。
    换做是18年前的元辰。
    他心中也会有所芥蒂。
    但人心隔肚皮,这种事情,谁能确保自己一生一次就选择好,选择对?
    这近乎无理取闹。
    拥有18年后记忆的他,已经完全摆脱这种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
    在他18年后的人生价值观中,所谓的贞操,实际上就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和枷锁;对女性不公平,也为难男性自己。
    心对你不够好。
    再贞洁,也没用。
    心够好,就像一把椅子坐着舒服;谁会去管他前面有哪些人坐过?
    以后又会有哪些人继坐?
    毕竟大家都只是椅子的过客,甚至椅子本身;在历史长河中,也都是很快就灰飞烟灭。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
    人应该学会珍惜美好的,无视不愉快的;更不要去找不自在。
    如果美中不足就不能接受,那人的肚子里面还天天带着屎尿,干脆别活了算了。
    元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做股票投资。
    很多虚伪和病态的传统经典想法,都给他带来过很多麻烦和困惑。
    他在后面甚至感觉,人间流行的各种传统经典说法;基本就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带着18年后的人生价值观,元辰继续安慰马悠悠,“不必对不不愉快的事情,耿耿于怀。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就已经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嗯嗯。我心里有数。”
    马悠悠赶忙转移注意力,“你还是赶紧说,你有什么想法和安排吧!
    我一定努力配合。”
    “对对对……辰哥既然提起这个话题,想必心中早已有主意……”其他人也是赶紧附和,化解尴尬。
    “我想的是:”
    元辰严肃起来,“我们这些人,从此以后,应该学会团结和协作,提高整体战斗力,发挥1+1>2的效果;
    而不是在社会上散兵游泳,浪费我们的机缘。”
    “有道理。”
    李正阳赶紧插话活跃气氛,“成哥这是想当帮主了,打算弄个丐帮玩玩吧?”
    “是打算弄个帮会。”
    元辰回道,“但我没打算当帮主。
    我觉得帮主,还是马悠悠看起来比较合适。
    毕竟,她当学生会副主席,已经做得很好。”
    “我们那都是小孩子过家家。”
    马悠悠赶紧推辞,“我可不敢耽误你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