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九章 道门知守
作者:鸿蒙求道者   斗破诸天:吾乃萧玄最新章节     
    ……
    “皇姑母,皇姑母,沐儿要出去玩!”
    又一次从藏经阁出来,准备去自己的公主府,一个小拖油瓶从老远就边喊边向着她跑来。
    李沐,李政的儿子,也是太子!
    “沐儿,不怕你父皇打屁股?”
    “有姑姑在,才不怕!”
    “可是,姑姑也出不去啊,你也知道,前几天姑姑昏迷了,现在身体都不舒服,姑姑也被你父皇禁足了呢。
    这样吧,沐儿,姑姑好点,再带你出去玩?
    而且,沐儿可要努力学习变得强大,以后就能保护姑姑了。”
    李沐终究不过五六岁,一阵忽悠,搞得晕头转向,信誓旦旦道:“嗯,姑姑放心,以后沐保护姑姑!
    那姑姑,沐儿要去学习,变强保护姑姑了。”
    “好,沐儿加油!”
    “哈哈,你这么欺骗知道孩童,良心何安?
    听你兄长说,你想修炼了?你兄长可是特意写信到书院,邀我来皇宫看看你呢。
    也幸好我还在书院,没有外出!”
    顺着声音,转身看到一个头高挑,英俊潇洒,头发花白,如同三十几岁的男子,颇有兴趣打量着自己。
    这就是夫子,记忆中她见过,名字无从考证,世人称其为夫子。
    “红尘,见过夫子!
    我的确打算修行,夫子留下的修行境界概要,我也观看过。”
    “公主殿下客气,不知怎的,此次才发现,公主仿佛哪里变了。
    不错,你现在不过初步感知天地元气,修行路途还很遥远,修行路漫漫,我也是修行了一百多年,才有所成。
    我还有事,希望下次再见,殿下在修行上已有所成就。”
    “恭送夫子!”
    目睹夫子离去,回到公主府,红尘开始了自己的修行。
    修行之路,殊途同归,何况她本身感悟,就是先天巅峰的境。
    只是此界修行,貌似出现了畸形,只修外物,不修自身。
    出现一个修行自身的宗门——明宗,也被西陵定义为魔,如今在荒原苦寒之地。
    感悟天地元气,这对于她而言,极为容易。
    仅仅半个月罢了,就将天地元气掌控到了洞玄层次。
    要是外界修行者知道了,肯定惊掉下巴。
    修成洞玄的红尘,又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躁动了,在长安城游历了一番后,开始向着长安之外出发,迫切想要对此界亲自了解一番。
    ……
    “混账!不长记性!”
    皇宫之内,接到消息的李政,破口大骂,随后又无奈坐了下去。
    再不让人省心,那也是自己唯一的妹妹。
    “希望那丫头可别安然无恙回来!”
    ……
    世界未知角落,马背上,夫子看了长安一眼,喃喃自语:“真是个好奇的丫头。
    不过,这修炼速度,挺快啊,半个月就修成了洞玄。
    不愧是气海雪山,隐隐约约要通第十七窍的绝世资质。”
    随后又继续漫无目的在满世界走动,仿佛在寻找什么。
    ……
    东南方某处深山有一座式样简单的道观,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座道观,道观外古旧的匾上写着知守二字。
    与入浊世执道权的西陵神殿不同,这座隐藏在道门历史幕后的知守观并不关心俗世里的事情。
    山门之前,一位女扮男装女子缓缓走来,正是游历天下的红尘。
    昊天世界,极北明宗,极西悬空,东南知守,书院为中!
    四大势力,被世人称为不可知之地。
    既然游历天下,书院之外这些地方,她自然想见识见识。
    看着门就在那里,可试了几次之后,非但没能进入观内,还被知守观的阵法所伤。
    突然想起了记忆中七进十三出这句话。
    注意到观前的台阶是六级,十三减七正好是六。
    于是,她站起身走到台阶前,转身倒退而上六级台阶,然后再下六级台阶,接着再倒退上七级台阶,没有撞到门,而是进到了观内。
    “呵呵,知其进,守其退,以退为进,方能进入知守观,好一个独具一格的进观方式。”
    “小友好悟性,不知小友乃何人?”
    这时一白发老者从远处走来,周身仿佛与天地合一,其身所至,周身天地元气仿佛被禁锢。
    寂灭境!想来此人便是这一任的观主了。
    “拜见前辈,在下来自唐国书院红尘,初次游历天下,至此而特来拜见!”
    如今的知守观,与书院还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反而是各自安好的状态。
    所以,对于红尘的到来,此人倒是没什么敌意,这也是夫子为何能与明宗开创者乃是故交的原因。
    “红尘?唐国公主?没想到唐国公主悟性如此绝佳!
    来者即是客,小友请随我来!”
    在老者的带领下,一路向着知守观深处而去,知守观深处有一湖畔,湖畔有七间草屋,想来其中供奉的便是传说中的七卷天书。
    其中第四间草屋已经有很多处都处于空空如野的状态,应该是明字卷天书的供奉处,传言此书在荒原,檐上的茅草显得有些凋蔽衰败。
    而其余的六间草屋不知是不是被屋内天书气息所感染,檐上那些金黄色的茅草仿佛是由黄金雕刻而成,映射着太阳的光线,散发着华贵庄严的感觉,让人睹之便欲跪拜在地不复再起。
    老者看到红尘仅仅一眼,就挣脱了,眼中不由得更高看一眼。
    “小友这毅力,贫道生平仅见啊。”
    “前辈过奖了!
    说来晚辈对于道门经典亦有所了解,不过终究是野路子出身,所以特来拜见,希望能得到观中大能指点。”
    老头并不以为意,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罢了,还能有什么见解不成?
    “呵呵,小友有何不解,希望贫道能为小友解答!”
    本来不以为意,可随着红尘的问题问出,老道也渐渐凝重起来。
    有些问题,他需要想,才能解答,而有的问题,就是他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甚至到了之后,他也开始提出一些问题,红尘同样的情况,有的能解答,有的不能。
    不过,两人都从论道中知道,专以对道的认知,红尘更胜一筹。
    这点,让老道暗自惊骇,如此人物,要是入了道门,只要不夭折,百十年后,定是一道门真修,可惜其身份敏感,就是对方想入知守,他也不敢,更不会接收。
    道门,是知守之道门,知守,是道门之知守。
    而不会成为唐国之知守,这一点,他分得很清楚。
    红尘也从与对方的论道中,获益颇丰。
    几天后,就下了知守,又满世界游历,只要是有名有姓的强者,她几乎都会选择拜访。
    人世间最难得者在人,而人最难得者在道。
    道通道路,不入人世间,走一走万丈红尘,滚一滚七情六欲,何来得道。
    人在山上,为仙,离尘者也,和光同尘。
    修行修行,修心修行,千般大道,万般神通,三千世界,修到最后修的不过是真我。
    这点,是红尘一直都坚信而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