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淘气”【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作者:马空行   知否:我是徐家子最新章节     
    第263章“淘气”【拜谢大家支持!再拜!】
    汴京
    最南边的城门南熏门外的南边是玉津园,也就是南御园,
    之前徐载靖和张家四郎在此陪着北辽使节射箭,
    也有过两大国的些许默契。
    玉津园东北角有一个大大的院子,
    门口挂着‘养象所’的牌匾。
    平日里人烟罕见的养象所里,此时来了一群骑着马衣着华贵的贵公子。
    进了养象所的大门,
    秦池翰熟练的和养象所里的士卒打着招呼,几个幕目深面黑的昆仑奴则是跪在大门两旁。
    他身后的邕王世子同令国公、韩国公、中山侯等几家的儿郎们有些许好奇的看着周围的环境。
    高大的棚屋的屋顶,有烧石炭的青烟飘散着,将这高大的棚屋烧的有些暖和,
    不远处的院子里,
    不时的有大象的鸣叫。
    “.”
    而在院中,那头年迈的大象被赶进了深坑里,走到一半的时候,还没事,但全部走进去的时候,
    这头年迈的大象发出了一声尖锐的哀鸣。
    这边在射着大象,另一边的沙家子弟道:“翰哥儿,射死了这大象没事吧?”
    随后深坑的入口被布满尖锐铁刺的栅栏封死。
    邕王世子笑着点了点头接过弩箭,在随从们的指引下扣下了弩臂下的悬刀后,
    “崩!”
    看着邕王世子疑惑的样子,有人将东西带了过来,看着上面尖锐的铁刺,大象踩上去定然是痛的无法动弹,
    “啧啧,美。”
    不知过了多久,那大象身上又被长枪捅了数下,
    秦池翰下了马躬身道:
    “殿下,几位兄弟,马儿就放这儿吧,进去容易受到惊吓。”
    “好!好名字!正合我的心意!”
    众人离去,养象所门口的管事手里拿着一包银子惬意的啧啧了几声,看着旁边几人道:“走,去城里快活!”
    在韩程云的嘟囔声中,中山侯沙家世子沙博将劲弩接了过来,
    这帮子勋贵子弟带了不少的弩箭,倒也没刚才邕王世子那般一人两弩,而是一人玩儿一把弩这般的继续射着。
    大象嘶鸣。
    邕王世子颔首道:
    “力大?徐五?”
    跟随的随从们给神臂劲弩上好弦后,秦池翰伸手示意请邕王世子射击,
    在木楼上,就可以看到院子里中间有个一人半左右的深坑。
    最后,垂死的大象鼻子被勾枪勾了出来,平摊在深坑前,
    邕王世子则是举起了一把长柄朴刀,用力的挥舞了下去.
    刀刀箭箭杀掉一只巨兽,让邕王世子等人也是感觉畅快,
    大笑着骑着马儿狂奔而走。
    “世子,这大象强壮而力大,有个名字叫徐五,应该是合您的心意吧?”
    “哦~原来如此!”
    秦池翰道:“没事,这大象生了六崽儿了,早已不能生育,年纪也到了,养象所本就是要弄死的。”
    用劲弩尖锐的弩箭对准了韩程云、吕三郎几人,吓的他们躲闪一顿,纷纷告饶之后,沙博这才举弩瞄准。
    “哞~~~~”
    一旁的秦池翰道:“世子,这深坑内有‘象鞋’,能让这大象定在在坑中。”
    得到邕王世子的回答,秦池翰朝着养象所的管事抬了抬下巴,
    这时,木楼上被仆役们抬来的东西被解开了布,原来是大周军中的一架神臂劲弩。
    这几人又抵近射了几箭,
    “管事说的是,还是那秦家哥儿脑子灵活,居然能找到这般挣钱的活儿。”
    “崩”
    进到院子后,
    众人上了院子里的一座木楼上,
    “你力大是吧!打人厉害是吧!射死你!”
    那沙博射大象的时候,笑得尤其开怀,似乎是某个人被绑在了那里一般。
    嘴里念叨着骂人的脏话,邕王世子将弓弩递给了随从,另一把神臂劲弩已经装填完成。
    众人从善如流,下了马后,带着一群仆役,抬着两把被布蒙着的东西进了院子里。
    那年迈的大象惨叫嘶鸣了起来。
    邕王世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快一只耳朵褶皱的十分厉害的大象被面黑的骑者骑着走了出来,再走到深坑边缘的时候,骑者下了大象。
    射了七八次的邕王世子也有些累了,将手里的神臂劲弩给递了出去。
    一只尖锐异常的弩箭射进了深坑中大象的身上。
    “他们来咱们不还有几头年迈的大象吗?”
    “管事,这几位还来吗?”
    很快,养象所陷入了黑暗中,里面不时的传来几头大象的哀鸣之音,似乎是呼唤着什么.
    汴京城外
    东南方向
    出了陈州门后,不到五里地的田庄小雨庄,
    坐在庭院里,依稀能听到汴京城中微哄嘈杂的声音传来,
    细细听去却也分不出是叫卖声、号子声还是畜生的嘶鸣声。
    田庄上的佃户百姓刚才已经拜过了老夫人,
    此时院子里,小雨庄的庄头崔管事正在同崔茹安崔妈妈说着话,两位都姓崔但却是夫妻,崔茹安崔妈妈小时候是崔庄头家的童养媳,
    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来村子遭了难,两人分开。
    再次知道见到对方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在勇毅侯府,一个在一户文官人家。
    当时得知此事的盛老夫人,也是费了老鼻子劲才将崔茹安崔妈妈给弄到徐家,成就了这两位的姻缘。
    另外,徐载靖的奶母崔大嫂嫂也是和崔庄头同支。
    另一边老夫人身边则是跟着房妈妈和盛家的三个兰。
    看着被土坯院墙围起来的宽阔麦场,三个兰眼中满是惊讶。
    和娘子说完话的崔庄头也走了过来道:
    “老夫人,知道您骑马玩儿,我特地把麦场中间的几个垛给移到了一边,您看着还宽敞吧?”
    “有心了。东西可准备好了?”
    崔庄头道:“准备好了,正在马棚里呢!您稍候。”
    过了一会儿,在三个兰惊喜的眼神中,三头萌萌的小毛驴被牵了过来。
    小毛驴背上还按着马鞍。
    “去试试吧!”
    随后三个兰靠近了小毛驴,纷纷骑了上去。
    院子里传来了三个姑娘高兴的笑声。
    下午的时候,
    墨兰和如兰更是换上了新裙子,骑着小毛驴在院子里溜达。
    而明兰则是依旧穿着旧衣服,拿着之前系好防滑缑绳的马球杆,在小毛驴背上练习者挥杆。
    第一次骑牲畜的明兰,自然免不了重心不稳,歪倒在地上,好在有几个老夫人身边年纪大些的女使护着,倒也没什么。
    而墨兰和如兰在加入到练习马球挥杆的时候,就不好了。
    两人先后歪倒下了驴背,踉跄之间裙摆上都是泥土。
    如兰皱着眉到抱怨道:“呀!这么脏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裙子!”
    一旁的喜鹊道:“姑娘,没事,这脏了就脏了,您再挥一杆试试。”
    如兰:“哼!烦死了!”
    说着就站起身想要将马球杆扔在地上,但是无意间看到了屋子里,窗户边老夫人的视线,只能讪讪作罢。
    随后再次上了小驴背,有气无力的练着动作。
    而另一边墨兰也大差不差,在露种和云栽的帮助下,勉强能在小驴背上坐住,
    结果小驴不知为何一个前冲,墨兰直接仰倒,露种和云栽快跑几步,结果依然没扶住,
    墨兰重重的趴在了地上,整个人都被泥土弄脏了,
    旁边传来了如兰无情嘲笑:
    “哈哈哈哈,四姐姐,你这是怎么了!!!哈哈哈”
    “啊!脏死了!你们两个干什么吃的!”
    墨兰趴在地上皱眉呵斥道,露种和云栽赶忙将墨兰扶起来,
    墨兰站起身这才看到,不远处明兰正拿着一颗梨子在喂她的小毛驴,墨兰的坐骑就是被那梨子给勾过去的!
    小小桃在明兰身边推着墨兰的小毛驴道:“去去去,找你自己家姑娘去!”
    正抱着庄子里的一摞账簿朝屋子里走去的房妈妈笑着看着这一幕。
    太阳落山前,三个兰就在院子里折腾着。
    后面几天,墨兰和如兰来院子里的少了许多,
    一个窝在屋子里练字,一个趴在桌前看闲书,
    只有明兰自己骑着小毛驴在麦场上挥舞着马球杆。
    虽然是在庄子上,但是在积英巷家中的一应物件都是带来的。
    这天早上的时候,
    在小雨庄的众人吃早饭的时候,老夫人坐在饭桌前,看着少了一个兰:
    “四丫头呢?”
    “老太太,四姑娘说去后面山上看秋景去了。”
    老夫人拿着勺子点了点头。
    饭桌上的如兰则是嫌弃的撇了撇嘴后还翻了个白眼儿,明兰则是呼哧呼哧的吃着,吃饱了后道:
    “祖母,我去练马球了!”
    老夫人皱眉道:
    “停下!刚吃饱了练什么,歇息歇息。”
    “哦”
    当两个兰在吃饭的时候,墨兰披着锦缎披风,
    已经在女使和两名健妇的陪同下站在小山上,
    落了叶子的果树下,
    女使露种端着托盘,墨兰拿着毛笔在托盘之上的纸张上写着什么,
    写完后墨兰颇为自得的点了点头,再次朝远处看去道:
    “那一片土地怎的和这边的土地不一样?”
    一旁小雨庄里的健妇探头看了看道:
    “回四姑娘,那是水田,也不是咱们庄子上的,不一样是因为没人打理。”
    另一名健妇道:
    “那片水田的佃户,春天的时候俺遇到过,听说主人家荒唐得很,待人也刻薄,又不会经营!”
    “下半年佃户去了别家,那片田地就荒了。”
    刚才说话的健妇道:“那可是一片上好的水田,可惜了。”
    墨兰一愣道:“可知道是哪家的?”
    “听说是姓池,就是城里的富户。”
    墨兰点了点头。
    回到小雨庄中,
    墨兰拘谨的将手里的纸递给了老夫人,
    老夫人笑了笑接了过来,看了一遍后轻声念到:
    “田田皆秋色,树树朝晖。”
    “好句,好句!很是不错。”
    听到夸奖,墨兰眼中一亮,笑着看向了点着头称赞的老夫人,
    她高兴的福了一礼后道:
    “谢祖母夸奖。”
    “以后不要不吃早饭就去,可晓得了?”
    “是,祖母。”
    “吃东西吧。”
    墨兰坐在一旁饭桌上,很是斯文的吃着东西,
    如兰这时已经没了踪影,明兰则是坐在了被烧热的炕边,倚着铺在炕沿上的棉褥子上。
    一旁的崔妈妈正拿着一本账簿说着庄子里的事,
    汇报了有一会儿后,崔妈妈继续道:
    “老太太,今年庄子里的十顷棉花得籽棉一万一千六百四十斤,晾干脱籽后得皮棉三千七百二十斤”
    老夫人听着崔妈妈的话语点着头,
    “庄子里如今还是九十七户?”
    “是。”
    “通知你家的,取整三千,余下的棉花给庄子里每户做件棉衣。”
    崔妈妈满是感激的低头称是。
    背对着老夫人吃饭的墨兰听到此话,眼神中不置可否,撇了撇嘴后起身道:
    “祖母,孙女吃饱了。”
    “去吧。”
    墨兰离开了此处,
    而老夫人身旁的明兰却没有跟着出去,大大的眼睛咕噜噜的转着,随后有些明悟的看着老夫人。
    “怎么了明儿?”
    “祖母,孙女知道这是施恩,可是七百多斤.祖母您不心疼吗?”
    听到此话老夫人笑着和身旁的房妈妈对视了一眼后,房妈妈解释道:
    “六姑娘,您可知别处庄子里的棉花产出?”
    明兰看着房妈妈摇了摇头。
    房妈妈道:“之前余家老夫人来咱们家,说是余家的庄子里也种了十五顷棉花,得籽棉一万三千斤。”
    听到这个数字,明兰惊讶的看向了老夫人。
    “明儿知道为何咱家庄子里能有如此产量?”
    看着明兰疑惑的样子,房妈妈看到老夫人的眼神示意后道:
    “六姑娘,是崔庄头带着佃户们夜以继日勤勉的捉虫除草施肥浇水,这才有了如此产量。”
    老夫人看着明兰道:
    “明儿,有功要赏,有错要罚,赏罚分明才是正理。”
    “这就如同出兵打仗,有了功的将士得不到奖赏,谁又会给你拼命呢?”
    看着明兰懂了的样子,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道:“去玩儿吧。”
    明兰走到了门口掀帘出去前,笑着回头看了看老夫人,似乎是因为知道了新的道理而高兴。
    房妈妈看着老夫人的笑容,心中也有些感触,
    加上那位早逝的亲子,六姑娘是老夫人养的第六个孩子,
    自盛家大姑娘华兰开始,每个养在老夫人膝下的孩子都很不错。
    至于那家道中落一向以柔弱示人,在老夫人身前学了些心术的林小娘,也没什么好说的。
    如今勇毅侯府逐渐有了当年侯府的样子,
    虽然老夫人自己想要低调隐身,但是实力不允许,
    房妈妈有时主君盛看老夫人的样子,倒是与之前还未中进士的时候颇为相像。
    明兰出了老夫人的屋子,
    来到院子里的时候,
    如兰正在拿着捶杆在击球,皱着眉表情颇为气闷,看到明兰后如兰道:
    “小六,刚才四姐姐的诗句真被祖母夸奖了?”
    明兰理着衣袖道:
    “嗯,祖母说四姐姐的诗词很不错。”
    “啊?真的?”
    如兰有些丧气的叹道。
    明兰从小桃手里接过马球杆后道:
    “不过,我觉得这句诗倒是与前朝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有些像。”
    如兰听到后面上一喜道:
    “原来如此!”
    夕阳斜照,
    当老夫人的车队回积英巷的时候,
    徐载靖和兄长正好下学,
    在巷子口和老夫人的车队碰上。
    看到徐家儿郎,老夫人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穿着大氅的徐载靖伏身在马脖根上,这才与老夫人马车的车窗平齐,
    笑着看向马车中的老夫人,徐载靖道:
    “姑祖母,您快进院儿吧,有个天大好消息在等着您呢!”
    “五表哥,是个什么好消息啊?”
    如兰问出来,明兰和墨兰也是好奇的探头看着车外的徐载靖。
    “唔是个是个”
    看着徐载靖沉吟的样子,三个兰瞪大了眼睛听着
    “不想告诉你的好消息。”
    “哈哈哈哈”
    看着三个兰气恼的样子,徐载靖笑了起来
    老夫人在车里笑着道:“淘气!”
    徐载靖嘿嘿一笑。
    老夫人说完后又看了眼徐载靖身旁笑得一脸呆傻的徐载章,眼中有些高兴和了然的神色。
    随后老夫人又吩咐了几句,
    两人的马背上就被盛家仆役挂上了两大包袱的红枣儿,
    说是城外庄子上产的,口感甚甜。
    待老夫人进了寿安堂,
    厅堂里地龙早已烧暖,
    众多女使嬷嬷在归置着东西,
    盛同王若弗过来给老夫人请安,三个兰给王若弗请安的时候,王若弗满脸笑容的点着头。
    落了座,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是听到王若弗说的,华兰有孕的时候,老夫人依旧是满心欢喜的叹道:
    “好!好!”
    王若弗则是道:“这丫头也真是的,非得等到两个月胎坐稳了,才告诉娘家!真是!”
    嘴里说着气恼的话,但是她的脸上却满是傲娇。
    一旁的盛更是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