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人才资金虽到位,团队建设成难题
作者:现代剑客   人生是怎样炼成的最新章节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都迟早会取得报酬——安格尔。
    请注意这句安格尔名言中强调的“坚忍不拔”四个字,因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而不努力则肯定不会有回报,因此一个人若要想得到回报,那他的努力就必须是坚忍不拔的......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9年的11月,我来到常州已经整整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一直在等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拨付到位。
    一天,就在政府组织的考察团来过之后不久,我正在办公室内写项目的设计文件,l兴匆匆地来到我办公室,说:“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到账了!”
    l带来的消息虽然在我的意料之中,然也让我感到有点意外。
    所谓的意料之中:我不是第一次面对政府的验收,之前在洪州时为了那¥5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我就为此而努力过一次,因此这次应对常州政府的验收,我是驾轻就熟——我知道怎样包装公司才能让政府感到你是真心实意地在创业!
    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政府验收后,资金到位居然这么快!这样的办事效率和之前的洪州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于是我下意识地反问了l一句:“到账了?”
    “对,到账了!”l兴奋地答道。
    听了l说真的到账了,我长长地吐了口气,从2008年8月开始,我曾经三次申报常州的引进“海外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前两次都失败了,到了第三次才成功。
    现在,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到账了,这意味着我这一年多来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于是我也兴奋地对l说道:“那好啊!赶快把钱作为注册资金打到无锡公司去,这样无锡公司的注册资金就全到位了!”
    “那这样的话,天豪大厦的房款可以付了吗?”l听我这样说就问我道。
    本来我们的计划是等无锡公司的注册一结束,就先把常州公司账户里的¥60万元加山东龙慧公司信用卡里的¥10万元马上作为注册资金打到无锡公司去,然后这从无锡公司借出来去支付买天豪大厦的房款。
    但后来无锡并没有像常州这样的专门为引进的“海归”人才专门设置的绿色通道,所以公司的注册比较慢,加上中间有一个国庆长假,因此等常州的钱打到无锡的公司里完成验资后,已经是10月中旬了,此时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第一笔人才资金拨付的钱却还没有下来,但来了一个通知说要等到11月中旬统一再拨付。
    因此我为了谨慎起见,决定暂缓支付购买天豪大厦的房款,而是先付了一个¥1万元的押金,拖一个月看看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是不是会最终下来再说,因为如果常州人才引进部门的钱不下来,那只能说明政府的承诺不可信,而本来我买天豪大厦就是冲着有政府的补贴去的。
    而现在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下来了,自然是可以付了,于是我对l说道:“可以付了!”
    “这个房子真的很划算!精准修的,只要买一张床和一个吃饭的桌子就可以入住了。”l听我说可以付了,就夸起了我们买的天豪大厦。
    “是很合算!如果不是太小,一房一厅只有53平方米,肯定早就卖掉了。”我点点头说道。
    确实,我们买的天豪大厦真的性价比很高,因此很快就卖完了,最后就剩下几套一房一厅的,因为对一般的家庭来说这确实太小了,况且那时常州的房价也不高,因此大家宁可再多花¥10万元去买一套二房二厅的房子,所以我们买的相当于是现房了。
    “那是不是下周就可以搬到自己的房子去住了?”l又兴奋地问我道。
    我点点头说:“是,这样我们有两套自己的房子了!”
    我这里用了“我们”两个字,因为我此时已经把l看成和我是一体的了。
    显然l也注意到了我的用词,因此她的脸微微地红了一下,然后向我投来感激的一撇,说:“那我马上去跟房东说,我们下周就搬走了,只是这一个月的押金¥2000元没有了!”
    我见l的口气中不乏遗憾之情,就耸了耸肩,说:“就当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少给我们大半个月的住房补贴吧!”
    “那倒也是!”l听了点点头说道。
    当时我们在常州租房子,钱是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补贴的,每月给我们¥3000元,然后我们自己去租,最后究竟花了多少钱的房子政府不管。
    实际上,当时常州的租房不贵,¥2000元的房子就很不错了,而一般的二房二厅老房子只要¥1200多,但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考虑到我们都是“海归”,在国外过惯了舒适的日子,因此按较高的标准制定了我们的租房补贴。
    “那你先去给无锡公司打钱吧,我给小倪打个电话。”我见l没有其它的事了,就让她先去给无锡公司打钱,同时说我要给小倪打个电话,因为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来了,这意味着我可以开始正式启动实施我的南下“长三角”计划了!
    “那好!我现在就去给无锡公司打钱,然后下午去付天豪大厦的房款。”l一面说一面转身走了。
    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到位了,这意味着我的南下“长三角”计划的第一步实现了,那接下来就是第二步——建立一个团队了,于是l走后,我马上拨通了小倪的电话:“小倪啊,怎么样?”
    “哦,x总啊,我很好啊!你那边怎么样?”小倪在电话中答道。
    “今天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下来了!”我在电话上告诉了小倪说州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下来了的消息。
    “哇,这么快?!”小倪听我说常州的人才引进部门提供的人才资金钱下来了,在电话中惊叹道。
    “你现在招人招得怎么样?”我没有理会小倪的惊叹,而是在电话上问起了招人的情况。
    “不好招!”想不到小倪在电话中对我说招人不好招。
    “不好招?为什么?”听了小倪的话我感到奇怪,因此上次他还是现在找工作的人不少吗?
    “来应聘的人倒是不少,但一听要去做城市沿街信息采集的工作,就不干了。”小倪在电话中用无可奈何的口吻对我说道。
    “这又是为什么?”我在电话上不解地问小倪道。
    “大家都说这工作太辛苦,而且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外加工资也不高!”电话中小倪向我诉苦道。
    小倪在电话中的话让我听了后感到沮丧,因为这些人说得没错,这城市沿街信息采集的工作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夏天热死,冬天冻死,每天累死,而且还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不过,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在电话上问小倪道:“那一个都没有吗?”
    “那倒也不是,有两个人,一个叫大鹏,一个叫老董,他们愿意来。”小倪在电话中说道。
    我一听有人愿意来,本来已经熄灭的希望又被重新点燃了起来,只是感到这两人的名字有点怪,于是就在电话上问小倪道:“叫大鹏、老董?”
    “哦,大鹏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一个‘鹏’,所以我戏称他叫‘大鹏’;老董是因为他姓董,性格沉默寡言,有点年少老成的味道,因此我戏称他叫‘老董’。”小倪在电话中诙谐地说道。
    “哈,原来如此!人家还没有正式入职,你就连人家的绰号都起好了?”我听了小倪的解释,就在电话中笑着调侃他道。
    “没有,没有!x总,那要不要把他们招进来啊?”小倪在电话中一面不好意思地说着没有,一面问我要不要把这两个人招进来。
    “招进来吧!”我在电话上对小倪说道。
    “那工资给他们开多少啊?”小倪在电话中又问起了新招员工的工资问题。
    “¥1500吧,但南方的生活水平比北方高一点,因此来江苏的话,每人每月再发补贴¥500元。”我对小倪说道。
    “不过,可以告诉他们,我们会给他们公司的股票的。”我对小倪补充道。
    “给他们公司的股票?”小倪听我说还要给大家公司的股票,这样的事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于是就在电话中好奇地问道。
    “对!实际上不仅仅是给他们两个,我们会给所有公司的员工公司的股票,因为我们希望大家能与公司一起成长。具体的,等你们到了常州我再详细解释。”我在电话上对小倪说道。
    我没有在电话上对小倪细说,这是因为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公司期权股份的人,甚至都不甚了解什么是公司上市的人来说,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那我们什么时候来常州啊?”小倪听我说有关给员工公司股票的事以后再细说,就没有再问,而是问起了他们来常州的具体时间。
    “尽快吧!”我在电话上对小倪说道:“包括把所有洪州公司中的电脑、服务器还有网络设备都一起运来。”
    “注意:电脑、服务器还有网络设备都要用防震泡沫包装好,否则运到常州都散架了!”我又叮嘱了一句
    “还有:其中的十台电脑、四台服务器和两台lunx的网络设备运到常州,l会在我们常州公司接你们。”
    “剩下的全部运到无锡的公司,我在那里等你们!”我在电话上又吩咐小倪道。
    “这么说大部分都运到无锡公司了,是吗?”小倪在电话中问我道。
    “对,今后无锡公司将是我们的集团总部!”我在电话上对小倪说道。
    “集团总部?我们变集团啦?”小倪听我说了“集团”两字,就在电话上惊喜地问道。
    “对啊,你看我们现在已经有三个公司了,山东洪州一个,江苏常州和无锡各一个,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这不就是一个集团了么?!”我在电话上对小倪说道。
    “那我们的这个集团叫什么名字啊?”小倪听了我的解释,认真起来了,问我集团叫什么名字。
    “叫龙集团!”我对小倪说道。
    “叫龙集团?为什么叫龙集团?”小倪好奇地问我道。
    “因为我们的公司都是‘龙’开头的,山东的龙慧,常州的龙兴,无锡的龙华。”我在电话中对小倪解释道。
    当初我回国的时候,决心要把“巨”、“大”、“中”、“华”变成“巨”、“大”、“中”、“华”、“龙”,其中的“巨”是巨人网络,“大”是大唐电信,“中”是中兴公司,“华”就是华为公司,这四个公司是当时中国在网络电信领域的领头羊。
    而我回国的时候,本准备在光通信网络领域大干一番的,因此我在山东洪州的公司叫龙慧,后来来了常州,我就沿用了这个“龙”字,把常州和无锡两个公司的名字都取成了“龙”开头的,而这时我的想法是:“龙代表中国”......
    挂上电话后,我发现自己今天的心情与平日里不同,仿佛有一种大战在即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让我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期待:
    过去,政府提供的人才资金钱来了,我自然很兴奋,但那是因为我可以活下去了!
    现在,政府提供的人才资金钱来了,不是我可以活下去了,而是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我的南下“长三角”计划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我准备把美国“硅谷”初创型高科技公司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南下“长三角”计划中去。
    我知道常州只是我这次南下“长三角”的第一站,很快,我就会移师无锡,并在那里建立“龙集团”的总部。
    但南下“长三角”计划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我不知道!
    但我期待南下“长三角”计划能成功,这样我的回国创业就成功了,同时我也能让l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包括我能与她结婚了。
    然而,刚才和小倪的通话,让我对自己的南下“长三角”计划能否成功产生了怀疑。
    因为在我的南下“长三角”计划中我准备研发一种将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的智能化数字城市,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覆盖王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沿街信息数据库。
    而我的南下“长三角”计划中的第二步就是要组建一个团队,这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去采集覆盖全国50个主要主要城市的沿街信息,以此来完成这个覆盖王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沿街信息数据库建设。
    但问题是这个数据库所包含的信息既有文字的,也有视频的、照片的、甚至gps地理位置的各种信息,而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信息唯有通过人力去一条街、一条街地采集,而且还必须是风雨无阻,包括不管天寒地冻还是赤日炎炎!
    因此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而且是一项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所以从事这工作的人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需要能够随机应变,包括去及时发现城市沿街信息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因为这是一项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当时至今为止在全世界都没有过的一个“职业”,因此没有人对此有经验!
    然而不幸的是:从刚才小倪在洪州招聘反馈回来的情况看,根本没有人愿意去从事这样一个艰苦且没有技术含量,而且收入还不高的工作——即使有,那也是凤毛麟角!
    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我能拿得出这么多的钱去做这样的事吗?
    要知道全国主要的城市至少应该覆盖各省的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城市,虽然我选定了其中的50个,但我知道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少说也有100个!
    那这又要花多少钱啊?包括这钱有从哪里来啊?!
    我不由地想道:“是不是自己的设想过于理想化了?也许完成一个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沿街信息采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放弃这样一个不切合实际的设想,去重起炉灶另辟蹊径换一个项目来做呢?”
    “但如果我换一个项目来做,那又换什么项目呢?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是围绕着信息时代展开,而我设想的智能化数字城市则一定是人类在进入信息时代后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我越想越纠结,最后,我绝不轻言放弃的性格让我选择了去迎接挑战而不是放弃,于是我决定继续在建设一个覆盖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智能化数字城市的路上走下去!
    但下决心是一回事,找到如何才能迈过这道横在我面前的坎又是一回事!
    如果迈不过去,那么我又怎么让l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恐怕到时候连我自己靠什么生活都是问题!
    想到这里,一种对未来感到高度不确定的疑虑而产生的挫折感开始爬上了我的心头......
    被克服的挫折就是胜利的契机——贺拉斯。
    【下章看点】
    x发现了自己的南下“长三角”计划中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到哪了去找大量的愿意在日晒雨淋下从事沿街信息采集的人才?而且是低成本、高素质的人才?
    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即使他拿到了地方上人才资金的钱,那也只能是“苟延残喘”而已!
    因为钱总有用完的一天,就像之前他从上海张江科技园那里拿到了¥10万元,从洪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那里拿到了¥50万元,还炒了一把上海房地产赚了¥35万元,最终还是难逃回到“身无分文”的原点!
    到那时,不要说和l结婚了,恐怕唯一的结果就是再次分手——因为没钱怎么活下去啊?!
    x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欲知详情,请见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