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朱楼
作者:非有常非无常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最新章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句话回荡在了汉王府。

    朱棣前来汉王府之时,倒也没有避讳他人,锦衣卫的首领纪纲站在他的身后,保卫着皇上的安全,此时听到朱悟净如泣似诉的话语,竟然觉得心里一空。

    站在朱悟净身后的朱棣更是冷汗直流,心中生出一股大悲哀。

    鬼神之说无凭无据,但天下人却总是会相信,不是因为他们愚笨,而是他们想要相信。

    朱棣不厌其烦地说什么“皇位是朱元璋洪武三十五年传给我的”,说了十多年,他自己都有些信了。

    只是午夜梦回之时,梦到老父朱元璋的脸,耳边回荡起他的怒骂,朱棣才会意识到,自己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

    此时,朱棣不想信这些话。

    他不信鬼神。

    只是梦中见到朱元璋的怒骂,想起梦中所赠的大圭,朱棣也有些相信鬼神之说了。

    现在,又不由自主的相信了朱悟净所言的奇书。

    朱悟净长叹一声,悠悠道:“此书名为《石头记》,也称《红楼梦》,又作《风月宝鉴》。”

    “石头记,乃是因为书中主角贾宝玉出生时口中含着一块通灵宝玉,他还有个哥哥,名为贾珠,只是早亡。”

    “宝玉和明珠,暗指和氏璧与随侯珠。”

    “故所谓‘石头记’,所写的正是和氏璧的归属罢了。”

    “至于‘红楼梦’。”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红即为朱,所写的不过是一座朱楼的崩塌。”

    一座朱楼的崩塌。

    这句话刺痛了朱棣的心情,他恨不得拔刀将写出这书的人劈死,接下来朱悟净的话更是如尖刀,让朱棣心神刺痛不已。

    “至于‘风月宝鉴’四字,更是简单。”

    “清风明月。”

    “不过是一阵清风吹散了这皎皎明月。”

    呼的一声,恰好有夜风吹起湖面,倒映着的明月荡漾开了,似是被风吹散。

    朱棣勃然大怒:“何人夺我朱家江山?”

    朱悟净双眼微阖,似是昏昏欲睡,悠然道:“最后夺得贾宝玉的自然是薛宝钗。”

    “钗字拆开来就是,‘金’加上‘又’加上一点,意思是‘又来了一个金,比上次还更过分一点’。”

    “暗指最后夺走朱明江山的建州女真。”

    “至于原本朱楼里的人,乃是林黛玉。”

    “黛玉二字谐音‘德约’,是朱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的字。”

    “书中有句判词,说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所指的正是日后朱由检自挂东南枝,在北平城外东坡煤山的一棵歪脖老槐树下自缢身亡,后金爱新觉罗家离开白山黑水,入主中原。”

    朱棣垂下头,思绪万千。

    这话到底是真是假,这世间真的有这么一本奇书吗?

    自己这个孙子到底是在装神弄鬼,还是真的梦游仙界。

    想不清,他真的想不清。

    “————”

    时间过了许久,朱棣发觉朱悟净已经许久没有讲话,这才眯眼凝视坐在院中的朱悟净,却见对方已经熟睡,脸上神色十分安详。

    朱棣仔细看了看朱悟净的睡脸,过了许久。

    “你小子倒是清闲自在,可是让你皇爷爷心乱。”

    朱棣拢袖而立,抬头望月。

    “纪纲。”

    “臣在。”

    “让人带他回房睡吧,这样躺着也不怕着凉。”朱棣回身离开,走出几步路,又补充道:“对了,让这小子找时间把那本所谓天下第一奇书写出来,朕要看看朕这大明到底是怎么亡在这些不肖子孙手里的。”

    纪纲当即领命。

    ……

    一夜无话。

    朱悟净在婢女的服侍下更衣洗漱,走到院内,见到一个锦衣卫站在门外。

    “你有何事?”

    锦衣卫恭声道:“陛下吩咐,世子若是有空闲,还请写下那本天下第一奇书。”

    朱悟净微微颔首,而后又摇了摇头。

    “文字太多,我只记得前八十回,后二十八回,我记得不清了,我记得皇爷爷以前府上也有不少厉害的戏剧家吗?”

    “把这些剧作家,还有善于写文的书生找过来,我和他们说说后面我记住的,一起写写这本一群人抢石头的故事吧。”

    锦衣卫颔首离去。

    朱悟净忽然觉得有趣。

    这本红楼梦他若是在这个时代写完,盖棺定论为“思明之作”,想必是一件很有趣事情。

    日后,若是历史不可改,后人看到这本书,必然会惊奇不已。

    若是历史发生改变,等到了和他类似的时代,或许会调侃自己和王莽一样,都是穿越者呢!

    这样想想还挺有趣的。

    不过内心中还是有些可惜。

    这個时代水浒和三国都已经成书,否则在向道衍说西游,向朱棣说红楼之后,还可以给汉王讲三国,给杨士奇讲水浒。

    这样四大名著也就凑齐了。

    呵呵怪笑两声,汉王妃见状忍不住教训道:“吃饭就吃饭,怎么还发出怪笑声了?”

    朱悟净没有回话,专心吃着这个时代的早餐。

    虽然味道不够鲜美,但是料理方式还算精致。

    吃着吃着,朱悟净觉得不对,随口问道:“这食物倒是精致,只是以我们家的财力,可以经得起这么花费吗?”

    汉王妃也不是一个很在意规矩的人,随口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他可是个吃空饷的主,而且还会掠夺京城富商的财富,以前还有你姨娘的家里人过来哭诉哩!”

    朱悟净想了想。

    历史上朱高煦就是在永乐十三年因为纵兵在金陵城中勒索商贩,以此敛财,遭到徐野驴劝阻后,大怒之下用锤子砸死徐野驴,最后被朱棣赶出京城,彻底失去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虽然,朱悟净怀疑这是朱棣故意的。

    汉王妃续道:“不过你爹最近看来是要挤掉你大伯了,我们以后可不能做这种事,还好云南沐王府之前送上了不少宝物,倒是不缺钱财。”

    闻言,朱悟净放下了碗筷,若有所思。

    汉王妃有些疑惑。

    “儿子,你这是怎么了?”

    朱悟净:“云南的沐王府,这是既不想我爹封在云南,更不想他去交趾啊。”

    汉王妃:“?”

    这孩子冷不丁地在说些什么啊?

    朱悟净瞥了汉王妃一眼,解释道:“现在张辅在远征交趾,作为武勋的一员,他也是支持父王的。”

    “交趾叛乱不止,需要如云南一般派人过去镇守。”

    “但是。”

    “云南沐王府不想自己的隔壁也有永镇一方的王公。”

    “父王被封在云南,还未就藩,就进献成山的财宝……若是让父王去了云南,又有交趾张辅的支持,那还了得!”

    “呵呵~”

    几箱金银财宝,就绝了朱高煦就藩云南的希望,更是断了张辅镇守交趾的可能。

    朱悟净冷笑两声,没有多说。

    心中却打定主意,要让一个人去交趾,如云南沐王府一般,永镇交趾,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南洋为郑和以及日后的大明海上力量,提供足够的港口。

    汉王妃眨了眨眼,忽然觉得眼前的少年不是自己的亲骨肉,只是借着自己肚子生出来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