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钩子和计划(求订阅)
作者:海螺的曹阿蛮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最新章节     
    “好的,老陈,知道了,这就起飞!”
    薛晋权头也不回地应了一声。
    他也在看着显示器,因为此时只有无人机上面搭载的镜头,才能够让他看清楚前方的情况。
    无人机目前搭载了三个固定位摄像头和一个可以旋转的主摄像头。
    目前是在三百米的高空飞行,加上它看着就像一个相对大号的庞然大物,相信那些飞鸟应该不会想不开来攻击它吧?
    特别是游隼这样的中型猛禽,它是最有可能袭击无人机的鸟类之一。
    还有老鹰这样的鸟类也同样如此。
    “国华,你今天怎么跑来这里了?害我找你找了好久”
    越野车的帐篷外面,邱宗岳把脑袋探了进来,满脸的好奇。
    陈国华闻言,顿时笑着站起来说道:
    “领导,您怎么还找到这里来了?是有什么急事吗?”
    他确实是没想到邱宗岳会追来基地这边,毕竟最近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事吧?
    难得今天是个好日子,所以他才会带着研究员来到基地这边进行测试。
    只不过,现在看来他是没办法一直全程参与到测试当中了。
    邱宗岳带走了陈国华,就在旁边不远处的树林里,除了警卫员和龙康侯在附近之外,就没其他人了。
    两人站着聊天,陈国华听着邱宗岳陈述关于光刻机订货的数量和收上来的资金,脸上也是挺吃惊的。
    包括德州仪器、克雷公司、西门子公司、斯特沃克公司、索尼公司等一众电子产品相关企业在内,他们全都订购了光刻机。
    他们都支付了货款,似乎不怕华润公司不给货,又或者是不怕华润公司给的光刻机很次。
    实际上,他们在订购之前,并没有了解陈国华想要出售的接近式光刻机到底是怎样的。
    从良品率上面来说,只要是熟练技术工人,那么良品率绝对可以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985工厂等兄弟单位在前几年有使用过这样一款光刻机,良品率就是在这之上。
    并且这台光刻机还能够制造内置一万枚晶体管的芯片,甚至是五万枚晶体管芯片,如果他们拥有这样的技术工艺的话。
    芯片是需要设计的,也需要相匹配的离子注入设备才行,并不是说拥有光刻机就可以制备相对应的芯片了。
    众所周知,芯片的生产过程有四大步骤,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制造加工、封装测试。
    第一步就是芯片的设计,这個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技术之一,十分关键的一步。
    设计师需要根据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等要求,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来绘制芯片的电路图和版图,进行仿真、验证和优化。
    在六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呵呵,这一步骤是被很多人给省略掉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时候的电子产品还不多,不管是计算机微处理器里面的芯片,还是存储器里面的芯片,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或者说,他们根本都没有进行细分这些问题。
    振华研究所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明确了这些,所以在存储器层面就已经进行了芯片优化设计。
    关于这一点,ibm公司他们虽然也从华悦计算器和华欣收音机等,了解到其中的差异。
    但由于技术壁垒,以及没有申请这样的技术专利,也没有引起他们的密切关注。
    还有就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他们也同样缺少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因此ibm公司的温克尔曼和首席技术专家麦克道尔,以及克雷公司的哈利法克斯和艾德贝特等人都还在头疼如何突破这些技术。
    其次便是振华研究所开发出来的这些产品当中,技术工艺都是相对落后的,连闪存技术都没有使用,其存储器芯片内的字节也是少的可怜那种。
    就比如之前六月份推出去当展示的兵乓游戏街机,只有一百二十八字节的随机存储内存和六千字节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所以它的芯片设计工艺,跟ibm公司他们的芯片设计工艺,看起来就没有多大的差异。
    毕竟内存字节,太少了,没有碾压性的优势。
    当然了,几年前流行的磁芯板这样的存储器,已经是过时了,毕竟二者之间技术工艺不在同一个时代。
    计算机是需要缩小尺寸,而不是延续以前的大房子似的计算机。
    第二步是晶圆制造,这是最耗费时间的阶段。
    晶圆是芯片的基本原材料,它是有单晶硅或其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圆形薄片。
    而它的制造过程又涉及到了铸造、切割、表面抛光等几个子步骤。
    这一步也是耗费的时间成本,也会增加芯片的成本。
    毕竟北美等其他地区的人工成本很高,内地的人工成本,那可真是太有优势了。
    第三步则是制造加工,这部分是芯片制造的核心部分。
    制造加工主要用于完成集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也就是晶体管的制造。
    作为核心部分,整个过程就包括了清洗晶圆、氧化、导电金属沉积、光刻和刻蚀等步骤。
    根据不同时代的技术工艺,会有不同的工艺区别,其中离子注入设备和光刻机这两大核心设备,就不得不提一下了。
    众所周不知,离子注入设备是半导体制程中最为关键的工艺技术,是通过控制离子束的能量和剂量,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质和结构。
    更详细地解释,就是在硅晶圆中加入杂质元素,改变晶圆衬底材料的化学性质,包括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但杂质注入会造成晶格损伤,这时需要退火工艺来修复硅晶格激活掺杂后的电晶体。
    整个离子注入工艺的流程是离子源、离子加速器、离子质量分析器和扫描系统。
    这些步骤,在国外,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技术了。
    早在一九五零年的时候,北美人拉塞尔奥尔和威廉姆肖克莱就已经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并且后者在一九五四年的时候,就已经申请了这项发明的专利。
    所以离子注入也是最早采用的半导体掺杂方法,它跟另一种掺杂方法,成为芯片制造的基本工艺之二。
    一九五六年的时候,还是北美人,叫富勒的研究员发明了扩散工艺。
    离子注入用于形成较浅的半导体结,扩散用于形成较深的半导体结。
    这两种掺杂工艺就像炒菜中添加调味料,它是对半导体材料的“添油加醋”。
    少量的其它物质掺进很纯的半导体材料中,使其变得不纯,对于半导体材料来说,其它物质就是杂质,掺入的过程就称为掺杂。
    掺杂是将一定数量的其它物质掺加到半导体材料中,人为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的过程。
    除了离子注入设备之外,还有就是光刻机。
    但是在提光刻机之前,不得不说一下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这两者的区别了。
    原时空历史上,一九五九年的时候,贝尔实验室的韩裔科学家江大原和马丁艾塔拉发明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这是第一个真正的紧凑型,也是第一个可以小型化并实际生产的晶体管,因为它可以代替大部分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对电子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空,陈国华比对方更早地发明了这样的晶体管,但也没有早多少天。
    也因此,一九五九年这一年,陈国华研发晶体管计算机之后,这才开启了晶体管尺寸缩小工艺的发展之路。
    众所周不知,电压控制的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使用电场效应改变器件电性能的晶体管。
    主要用于放大弱信号,主要是无线信号,放大模拟和数字信号。
    同时它又分为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这两者也都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并且在工作原理上非常相似。
    其中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是最简单的场效应晶体管,其中电流可以从源极流到漏极或从漏极流到源极。
    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四端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由可控硅氧化制成,所施加的电压决定了器件的电导率。
    由于其高输入阻抗而在集成电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用于功率放大器和开关,同时作为功能元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者的区别,就是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只能在耗尽模式下工作,反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在耗尽模式和增强模式下工作。
    此外,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高输入阻抗约为1010欧姆,这使其对输入电压信号敏感。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提供比结型场效应晶体管更高的输入阻抗,这得益于金属氧化物绝缘体,使得它们在栅极端的电阻更高。
    简单来说,相比结型场效应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优点在于耐压更高、泄露电流更小、输入阻抗更大。
    所以不管如何,两者有相似的电性特点,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在大多数方面性能更优,是电路升级换代的首选器件!
    接下来就是光刻工艺了,它是芯片制造的灵魂技术。
    原时空的历史上,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仙童半导体公司的诺伊斯、戈登摩尔等八叛逆,从照相机商店购买了三个16毫米镜头。
    他们制作了一个步进和重复照相装置,用来制作掩膜,并且对掩膜板、光刻胶进行了改进。
    这就是最原始的单个晶体管制造工艺。
    华润公司出售的众多晶体管,便是这样的工艺制造出来的。
    当然,振华研究所在后续制造出来的微米级别晶体管,自然是使用了其他工艺,而不是这样简陋工艺。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仙童半导体的罗伯特诺伊斯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就提出过一个技术设想:
    “既然能用光刻法制造单个晶体管,那为什么不能用光刻法来批量制造晶体管呢?”
    “把多种组件放在单一硅片上将能够实现工艺流程中的组件内部连接,这样体积和重量就会减小,价格也会降低。”
    也因此,仙童半导体公司这才开始将光刻工艺尝试应用于晶体管批量制造。
    为此,罗伯特诺伊斯还提出了平面技术的设想。
    后来仙童半导体的八叛逆中的琼赫尔尼,他发明了光学蚀刻的处理方法,实现了诺伊斯的这种平面技术。
    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利用底片冲洗照片的过程。
    开始,琼赫尔尼用的是一片锗或硅,然后他在上面喷洒上一层叫做光阻剂的物质。
    如果把光照在上面,光阻剂就会变得坚硬,然后就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品清除掉没有被光照射到的光阻剂。
    所以,赫尔尼就创造了一个光罩,它就像一张底片,上面有一簇小孔,用来过滤掉不清洁的东西,然后让它在光线中翻动。
    在化学洗涤之后,金属板上只要是留下光阻剂的地方,杂质就不会散落到下面,以此来解决平面晶体管的可靠性问题。
    从光刻机的发展史来看,六十年代初期是接触式光刻机,也就是诺伊斯他们最先研制出来的遮蔽式光刻机。
    这玩意儿是被陈国华遗弃,然后被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闵乃大、吴几康他们捡起来,但最后还是被遗弃的一种落后工艺。
    之前,陈国华安排林志武他们这些芯片工程师进行制备五百枚晶体管芯片时,使用的则是接近式光刻机。
    原时空历史上,接近式光刻机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出来的一种光刻工艺。
    之后是七十年代中后期的投影式光刻机,接着就是八十年代的步进式光刻机,再到步进式扫描光刻机、浸入式光刻机和深紫极紫外光刻机了。
    这就是光刻机,但芯片制造并不是只需要几枚晶体管,而是希望可以集成更多的晶体管电路。
    原时空历史上,在一九六二年的北美无线电公司的史蒂文霍夫施泰因和弗雷德里克海曼两人研制出了可批量生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并且采用实验性的十六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是全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集成电路。
    换句话说,这个时空的一九六二年,已经可以使用光刻机等设备来生产五千枚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已经远远超出原时空的实力了。
    除了这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集成电路之外,还有一种叫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路技术。
    而这种互补型电路技术,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后世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工艺制造的。
    第四步是封装测试,这种工艺的话,北美那边当然也有,但芯片技术哪家强?
    现在看来自然是京城的振华研究所了。
    从以上的技术叙述,也不难看出来,光刻机这东西在整个芯片工艺制造当中的地位。
    那就是核心中的核心。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华润公司的晶体管和芯片卖得那么贵,堪比天价,也有ibm公司、克雷公司等企业买单的原因。
    同时也是为什么克雷公司、德州仪器、索尼公司他们在不知道光刻机的具体性能、良品率等情况下,就疯狂地直接掏钱购买的原因。
    只因为技术太复杂,工艺太重要了。
    而众所周知的一点,那就是华润公司推出来的产品,从来就没有次品一说,全都是精品。
    基于这样的口碑,雷蒙第一个站出来掏钱采购,就成为了扰乱市场的那颗老鼠屎。
    尽管菲利克斯、弗雷泽等人恨不得让雷蒙这个人闭嘴,但当时的场面,已经容不得他们思考那么多。
    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
    在那样的氛围之下,人的大脑是不可能有太多的理性,很快就会被气氛裹挟,然后脑袋发热,直接下订。
    后世时空,听懂掌声的那些人,不就是在巨大的氛围中,把人带入一种‘极乐’的氛围中。
    就好像是他们都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成功,也可以马上成功的那种。
    给了几万块钱,就可以马上秒变出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上千万。
    但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儿呢?
    从港岛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克雷公司他们总共订购了五十八台光刻机,总共是十一点六亿美金。
    夸张到了极点。
    也说明这些资本家到底多有钱了。
    “领导,他们真的已经把这些钱都给了我们?”
    听完之后,陈国华十分惊讶地看着邱宗岳,后者此时还在手舞足蹈,表情十分兴奋。
    之前,邱宗岳给伍先生他们这几位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他还没有表现得太过兴奋。
    可面对陈国华的时候,他可就没有那么收敛了。
    或者说他直接表现得跟一个孩子似的,非常兴奋。
    “当然,他们肯定已经把钱给我们了,柳冠中同志对此已经回应了很多次”
    “并且,他已经出发前往白云城,今天晚上应该可以抵达京城”
    邱宗岳十分肯定地说道。
    这可是十一点六亿美金,是截至目前为止,华润公司收到过的单笔最大的资金。
    尽管这些资金都不是从一个人那边得来的资金。
    可依然是华润公司在港岛设立以来,当天收入最高的一次。
    甚至可以说是港岛开埠以来,单日成交金额最高的一次。
    如此庞大的资金,饶是柳冠中见多识广,也难免激动狂喜。
    而邱宗岳有如此表现,也就不奇怪了。
    陈国华闻言,顿时咧嘴一笑:
    “哈哈,之前我们都还担心上半年的十五亿美金无法完成这个目标了,这才几天时间?”
    对此,邱宗岳也是狠狠地拍了陈国华的肩膀:
    “国华,我们都应该感谢你,如果没有你的聪明才智,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前几天还忧心忡忡,现在却是喜上眉梢,甚至可以用狂喜来形容。
    因为加上这十一点六亿美金,从元旦到现在,振华研究所的整体收入就已经突破了十五亿美金,直接来到了十七亿美金。
    此前的收入是五亿多,所以二者相加,可不就是十七亿美金嘛。
    那么从现在开始到十二月三十一号,再赚十二亿多美金,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吧?
    “领导们都表扬了你,他们都非常高兴.”
    听到邱宗岳的话,陈国华谦虚地说道:
    “我可没有做什么,我啊只是提了点建议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前者失笑不已,他当然知道陈国华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
    而且也非常聪明。
    跟这样的人交流,邱宗岳是非常开心的。
    高兴之余,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接下来的光刻机制造当中,邱宗岳咨询陈国华,要不要去985工厂等兄弟单位进行指导?
    结果陈国华却是直接摇头道:
    “领导,您还记得我们之前制造出来的那几台已经过时的老旧光刻机么?”
    “之前您一直不想让我们振华研究所制造这么多光刻机,呵呵,现在您知道这些光刻机应该干嘛去了么?”
    “只要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零部件拆掉,然后重新组装就可以了”
    众所周不知,扫描电子显微镜这东西可是八九十年代之后,光刻机的标配。
    而这个时代的光刻机嘛,还是使用其他光学元器件,可不是使用这种先进的玩意儿。
    估计仙童半导体公司、ibm公司他们这些企业,都没有想到扫描电子显微镜这样的先进光学元器件。
    因为只有这样,芯片制造的过程才会更加方便快捷,精准度更高,良品率更好。
    就好像细胞研究一样,一个是照相机,一个是显微镜,二者的观察结果肯定不一样啊。
    “真可以这样?他们不会发现这是老破旧的机器么?”
    邱宗岳对此很是疑惑,结果陈国华直接给了对方一个白眼,道:
    “领导,您又不是没有进去过我们的洁净室,里面都是无尘工作车间,您觉得它哪里老破旧了?”
    “我们的工程师每天都会对光刻机进行技术维护,怎么可能会让它成为老破旧呢?”
    光刻机这东西十分脆弱,也沾染不得外界空气,就算放置在无尘车间里面,那也是再三保护。
    因此根本没有什么老破旧一说,并且光刻机可是非常复杂的机械设备,涵盖了光学元器件等各种组件,它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只要是稍微有个零部件有点问题,呵呵,它就能立马歇菜,不干活了。
    邱宗岳闻言,顿时尴尬一笑,可还是有些迟疑。
    毕竟卖给别人这样的设备,会不会破坏掉华润公司的口碑?
    “领导,要不然您说什么时候才能够快速完成这笔订单?这可是五十八台光刻机啊.”
    陈国华再次翻了一个白眼,接着说道:
    “要我说,我们振华研究所也应该再成立一家光刻机生产工厂了,同时还有光学仪器制造厂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
    “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集群,未来,出口光刻机将会是一种常态化的经济.”
    后世时空的光刻机,越来越复杂,或者说现在振华研究所研发出来的深紫外光刻机,就已经非常复杂了。
    现如今就只有振华研究所能够具备这样的研发实力,而985工厂、5341工厂、107工厂等兄弟单位,他们就只有制造能力。
    因此,如果现在不重视起来的话,那么陈国华觉得,这些优势,很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丧失殆尽。
    邱宗岳秒懂:
    “说吧,你又有什么计划了?”
    陈国华顿时笑道:
    “还是领导懂我!”
    接着他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或者说他早已经规划好的一个大计划。
    制造业需要发展,自然是少不了种子。
    但伴随着人造卫星、导弹、核潜艇和氢弹四大计划的启动,以及振华研究所那三十亿美金的任务指标,陈国华也启动了制造业发展计划。
    较早之前,他就把光刻机相关技术工艺给到985工厂等兄弟单位了。
    这是种子计划的一部分。
    而这个时空,赫鲁提前下台。
    肯尼迪也提前领了盒饭,一切的一切都有了很大不同。
    所以陈国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稍微大胆一些,把制造业计划先拿出来。
    最重要的还是现在十一点六亿美金这个钩子,绝对是最好的催化剂。
    有了这样的催化剂,陈国华觉得,上面肯定不会否掉他的制造业计划。
    整个制造业计划中,光刻机只是其中的一环,其他产业还无法进行发展。
    而光刻机就代表了一个产业链,它的上游需要有光源、透镜、运动系统、光刻板、掩膜等零部件的生产产商。
    还有之前陈国华提及过的准分子激光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生产产商。
    仅仅只是这些,都可以投建很多家工厂了。
    “激光器这些我都懂,透镜的话,京城光学仪器厂、西北光学仪器厂等地方工厂不可以生产吗?”
    听罢陈国华的话,邱宗岳马上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前者顿时说道:
    “可以把技术提供给到他们,但是领导,技术保密呢?我们是不是又要成立一家监控摄像头的生产工厂呢?否则的话,这么多工厂,想要最大限度地杜绝那些工厂泄露技术,监控设备肯定需要安排上”
    “所以我才会提议在我们妖零零工厂、妖零妖工厂和妖零贰工厂这个厂区附近,再投建一个产业园区.”
    “只有集中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杜绝技术外泄的可能性.”
    “至于说是否需要将这些工厂都变成军工企业,那就看领导你们的考虑了.”
    其实,建设产业园区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产业集群优势,更方便进行合作等等。
    就好像莫斯科的半导体城差不多,但又有所区别。
    不过,按照现如今的情况,陈国华觉得,上面还真有可能把这个产业园区变成一座卫星城。
    肯定会在里面建设幼儿园、托儿所、医院、食堂、供销社等等。
    当然,这些对陈国华来说,都不是问题。
    相反,卫星城建立之后,往后想要撤掉,那就很难了。
    因为这些产业都是需要大量供血,如果失去外界的订单支撑,整个产业链恐怕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陈国华当然会有所担忧,但只要港岛还在,华润公司没有倒闭。
    在陈国华看来,那些国外的商人,绝对会像现在一样,跑过来港岛完成交易。
    就好像前两年的枫叶国一样,他们也是直接无视了北美的经济封锁这条禁令。
    直接联系华润公司,租借商船,把枫叶国内积压已久的粮食,卖给了华润公司。
    没办法啊,人家枫叶国也是需要恰饭的啊,要不然北美帮他们收购了这些粮食?
    事实上,当时的北美,也同样是丰收啊。
    既然是丰收,他们本土的粮食都是白菜价,而且还能够节省运输费用,又怎么可能大老远地跑去枫叶国那边采购呢?
    牧场倒是希望可以拿下这些白菜价的粮食来当饲料,很可惜,人家本土有很多粮食,而且还消耗不了,所以不会去枫叶国那边采购。
    另外,枫叶国也不可能把粮食以白菜价卖掉啊。
    卖给华润公司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陈国华觉得不太可能出现没有订单的问题。
    反倒是振华研究所这边需要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持续拿到订单。
    当然,就算技术是持平的情况下,内地这边生产的产品,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
    成本低廉!
    可以打价格战。
    这就是陈国华提出制造业计划的最大底气之一。
    听完陈国华的话,邱宗岳点点头,接着说道: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你写好计划书.”
    “领导,计划书我已经写好了等下回去之后就可以提交给您”
    邱宗岳闻言,顿时瞪了对方一眼:
    “好小子,伱是不是早就在这里等着我了?甚至你前几天才提出光刻机这个计划,也是有意为之?”
    看似生气,实则是夸赞。
    毕竟陈国华是真的很沉得住气。
    从三月开始,北美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已经拿出了接近式光刻机。
    当时邱宗岳都担心死了,结果陈国华愣是拖延了许久,这才出招。
    好吧,出招就出招吧,陈国华还把光刻机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的,愣是没有丁点要卖光刻机的想法。
    毕竟人家仙童半导体公司卖一台光刻机的单价可是三千五百万美金。
    绝对是非常非常昂贵的设备了。
    然后华润公司推出来的五千枚晶体管芯片,单价五十美金一枚,逼得仙童半导体公司被迫大降价。
    从三千五百万美金一台光刻机的单价,砍到了两千万美金一台。
    这个单价的话,已经是非常非常低廉了,几乎没有什么赚头,或者说是赚个辛苦费?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不至于血亏嘛。
    结果这个价格的光刻机,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因为华润公司的五十美刀一枚芯片,更有性价比啊。
    为什么?
    五十美金一枚芯片,一万枚芯片也才五十万美金罢了。
    而五十万美金对比两千万美金的光刻机,哪个更有优势?
    很明显啊!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雷蒙、菲利克斯他们这些人又为什么无脑地花重金,并且是大量的资金采购十几台光刻机呢?
    自然是想中间商,想当二道贩子,并且华润公司的光刻机,无论是良品率还是其他,都更有优势。
    最关键的还是这台光刻机能够制造内置一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甚至,如果克雷公司、德州仪器、西门子公司等企业,他们有更好的芯片设计工艺、封装技术工艺等等,还能够制造内置五万枚晶体管的芯片。
    这样的吸引力,对雷蒙他们这些资本家来说,毫无疑问是非常致命的。
    陈国华没有想着要卖光刻机,直到上半年都过去了,七月第一天,邱宗岳心急火燎地找到他表达了这些担忧之后,他这才提出了光刻机预售的办法。
    却没想到预售光刻机这个办法,直接让那些资本家们纷纷‘慷慨解囊’。
    然而陈国华自己又提出了一个制造业计划。
    几乎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啊,似乎一切尽在陈国华的掌握之中,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提前就准备好了计划书呢?
    因此,邱宗岳看似在生气,责怪陈国华没有提前告知他这些信息,害得他为此担忧不已。
    实际上他是很开心的,毕竟陈国华这样的聪明人,不仅能够守得住秘密,又有非常强悍的洞察力和市场判断力。
    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生在华夏,确实是让人开心的事儿。
    “领导,我就是.”
    陈国华讪笑着解释了一下,邱宗岳并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而是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询问了不少关于这个制造业计划的问题。
    “领导,我可以提醒您一下,这个计划需要的资金并不少,几千万人民币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希望直接从现在有的工厂当中挑选优秀的工人进入这个工业园区.”
    “同时,通过今年毕业的高中生进行优中选优的选拔方式来挑选优秀的工人.”
    “与其建设广大农村地区,我觉得还是优先发展工业,只要工业发展好了,我们才能够从国外赚到外汇,采购大量的原材料和设备.”
    “然后反哺我们的农业机械、农业技术、钾盐矿的开采等等,如此一来,我们的粮食产量才能够提升,这是一项正循环”
    听到陈国华说的这些,邱宗岳不由点点头。
    事关大局方面的事儿,他觉得还是由陈国华亲自跟上面进行汇报吧。
    否则的话,由他传达,只怕会变味。
    对此,陈国华只好无奈地摊手道:
    “领导,那可能需要等一等了,我现在还没完成这个无人机的测试工作,并且柳冠中同志也还没回来,要不我们明天再一起过去找领导进行汇报?”
    邱宗岳欣然点头答应了下来,然后跟着陈国华一起去参观一下这台无人机。
    另一边的帐篷里,薛晋权已经玩嗨了。
    姚诗琼他们都很想玩这台无人机,结果遥控器在薛晋权手中,他们抢不赢。
    “老薛,测试得怎么样了?最大飞行速度是多少?”
    伴随着陈国华和邱宗岳两人的到来,薛晋权他们顿时收敛了起来,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
    “主任,我们刚才已经测试过了,空中最大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六十七公里每小时,最优的速度应该是五十五公里每小时.”
    就在薛晋权汇报的时候,旁边的姚诗琼他们突然惊呼了起来。
    因为显示器上面出现了一只从天而降的游隼,直接冲着无人机俯冲而来。
    无人机总共有四个摄像机镜头,其中一个就在顶部这边。
    主摄像头是在无人机腹部,这个地方可以查看前后左右的方向,但主摄像头一般来说只会一直盯着某个方向,因为这相当于无人机的眼睛。
    其他三个摄像头,更多是用来警惕其他突发情况,或者是主摄像头的补充。
    陈国华和邱宗岳也看到了显示器里面的那只游隼,顿时都忍不住捏了一把汗。
    众所周知,游隼的飞行速度,一般来说都是在五十到一百公里每小时左右。
    可是当它们俯冲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每秒一百零八米。
    相当于每小时三百八十九公里的速度,非常恐怖。
    如此迅猛的俯冲速度,一般来说,还真没办法及时反应过来。
    而刚才的薛晋权正一心两用,一边操控无人机飞行,一边给陈国华进行汇报工作。
    也因此,在这样的时刻,薛晋权想要及时反应过来,躲避游隼的攻击。
    难度系数非常大。
    那么他能否躲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