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边关
作者:养猫咪的鼠兔   六等分的后宫最新章节     
    徐班掀帘子进来,便瞧见沈墨在读信。

    那信经千里跋涉,总算送过来,刚来时有些皱,现下已被工工整整展平。

    徐班知道,那是那个将军视若珍宝的姑娘,将军嫡亲的妹子,宫中的青昭仪寄来的,于是他也不打断,等着沈墨读完。

    妹妹洋洋洒洒写了四页纸,似乎巴不得真真写到见信如面的程度。

    沈墨掐指算起来他们真的许久不见了。

    从前她总喜欢颠颠跟在自己后面,虽然不爱跟旁人说话,但在两人独处的时候却像个叽叽喳喳的麻雀,从这信上看来,她倒是变化不大。

    她还是不喜欢皇帝,虽然言语之中总带着讽刺,却还让兄长放宽心,沈墨看得分明,心中总是后悔当初未曾拦住父母将小妹送入宫中。

    其实后悔的又何止他一个呢,太子在东宫的时候,勤勉亲切,待人宽厚,成了皇上却这样荒唐,沈父还活着的时候虽不曾当着他们说什么,但酒后总会抱着妹妹画像道歉,等到征边时,也因为小妹的事和边关战况,忧心因疾,在边关溘然长逝。

    想来她过得并不好,一直顶着文武百官的诟骂度日。沈墨听说后来父亲在边关逝世的消息传来,小妹便把自己关在了宫里守孝,彻底不愿意见皇帝了。

    父死子继,父亲去世后他在边关挣下赫赫功名,也是为了小妹能在宫中不受委屈。

    妹妹在信中写道:

    兄长,在大漠如何?我好想你。

    沈墨不由得想起她入宫前夕家人秉烛夜谈的时候。

    从前无忧无虑的少女抓着他的手,眼眸里是沉沉的疲惫,她说:

    哥,我不要走,我会想你。

    她握着他的那双手渐渐收紧,骨节发白。

    那样平常的一个夜里,原本有许多话要嘱咐女儿的父母面对着眼圈通红的小妹,忽然说不出话来,内室里只留下一阵艰难的沉默。

    “你要来看我,”她忽然改了口,声音里带了些哭腔,“你要来看我,和娘一起……”

    他不能骗她,他无法回应她的期待,后宫他是进不去的。

    他只能在她抱紧他的时候轻轻拍着她的脊背,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沈墨叹了口气。

    徐班看到他脸上的愁容。

    “将军,陛下对娘娘是否又……”他顿住了。

    虽为臣子,今上的行为,徐班清清楚楚。可他是沈家拥趸,向来站在沈家这边。

    “小妹如今……在寒冰殿。”沈墨苦笑,“想来是她自己要求搬去的。”

    “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又有什么区别。”徐班摇了摇头,“陛下的性子,从前就可见端倪,可惜咱们当初未曾看清。”

    “是我的错,当初不该让陛下见到小妹,”沈墨放下手中书信,小心地收好放进怀里,站了起来。

    “还是去大营看看将士们吧。”

    凛风如刀,将戍边将士的脸割出苍老的沟壑,将年少的天真割成思乡和疲惫。流经盆地的大河西木里河早已解冻,冰雪融水湍湍流过挂着细碎冰渣的潮湿河道,这里是边关,哪怕到了四月,依旧冷得让人心惊胆战。

    每日的点兵结束,沈墨会同副将徐班到大雁关的城墙上去,有时会巡视守城士兵,有时只是从城墙边往回眺望。

    守着城的人,常常踮着脚往回望,渴望着能看见数千里外,朱墙碧瓦,熙攘闹市,渴望能看见同样渴望着将士归来的那些人——老人,孩子,妻子,一生挚爱。

    烽火台上的士兵恭谨地朝将军行礼,有个年轻的将士,看见他巡视忍不住低声询问他:

    “将军,我们何时能回去?”

    沈墨耐心的回答他们:

    “快了,马上就可以回家了。”

    事实上那些年长的早已不再询问归期,不去问,不再想,比起希望一次又一次地泯灭,就不显得痛苦了。

    可沈墨心里太清楚了,哪怕如今战局稳定,优势那样明显,皇帝有时候并不愿意他们回去。

    于是许多人就这样老死边疆,尸骨沉进沙砾,一片黄沙覆过去,便了无痕迹。

    沈墨收敛有些凌乱的思维,重新放到军务上来。

    如今粮草充沛,调兵遣将不成问题,局势比父亲还在时好上许多,沈墨青出于蓝,对兵法了如指掌,轻而易举就能打乱对方的进攻步伐,戎狄“冬猎”已三年讨不到半分好处。

    游牧一族没有固定的粮食来源,于是常常举行“冬猎”劫掠中原国家,但就如今看来,经过数次败战,戎狄部落已然弹尽粮绝,恐怕要不了几时便可攻下,届时两国必然各遣使者,定下许多盟约。

    沈墨思考着,食指一下一下敲打着烽火台的青砖边缘。

    那么他如今是否要继续增兵,加快这次进攻节奏彻底击溃当年父亲未曾击破的戎狄王族?是否收回前朝遗失的齐潼,鄞都二城?是否……试探皇帝如今的态度?

    “将军,”身旁的徐班见他出神,忍不住询问道:“将军也是想家了么?”

    “是啊,”沈墨苦笑着,“如何不想呢?”

    “将军不是早已同属下等商量过?便不用再等了,增兵吧。”徐班心直口快劝说道。

    是的,他们早就商量过了,沈墨的目光一一扫过眼前的副将,士官,士兵,看见他们围着自己,看见他们眼中难以忽视的希冀,像明珠去尘,白骨生肉,终于复活。

    留下也罢,归去也罢,沈墨没有选择,但他们不同,他们守着边关太久太久了,再久些,就只能成为瀚海瘦骨,戈壁尘砂。

    他们想回家,他为他们搏一把。

    “发兵。”

    他低声嘱咐道。

    ————————

    戎狄部落地广人稀,唯有绿洲才是聚居之地,未到过大漠之人,大约无法想象胡桐围绕的绿洲是怎样灵秀美丽的存在——水为根,木为魂。胡桐是绿洲的魂魄,辉煌的金色比之落日余晖也不遑多让,湖泊被胡桐镶边,像戎狄王后珍藏多年的那面金鉴。

    游牧人逐水草而居,白色的帐篷星星点点洒落在绿洲附近,从空中俯瞰是大漠的另一种色彩。

    只是戎狄连日战败,王族们眉梢不免挂上愁绪。他们善战高傲,却不想被一个月刚挂帅三年的年轻将军逼迫到如此境地,连从前朝掠来的两座城池,都要给中原人还了回去。

    帐中议事的除去戎狄王赫连朔及其亲信,还有亲王赫连兴。

    戎狄王族复姓赫连,如今的戎狄王赫连朔,娶有一名王后,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已能策马飞驰,儿子却尚在蹒跚学步。

    赫连兴是赫连朔兄长,魄力手腕皆不如赫连朔,在争夺王位时败下阵来,不甘不愿地做了赫连朔的手下,对赫连朔偶有顶撞,赫连朔却并没有在意过。

    “依大哥看来,这两座城池是让还是不让?”赫连朔神情复杂,开口问道。

    赫连兴原本心高气傲,哪怕吃过了沈家军“毒打”也不愿意认怂,现在却也只能哼哼唧唧说不出来什么办法。

    “我终归还是不想让啊,”赫连朔便自问自答,“阿爷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中原城池,就这么被我给丢了……”

    他重重叹了口气:“难道中原正是英雄出少年的时候,而我已经老了?”

    这样输了,该如何是好啊?

    “我还能拿什么宝物才能填补中原皇帝的要求啊……”

    赫连兴突然沉默了一会儿,有个歪点子从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飘出来:“你不是有女儿吗。”

    雄鹰的女儿,大漠之花,戎狄王心口的宝石——赫连素。

    赫连朔脸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