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字文
作者:梦化年老年话梦   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最新章节     
    太傅公子虔曾为太子之师,也就是如今的秦国君上。君上为太子之时,触犯秦国新法,太子之师为太子受刑。
    太子初为秦君,更是辅佐之。
    如今,秦君逐渐掌握秦国朝政,公子虔逐渐隐退,担又身居要职,只不过不为人所知。
    比如,公子虔就被君上请来教授公主夏识字读书。
    惠质宫的宫苑内,公子虔面带青铜面具,声音和煦的教导着囡囡。
    囡囡知礼,以师待公子虔,而公子虔的身份更是公主夏的大父。
    “夏,昨日识得字可还记得?”
    公子虔温声问道,手中却展开了一卷竹简,似乎是打算考校公主夏。
    “大父,囡囡……夏不记得了!”
    公主夏有些委屈,毕竟不过是是六岁的孩童,正是天真烂漫之时,只只玩乐,岂能知学习为何物。
    公子虔闻言,并未生气,似乎在预料之中,安慰道:“莫要气馁,忘却了再学一遍便是。”
    旁听的白止微微摇头,古代的读书识字还是用这种笨方法,一个字一个字的死记。
    诚然,文字的记忆的确需要死记硬背,但是适当的运用技巧岂不是更好。
    似乎看到了一旁白止的摇头,公子虔语气微微恭敬一些,看向白止,“不知神鸟为何摇头?”
    一旁的囡囡也看向白止,小小的目光中带上了一丝祈求。
    白止:“……”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啊,你该学习还是要学习的,不要光想着玩耍!
    囡囡的目光是何意他岂能不知。
    不过,既然囡囡学习看起来是如此痛苦,那便传授她一些技巧吧!
    此时听到公子虔的询问,白止沉吟片刻,道:“公主夏读书识字可否艰难?”
    “的确艰难!”
    公子虔点头,但是还有一句话他并没有说,虽然公主夏读书识字艰难,但是与其他人相比,却聪慧很多。
    如今已经识读写近一百字了。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可以帮助公主夏读书!”
    “文章?”
    听到白止所说,公子虔有些惊讶,没想到神鸟竟然也懂得人类的文章。不过,一想到神鸟是从天而降,或许他的文章,有许多非凡之处!
    “还请神鸟赐教。”
    公子虔恭敬地说道。
    于是白止点头,开口道:“准备纸墨,我口述,你誊写。”
    “唯!”
    公子虔当即准备好,然后目光看向白止,等待着白止的诉说。
    白止知道什么文章呢?
    无非就是他曾经学习过的文章,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天地玄黄,宇宙鸿荒……”
    没错,正是后世的《千字文》。《千字文》本就是孩童蒙学所用,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
    刚刚听到前两句,公子虔手中的笔却是一顿,开篇便如此惊艳,这便是神鸟所知晓的文章吗?
    那么,这篇文章是属于人间的文章吗?
    作为长者,且博学多才,曾经更是秦君之师,他自然能够明白第一句的意思。
    短短的八个字,就能将天地奥妙尽皆表述清晰,果然非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随着白止逐渐朗诵而出,公子虔心中却不断的震惊。
    最后,将文章抄写完毕,公子虔终于忍不住心中之疑惑,然后看向白止,恭敬地问道:“敢问神鸟,这篇文章之名为何?”
    “《千字文》!”
    “《千字文》!”
    “名副其实!”
    公子虔惊叹之,目光再次落在了布帛之上,看着上面优美的秦篆,赫然已经发现,这一千个字竟然没有一個重复的!
    “多谢神鸟赠文!”
    公子虔连忙恭敬地对白止一礼,虽然他心中明白,神鸟所口述的这篇《千字文》,不过是疼惜公主夏,想要公主夏读书识字容易一些。
    但是于秦国来说,却至关重要,对秦国之稚子蒙学,意义非凡。
    似乎看出了公子虔之激动,却听到白止说道:“此文章吾既然已经说出,那便是赠予秦国,如何处置,便由你们说的算!”
    “虔,在此代秦君、秦国稚子,多谢神鸟!”
    公子虔已经至天命之年,此时仍然有些失态,同时连忙感谢白止。
    至此,公子虔已经没有心情教授公主夏了,再次感谢白止,然后便匆匆离去。
    “小雀雀真棒,大父走了!”
    看到自己不用继续读书识字,囡囡高兴的欢呼一声,然后忍不住将神鸟搂在怀中。
    不用识字了?
    白止露出坏坏的笑容,《千字文》虽然成句,但读起来更是晦涩拗口,之后却有你受的!
    一处巍峨的宫宇之中,秦君嬴驷正在看着桌案之上的文书,一旁是一众军中将领同臣子。
    “寡人决定,拜公孙衍为大良造,主持蓝田大营军事,并时刻注意魏国之动向!”
    这时,秦君嬴驷突然说道。
    然而,秦君嬴驷的话音刚落,却听到一上卿连忙说道:“还请君上三思,据臣所知,那公孙衍是魏国人,君上拜其为大良造,且主持蓝田大营之事,恐怕不妥!”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说那公孙衍为魏国人,那你可知,如今秦国所行新法,为秦国献新法的商君亦是卫国人,且曾在魏国出仕,如今看来,又如何?”
    秦君嬴驷闻言,皱眉反驳道。
    “听闻公孙衍有犀首之称,其之才学,如同那犀角之稀少。只要其有大才,且能为秦国所用,那他是魏国人又如何?!”
    此时,却听到一旁的太师甘龙出列道:“君上,如今君上经营蓝田大营,意欲何为?”
    “意欲何为?”
    秦君嬴驷似乎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那太师觉得寡人意欲何为?!”
    “寡人这是为秦国,秦国地处极西,为东方六国所不耻,之前寡人同魏、齐相王,便是示好于东方六国,然而,显然是寡人想错了!”
    “故而,秦要东出!!”
    “君上,想曾经诸位秦君都未曾想要东出,而如今君上却为何要东出?!”
    秦国守旧贵族,最是想要维持原状,甚至于,连商君新法也一同废除最好!
    “东出之策,秦国已定!”
    “诸位,此乃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如今之大世,若是秦国再守当初之旧例,那秦国今后又如何在列国之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