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士族也怕考试!
作者:天帝   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最新章节     
    让刘偕没想到的是,当晚就有许多公卿大臣递交了请辞书。
    刘偕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三十人。
    而且根据士孙瑞调查,这三十个人之前都和袁氏往来密切。
    这么说来,这三十人请辞出城去,也就理所当然了。
    只是,对于刘偕今日书房外说的话,这三十人是当真了。
    但刘偕自己却没有。
    刘偕将名单揉成团,扔进了一旁的暖炉中,随后叫来夏侯惇:
    “夏侯将军,明日有三十位大人要出城,你帮我送送。”
    夏侯惇嘴角一抽,片刻间就明白过来了。
    要只是送人,天子需要特意叫自己来吗?
    这显然就不是平常的送法啊。
    而且,送人哪里轮得到自己,自己只会杀人。
    “陛下放心,臣一定送得漂亮、干净。”
    第二日一大早,雪水开始融化,天气又冷又湿。
    三十几个士族老臣拖家带口,在几个天子近侍的引路下,整整齐齐站在城门口。
    等待着开城门出去。
    当城门铁闸升起,清早的第一缕曙光照在几人脸上,他们仿佛嗅见了自由的味道。
    生怕刘偕会反悔。
    一群人争先恐后地跑出了城门。
    出城后,他们觉得,就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想着待会,被袁绍奉为座上宾的场景,一群人迈开腿就往联军大营的方向跑。
    可没走几步,就听见身后马蹄声响起。
    几人回头一看,竟是夏侯惇带着十几个铁骑追了出来。
    于是其中一个老臣厉声质问道:
    “天子难不成说话不算数,想要反悔?”
    夏侯惇拱手一拜:
    “大人误会了,陛下是怕几位在路上出了意外,特意叫末将前来护送。”
    “诸位尽管前行便可,夏侯惇在后面护着。”
    那老臣闻言,冷哼一声:
    “还算天子有些良心,知道不能怠慢了我们,对读书人要以礼相送。”
    “只可惜,他明白得太晚,我等今日是非走不可,将军你也别想再挽留。”
    夏侯惇陪着笑,冲那自作多情的老臣点了点头。
    那老臣继续道:
    “烦请将军回去告诉天子,大汉的天子要想成为真正的天子,就不能没有我们这些门阀士族的支持。”
    说罢,一群人便继续往东走,但一路上对于身后的夏侯惇还是有所忌惮。
    眼看到了联军大营的势力范围,几人这才长舒一口气。
    方才那老臣转身看向夏侯惇:
    “你便送到此处,之后的路我们自己走便是了。”
    “你回去告诉那昏君,不,是曹贼!”
    “城破之日,他就会明白,天下不是刘家的,更不是天子的,而是士族们的天下。”
    夏侯惇闻言,拍了拍脑袋。
    “哎呦,诸位大人,实在对不住,我给大人们送错方向了。”
    几个老臣一脸不解:
    “这前边不就是联军大营?哪里送错了?”
    夏侯惇歪了歪嘴:
    “本来该往西送,现在却送到了东边。”
    几个老臣更加疑惑:
    “往西?”
    夏侯惇点点头:
    “西天的西,不过现在送也不算迟。”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夏侯惇胯下一夹,骏马夺路而奔。
    长刀也从方才那大言不惭的老臣身上掠过。
    另外十几个铁骑也纷纷扬刀砍来。
    有几个老臣见状撒腿就跑,可双脚哪能跑得过马蹄。
    一刻钟后,无人生还。
    罢了,夏侯惇狠狠朝着尸体的方向啐了一口。
    “娘的,敢当着我的面说天子的坏话,砍你十刀便宜你了。”
    说罢,夏侯惇便率领着其余十几个铁骑回去了。
    而就在不远处,联军一百多人就这么冷眼看着这边的屠杀。
    即便夏侯惇这边只是十几个人,他们也愣是不敢过来干涉。
    军机阁外的院落,寒天冻地,手不能伸。
    所谓的殿试,就是在这露天的院子里。
    一张张长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
    几个士族大臣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使劲地研磨。
    却见砚台中墨水掺杂着冰渣。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多说一句。
    因为方才消息传来,出城的那三十人都死了。
    死在了联军大营的地盘上。
    据说是刚一过去,就被联军的士兵给捅死了。
    并且还杀了前去护送的十几名汉军士兵。
    因为人是死在袁绍那边的,他们没有一个人怀疑到刘偕头上。
    他们无比庆幸,自己还能在这研墨水。
    自己没有选择出城。
    而这次参加殿试的,除了昨日来给太学弟子求情的。
    还有其他公卿大臣,也全部到场。
    只不过其他的大臣是真的在大殿内殿试。
    总计三百多人。
    第一科卷子发下来,几人定睛一看,不免咽了咽喉咙。
    这一科考的是文章策论。
    题目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几个大臣一阵抓耳挠腮,考文章策论,怎么就考到水和舟上了。
    第二科,算学数术。
    夫子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群臣原本就对这算学极其鄙视,觉得自己学富五车,区区算学,乃幼稚之学。
    可如今见到孔夫子出现在题目中,便瞬间来了兴趣。
    但兴趣是有了,这题却是写写画画半天,也没算出个七八九来。
    这让几个自持学问甲天下的老学究揪起了头发,大有算不出就不活了,解不出就对不起孔夫子的架势。
    第三科,天文地理。
    题目:请画出大汉大致舆图轮廓,并大致标注各州主要地形、产物、人口、收成情况。
    第四科,民事治理。
    今有县令张三,辖下大旱颗粒无收,土豪粮商囤粮居奇,百姓饿殍遍野,朝廷运粮艰难,赈灾钱款吃紧。
    若你是张三,如何破局?
    第五科,臣子修养。
    董仲舒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今日朕叫你死,你死不死?
    一共五张卷子五道题,没一张卷子是容易作答的。
    这给站在院子中的几个老臣急得,即使手指冻僵,也卖力地编着卷子。
    而刘偕则是在军机处,和曹操几人一边喝着热茶,一边研究着吕布与袁绍的动向。
    两个时辰后,太监们将所有的卷子一齐收了上来。
    刘偕便当起了阅卷老师。
    还别说,第一卷的策论,还真有十几人联想到了朝廷和百姓上去。
    算学也有五十多人解了出来。
    后面的几卷各有满分者,也有不少滥竽充数,胡编乱造的人。
    三百多人的卷子,刘偕一秒一张。
    用甲乙丙丁打分,四个等级各为十八六四分。
    让几个太监简单加总,这成绩就出来了。
    满分五十一个没有,四十分的有三个,大多都是二三十分。
    而零分卷,却是有一百多个。
    刘偕不禁抽了抽嘴。
    这举孝廉和门阀举荐出来的大汉官员,就是这么个水平?
    怪不得大汉要亡。
    这大汉要是不亡,就连他自己都忍不了。
    不过气归气,但这大汉还是不能亡的。
    罢了,刘偕将几个考得好的,放进了吏部,差一点的,全部安排到了礼部。
    零分的一概不问,直接卷铺盖走人。
    就在刘偕忙完殿试的事情后。
    曹操带回来了一封长安方向的回信。
    内容大致是,吕布同意招安,并献出爱女,侍奉天子,以示诚意。
    刘偕看完信,冷笑一声:
    “献女以示诚意?这是来刺杀朕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