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好友重逢念旧时
作者:艾良人   郑在许途最新章节     
    我就讨厌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五官端正点儿,也不至于连参军的门槛都迈不过去了。
    我曾经想过高三时去报名飞行员,结果被班主任拦了下来,他觉得我瞎凑热闹就别去捣乱了。
    大二时,我想参军,但学校连门都不让我出,看着就是体检过不去的就让我别浪费工夫了。
    想想真是有点儿丢人呢,真是够羡慕他们五官端正的,哪像我五官连完整的标准都没达到的。
    当我抵达息县县城中心的时候,那大巴车可真是穿越了烟尘滚滚来到了这里呢!
    外面的太阳还挺辣的,我手拖着外套,穿着短袖站在那坑坑洼洼的旧马路边上,突然间有点晕车,晕乎乎的,感觉想吐,肚子里好像在闹腾着酸水,呼吸都是那油腻腻的尘埃。
    真的是太难受了,身边还有蒙蒙虫环绕,搞得我人真的很烦躁。
    我跌跌撞撞下车了以后,真的有点迷迷糊糊晕车的感觉。
    一直和丁明明通过微信保持联系,他在线上给我指路,我按照他的指示换乘了公交大巴和下车。
    我也曾想过,也许我是直接走过去的。
    只是晕车的后遗症一直困扰着我,我走到路边的绿化带和小灌木丛旁边,难受得直吐,所有的食物渣滓都吐出来了,感觉肠胃都清空了,舒服多了。
    我灌了几口矿泉水漱漱口,收拾好自己,然后一路向南走去。
    沿着全真大道一直向南,走过中心环岛,然后我看到一个雕塑。
    那是一只铁鸽子展翅飞翔的雕塑,翅膀高高翘起,仿佛在拥抱中午十一点的太阳。
    路旁是柏树,它们绿叶摇曳,枝繁叶茂,为路面投下凌乱的光斑。
    路两边都是陈旧的楼房店铺,三层楼的居多,但许多店铺都闭门不开。
    县城的景象大都如此,物价不低,消费却少,人们都在苦苦熬着。
    在转盘之后,不远处就是充满生机的集市。
    街道两侧,蔬菜、肉类、杂货店鳞次栉比,摊位上的鱼鳞、猪肉、择菜叶,还有堆积如山的垃圾,都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繁忙。
    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数不清的苍蝇在飞舞,怎么赶都赶不走。
    而丁明明的家就坐落在这个集市之中,家门口的道路正对着集市,市场的喧嚣虽然有些扰人,但购物却十分便利。
    唯一的缺点就是门口的交通可能会有些拥堵。
    近了就能直接看见他家那独树一帜的大红在哪里,门前挂着气囊大虹桥,飘着彩带,侧面还搭着一水的帐篷,占着路半边,这成了临时吃早晚饭的地方。
    大肉大菜热汤馒头的一块儿吃,再配着四凉四热的菜,算是小小地开开荤。
    正式婚宴的地方还在另一个酒店里。
    我抬头看见虹桥祝贺条幅上有丁明明的名字,就知道来对了地方了。
    我侧身过了两三个人,就直接上了二楼。
    转过楼梯就直接是客厅,看见两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坐在沙发边上沟通交流,好一副好友会谈的无声画面。
    折腾了一路,不就是盼着这副场景的吗?
    场景逐渐变得有声有色,我无意间闯入客厅,竟然被他们发现。
    这一刻,惊喜与意外交织,仿佛时间停滞。
    刚刚下车的我,竟然直接进入了正题。老徐,一如既往地热情,一眼就认出了我,还略带调侃地说我胖了些。
    记得初入职场,我在格力工厂的日子可谓艰难。
    每天下班后,啤酒或者菠萝啤成了我的最佳搭档。
    工作辛苦,一年下来,身上却依然瘦弱,只有排骨印的痕迹。
    而如今在轩儒公司,打电话营销的工作让我坐出了啤酒肚,腰间还能捏一把赘肉。
    回想过去,我或许应该感谢轩儒公司,它帮我彻底摒弃了皮包骨头的瘦弱,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瘦脱相的少年。
    在相互交流毕业后的近况时,我谈到了自己的留级经历和工作经历。
    现在的我,满心感慨,有许多话想要说。
    毕业的艰难,差点儿无法毕业,工作也不好找。找到的工作要么累得腰酸背痛,要么推销产品却只能卖出自己。
    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欠了一屁股的债。
    信用卡和贷款就像打开了的水龙头,无法控制。
    每天都在为那点儿钱奔波,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身心疲惫。
    但即使如此,我忍住了不说这些。
    说着说着,我怕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在这种大喜的日子里,我不想再谈论这些让人沮丧的事情了。
    让我们谈谈他们开心的工作和挣大钱的恋爱吧,以免我一开口就败人兴致。
    他们的大学毕业之路,看似平凡却充满了挑战。
    当大四下学期来临,三个室友决定参加java语言开发的培训。
    培训结束后,他们一同踏上了北上广深的征途。
    当吴广最后一次帮他们收拾行李,他们一起走出校门,搭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们面试成功,得到了程序开发的工作机会。
    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他们选择抱团租房,共同生活、工作、挣钱。
    吴广那份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不曾改变。
    丁明明也很快去了深圳,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涯。
    四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坚守着毕业时的那份工作。
    张如意也是如此,他当兵也当出了名头,还去了军官学院进行了进修。
    看着他们如此顺利,如此按部就班地毕业和工作,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我的毕业之路并不容易,工作也不稳定。
    第一年听说有人一年换了十四份工作,我甚至觉得他们很厉害,见识了很多。
    然而,后来我意识到,一份工作能坚持下去,也是值得我们去长久地坚持下去,就有值得坚持的理由的,不像我一直找不到,干一份熟悉以后就想要逃离。
    我此刻就在喝着水、嗑着瓜子、吃着糖,忙得不亦乐乎。
    我甚至还下楼去集市门口接了一下老张,他高大魁梧,熟悉的自来卷和泡面头,比李寻欢胖了些,但肌肉更结实,走到我跟前我就仿佛是活在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