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通识案件
作者:冷不丁的柿子   权臣为你而来最新章节     
    何与齐也算是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了有一定年限的人。
    然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专职人员的归属问题吧。
    当年这个案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服了兵役的,服满法律应尽义务以后归家的人。
    然而,当时那个年代,有过服兵役经历,并不能给他找工作加分多少。
    给他就业行多少方便。
    所以,在服完兵役以后,文化程度也没有相应提高的他,只是去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仅能保证他目前的生活,甚至还没怎么安定下来。
    可是,后续就因为一些冲突,和别人发生了争执。
    他自己将要被判刑入狱。
    可是,作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员,他的待遇本就不该如此。
    这是对于国家神圣公职人员的亵渎。
    当时,为了维权,一个律师写的律师文书,也是使用了大量冲击人的观念,唤醒灵魂,让法结合情的祈求诉讼语,推进特殊人员的公正待遇。
    不然,为国家奉献了这么多年的青春,最后却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和保证,这只会寒了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的心。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有正义感的律师的奔走相告,以及面对国家律法不公正不完善的发现与促进,才能使众多的案件,能够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打破隔阂,打破认知,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公正的对待。
    尽管这个过程很艰难。
    但是完善律法,使祖国更强大,这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使命。
    能够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这或许就是最值得欣慰的事了。
    同时,这也提醒着人们,要关注边缘群体的正当利益。
    连这样被国家选中的人都会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那么对于没权没势,处于社会底层,甚至摆脱不了家庭的影响,一辈子仍然信奉吃苦就是美德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
    更加得不到关注。
    更加不被看到。
    更加地封闭与落后。
    然而这一切不是因为其他,正是因为思想的封建与愚昧。
    他们生活的时代仍然没有转变过来。
    仍然认为信奉那个没吃没喝没穿的艰苦年代的一切,自己才能在这个时代好好地活下去。
    思想也没有及时转变过来。
    仍然是认为要过的如此艰苦,才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甚至包括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代,下下下代,都是如此。
    要自己后代都尝一遍这个苦,才算是真的吃苦。
    如果他们没有吃过和自己一样的苦,那就不是吃苦。
    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苦。
    可事实上,这样的人一直在吃的苦,就是活在幻想中的痛苦。
    没有拥有希望别人,希望周边的处境越来越好的心态及能力,于是,一切的人都没有来讨好自己,恭维自己,那么,他们会觉得,是周边对不起他们。
    是国家抛弃了他们。
    永远也不会反思。
    这是吃得思想贫瘠和精神贫瘠上的苦。
    而要转变这样的思维,要主推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
    教育行业就位于此。
    可事实上,这样的困苦,即使是奋斗一生,个人的成就,个人的贡献,在群体的整体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仍然是微乎其微。
    几乎就没办法影响到几个思想正确,意图改变的人。
    如此想的人仍然是大多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管是物质基础多么有实力,文化软实力没有跟上,基本上无论做多少贡献都是白搭。
    可是,人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微小力量,可以由一颗心灵,撼动另外一颗心灵。
    由一个灵魂,培养出另外一个灵魂。
    如此,才能使社会通识抬高到一定的位置,由社会共识,与公序良俗,共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当天赋、才华都没有这个能力时,只有美德有这样聚拢人心的力量了。
    所以人类实际上是在追求,一种可以凝聚群体和整体的审美。
    然而这样的审美一定得是从群体上找的,在个人身上,很难拥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因此,在那个律师,从结合特殊人员到一般人员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国家律法的完善,以及关注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景的角度上来看,着实让人泪目。
    毕竟,为家国着想的人,他们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不足,国家的积贫与积弱让他们倍感无力。
    也只有结合全体的力量,动用整个集体的同情心,才能解决这么巨大的问题。
    若是社会倒施逆行,不解民于倒悬,那么最终迎来的结果就是分崩离析,这不是中国的公民,也不是每一个有祖国的公民期望看到的场景。
    因此,对于何与齐而言,在做律师后,他关注的最多的就是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
    时不时地还会去出个差,免费地为人提供服务。
    而了解到老百姓面临的困境后,也时常生出了,其实他们学得还太少,共情能力、同理心还不够强的感受。
    不了解之前,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同胞过得那么艰苦。可是他们又是有着最乐观笑容的那一辈人。
    旧时代的遗珠,他们真的吃了很多苦。可是有很多赶不上时代变化的人,他们还在享受一种原汁原味,安逸舒适的生活。
    可是这不代表,他们不关注国家律法与生命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有能力和渠道时,也是很乐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因为,这也给了何与齐一定的力量吧。
    让他在这条路上不至于走得如此困难和如此孤单。
    从走上这一条路上开始,他已经由原来的不懂不了解,有了很多的感悟与体会了。
    已经不会再随随便便想着换职业,把自己的责任抛下了。
    都说,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将影响自己日后的走向。
    实不相瞒,确实如此。
    他现在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与意义。
    并且正在努力地践行。
    作为一个法律人,他深知自己可能一生也做不了多少贡献。
    但是有些事,总要有人做。这样才可以支撑起社会的结构。
    哪怕作为这个社会不太起眼的一颗小螺丝钉,他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每一个尽量需要帮助的人。
    让他们的余生,让他们的晚年,好歹有过一点被关注被呵护过的轻松与快乐。
    这就是何与齐给出的尊重,对于法律的作用最崇高的敬意。
    重在实践,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