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如愿Z大
作者:冷不丁的柿子   权臣为你而来最新章节     
    高考过去很久,大家的通知书都陆续发了下来。
    秦子律也收到了自己倾慕已久的z大通知书,同时也和几个小伙伴成为了校友,入了同一个专业。
    警察类方向。
    可是温均凡却迟迟没有报讯息。明明其他几个也考得很好了,排在这个专业的平均分高出几分上进来的。
    可是温均凡就是没有消息。
    甚至他已经躲了大家一个月了。
    八月份接近月底,他们几个都要去学校报到了,温均凡才姗姗来迟,说明来意。
    秦子律甚至都郁闷得喝了酒,以为是自己逼得太紧了,所以,这小子不想见他。
    因此,在众多兄弟的开导下,温均凡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前往老大的地方说明真相。
    “老大,对不起,躲了你们一个月。”
    “不过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和你们不是一个专业的。”
    秦子律已经慢下来了,不再借酒浇愁。
    其实他自己也很郁闷。主要是怕自己没有朋友吧。
    秦子律自己知道,他自己对于关系亲近的人占有欲和害怕失去都太强了,这容易成为他的软肋。
    或许他自己也要改变。
    所以,他静静地听着。
    温均凡经过一个月的调整,终于是能够面对起自己的内心。
    老大说过,别人的话不要听,因为未知全貌,予以置评,或者是不清状况,无脑鼓励,这些情况都是不可取的。
    隐藏的答案,别人不会通过显眼的通讯工具轻易传达出来。
    重要的是自己找寻线索的这条路。
    自己沉淀下来,从古籍从文人,从先贤从恩师那里,获取的一点点开窍,结合起自身的优势,才能看到一点微光,这才是这条路真的难走的原因。
    人无可避免地会有偏见,而恰恰是这种偏见,一直阻碍着人的成长。
    很多人都要学会和这种偏见做斗争。长则一年,短则几月。
    所以,没有那么好走,人都是跌跟头了,才肯承认另一种方式的好,当然,不是摔得越疼,成长越快。
    有些痛苦承受过了,就会失去动力,失去求生的希望了。
    因此这不一样。
    人其实并不需要苦难。一点也不需要。倘若把发生在生命里的意外,和一定要经历的阶段当成苦难,人就会把悲伤情绪放大,而忽视自己积极乐观的力量,不再向前。
    这是不可取的。
    就好比说一个人天生乐观,他的情绪没有太多消极的成分,就说这个人命太好了,没吃过苦。他应该是被攻击和背黑锅的对象。
    一个人经常消极悲观,需要人疼爱,那么他就是吃过苦,大家都应该要让着他,给他帮助,给他福利。
    真的是这样吗?
    成长真的可以用苦难来衡量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一个人经受越多苦难,应该是成就越高才对,可为什么他们经受苦难,表现出来的仍是乐观积极,也并没有其他什么本领呢?
    可见,苦难只能激发一个人自身求生的本能,激发一个人对待恶劣环境的乐观态度而已。
    只能逼着他们保有自己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而已。
    不能引导出向上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而已。
    如果苦难可以增长一个人的才干,那为什么经受过苦难的人懂得道理反而更晚呢?
    为什么没怎么经历过苦难的人,对于别人向上的建议反而更容易接受?
    人类太容易制造苦难了。只要吃得苦够多,就可以把自己的不成功,自己的贪欲,自己的失败,自己的不思进取归结于吃的苦太多,所以没时间经历让自己真正获得一个技能的阶段。
    没时间体验,所以永远都是这样颓废。
    可是,企图精神的成长,本身就需要宽松的土壤。
    需要周围的人给他一个自由生长的土壤。需要知识生长的土壤,那么人才才能自由自在地出现。
    苦难并不能和情绪冲突。乐观与否也不是衡量吃苦多少的标准。也不是衡量吃苦品质多少的标准。
    更不是,能拿来和苦难混为一谈的东西。
    它本就是在这无聊的世界中,上天给予的一种天赋。本就不可能被苦难埋没。
    妄图用一件低劣的事情去掩盖自己的天赋,本就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倘若吃得苦够多,仅凭数量上,和制造困难上做比较,那么这样想,大家都是能制造大型器械的天才了。
    可惜不是。
    苦,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而苦苦煎熬。恰恰是自己发现唯有撇开偏见,唯有保持乐观,唯有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破除迷信和求神问道作法的幻想,坚定失败九十九次只取最后一次的坚定,硬生生让生活和学问把自己打磨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才是苦。
    因为只有这个人非常坚定自己的变化。
    可是等自己回过头来,可能朋友早已经消失,亲人也换了一批,生存的环境也不熟悉。
    可是这些后续的情绪也不是需要的苦难。
    而是,人一次次地面对失望,仍然发现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的事实。
    因为,越与真理靠近,越觉得自己装聋作哑。
    他只会被自己的偏见狭隘打败,只会被自己的自私不能坚持打败,他的敌人再也不是具体的人了,而是一种抽象的,真的直击内心的力量。
    那便是,想不想继续往前走?
    能不能发现自己的狭隘,然后接受?
    所以,事情回到这儿,已经非常明朗了。
    温均凡不想失去自己的朋友。
    所以,在朋友提到要在大学里给老大过生日时,他觉得自己也不应该错过这样重要的时刻,才来了。
    哪怕大家以后走的路不一样了,这也不是他拒绝自己情感的理由。
    温均凡没有考上z大,去选了另一个学校的法学。
    为了尽快追上大家的脚步,他自己提前一个月了解了很多关于这个专业的知识,就是为了以后可以和伙伴们打配合。
    为了以后能有更多的交集。
    所以,这一个月以来,他自己也在苦学,也制定好了大学四年不能荒废的计划。
    为的就是在某个地方,大家再次重逢和相聚。
    因此,他才鼓起勇气来这里和大家坦白一切。
    毕竟他们都知道,秦子律失去过重要的人,只是现在看起来很正常,其实非常地脆弱。
    他们也拿不准,秦子律的伤口什么时候好。就单独拿这一次的事件来说,温均凡不联系了一个月,秦子律也消沉了一个月。
    这绝对不是正常的人会有的行为。足以证明秦子律还没有好。
    他们很希望秦子律能找到一个照顾他的人。也很希望,他能有一个亲近的人。疼爱他,照顾他。
    因为这个伤,可能几年就能好,可能一辈子都好不了。
    他们不敢赌。只能尽量帮助老大,快一点建立心理世界。
    “老大,其实我不是忘记和大家的愿望了,而是我去学法了。”
    秦子律镇定地看着他,眼里的探究如有实质。
    温均凡只能赶快平静下来以表衷心。
    “真的,当我知道没有考上的时候,我就做好了学法的准备。并且我已经提前学习和法律有关的东西一个月了,这样就不会落后你们太多。”
    秦子律的神色渐渐缓和。
    “我知道自己消失一个月这个事情多少有点不地道,但我以后不会了。”
    “做任何事之前,我都会沉稳一点。”
    秦子律终于是打消了顾虑。看到温均凡走自己的路时也很开心。
    昔日的朋友终于学会了照顾自己,多少也给了秦子律一些惊喜和回馈。
    让他看到了自己有可能会出现的欣喜和因职业而自豪的感受。
    而经历了这次事件,大家的感情和联络也更加稳固了。
    都说朋友是短暂性的,季节性的,过了秋天,就不能再共享冬天。
    可若是一直在互相体谅和了解的人,共同参与生命进程的人,那这样的情就不会散。
    不会因为短短的毕业,就打败他们多年以来的感情。
    而这场小插曲也在大家去大学报到后,便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