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曾经的偶像—郑少秋
作者:青睿汤汤   岁月沉淀的七彩花最新章节     
    我应该感谢《穿越经典》,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曾经的偶像——郑少秋,并解说得同样也是非常精彩。其实听到郑少秋的那些传言,我一直在心里好像塞了一个东西一样,不舒服。
    因为我知道郑少秋就是那种风流才子,风流才子的代言就是花心,这与我的理念是非常排斥的,怎么不会在心里充满了极度的矛盾?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偶像,怎么会这样!可是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传奇,作为创造出无数经典形象的郑少秋,更是不例外。而不能原谅时,只能堵在心里,就这样一直一直。
    今天看了《经典传奇》的解说,我的心里才豁然了,原来郑少秋真值得作为偶像和榜样。解读说:“影视圈里的导演说‘郑少秋为了让一个持剑的眼神恰到好处、符合剧情,要练半年,为了让一个动作更漂亮,会对着很多面镜子反复做,让衣带流转得灵动飘逸。’”
    而郑少秋当时让我折服的,就是他的眼神和动作。尤其是在看《戏说乾隆》时,他那状态简直是没说的。他非常善于用充满神采的眼神和飘逸、干练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气度,所以他能把乾隆演活。其实当时看乾隆并没看全,因为那时爸爸只让学习,电视不让看,只是在磨磨蹭蹭的状态下,才能看几眼,而那几眼真希望是多出现一些郑少秋的镜头,但很多情况下还是希望大于失望,这么多年来,虽然《戏说乾隆》不停地播,但我一直没有看过完整的《戏说乾隆》。
    只是来到北京后,一个人比较有闲暇了,才想着把《戏说乾隆》再看一遍。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跟程淮秀谈诗颂雅的那些情节,不但让我看到郑少秋所具备的文学素养,而且感觉电视剧的编剧和导演的功夫都比较深,而且他与蓸大人一起谈论一些国事政务时,也会让人感觉比较专业,是很能表现功底的。
    接着我又看了郑少秋演的《楚汉骄雄》,刘邦和乾隆虽然都是皇帝,可是两种不同性格,而且两个人相差了两千年。郑少秋竟能把刘邦也能演得非常到位,只是刘邦可能没有他的俊逸,但他还是能把刘邦的那股痞子气演得活灵活现,还有刘邦对众臣的驾驭能力,他也能驾驭得非常到位,这就是一个善于用神演形的演员最佳的演艺境界,郑少秋做到了。看到他演的刘邦,感觉就是在《史记》中看到的刘邦形象。
    郑少秋说:“一个演员什么都要认识,要全面的,……影视的制作,电影可以尽情表现个人风格,电视节目面对的是观众,他们一定需要赏心悦目,迄今说到底,我认为观众喜欢看漂亮的东西,我认为主角或者角方面,是需要吸引观众,让他们喜欢看才可以,所以我认为应该演得漂亮,男女都要漂亮。”这句话说得很朴实、也很真切。
    而他也是这样做的,从陈家洛到禇留香再到乾隆以至于引起股市效应的“丁蟹”,哪个形象不经典,不深入人心?以至于2007年,香港媒体评选“百大香港经典电视角色”,郑少秋一人获得七个经典角色。有人会这样说,如果汪明荃是香港tvb的镇台之宝,而郑少秋就是tvb的救济之宝。
    很多人都会认为郑少秋对沈殿霞是过河拆桥的负心汉,可是在沈殿霞的眼里,他仍然是自己的骄傲。因为郑殿霞眼里的郑少秋是这样的“他很孝顺,很心疼他妈,疼他的兄妹,对工作的态度也相当地认真”。而实事上郑少秋是努力的,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更没有辜负了沈殿霞的用心。
    至于情感方面,就像解说的那样,也许是宫晶华是最适合他的,自从他们结婚后,郑少秋并没有传出绯闻。郑少秋也会这样说:她付出了很多,在我跟他结婚在以前,她有很多机会,但她都拒绝了,选择跟我在一起,我也能对不起她。
    其实翻开娱乐圈里所有明星的履历,有几位男星身边没有繁花似锦?而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定性,只要男人优秀了,肯定是啥啥,其实这个定理,早已让人看到,可是真无法去接受这样的实事。每次回家,奶奶总是给我数算家里的光棍汉,就我们村方圆几里,光棍就有三十几个,这些八零后甚至到九零后,说孩子已经老大不小了,他们不懂得上进,不努力,本来家境不是很好,更是娶不起媳妇。即使家境好一些,但他们如果无法呈现出男子汉的那种担当,也是只能光棍一条。人生就是这样,有时看起来真的挺残酷,也很富有戏剧性,人们更在乎的还是成功。
    郑少秋这个喜欢创精典形象的艺术家,虽然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仍然坚持不懈地工作,他在受访时曾这样说:“……无论如何……如果你继续工作,便会增加一些东西,如果工作停了完全忘记,完全脱节,所以要继续工作……”得这样一生努力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的敬业者作偶像,也是我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