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皇帝伯伯,我觉得此人不适合为官
作者:古巷幽幽   阎王爷都叫她小祖宗,就问你服不最新章节     
    盛绾绾绕着杨洛走了一圈,小脸上逐渐露出了严肃的表情。她停在了杨洛的面前,抬头认真地打量着他的面相。
    杨洛被盛绾绾那锐利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任由她打量。
    片刻后,盛绾绾开口了,她的声音不复之前的奶萌,而是带着一种不符合她年纪的沉稳。
    “皇帝伯伯,我看杨洛之面相,发现他眼神闪烁,目光不定,这是心虚之表现。
    他的眉头经常紧锁,导致眉间皱纹很多,显示其心机深沉。眉间狭窄,预示着此人心胸不够宽广,容易记仇。
    再者,他的嘴角微微上翘,但却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这说明他为人虚伪,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盛绾绾的话音一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杨洛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盛绾绾,仿佛不敢相信一个小女孩竟然能如此精准地看出他的性格。
    “此外,”盛绾绾继续说道,“杨洛的颧骨高耸,这是权力欲过重的象征,可能会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
    “综上所观,皇帝伯伯,我觉得此人不适合为官。”
    盛绾绾话落,杨洛的脸色瞬间黑了,他急切地辩解道:“皇上,请您明察,草民虽然渴望功名,但绝无害人之心,更无为官不正之念。
    皇上,您不可凭借女娃娃一面之词,就断了草民的仕途之路啊!\"
    就在杨洛急切辩解之际,冯太师缓步出列,他的面容沉稳,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悦。他拱手向司南天行礼后,开始为杨洛辩解。
    “皇上,杨洛此人才华横溢,他的文采和智谋在士林中有着极高的评价。
    不能因为神女的一面之词,就轻易否定他的能力和前途。”冯太师的声音铿锵有力,显然是在为杨洛力争。
    他瞥了一眼盛绾绾,继续说道:“神女虽然天赋异禀,但毕竟年幼,她的判断未必全然准确。
    皇上,您是一国之君,应该明辨是非,不能因为一个小孩子的言论而误了国家大才。”
    冯太师的话音一落,朝堂上再次哗然。有些大臣点头附和,认为冯太师所言极是。
    也有些大臣面露不悦,觉得冯太师此言有些过分,什么叫神女的判断未必准确?
    准不准确的你要不要试试啊?
    盛绾绾小脸紧绷,这冯太师正是瑞王一党。
    但因为他位高权重,是瑞王一党重要的一员,动了他,瑞王绝对有所警觉,所以皇帝告诉盛绾绾,这个人先不要‘掐指一算’。
    要不然,她早把那老头的丑事儿都抖落出来了……
    司南天面色沉静,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冯太师,然后缓缓开口:“冯太师所言不无道理,绾绾年幼,她的判断或许存在偏颇。但是,”他话锋一转,
    “绾绾的相面之术乃是天赋神通,她之前的判断也都一一应验。所以,朕认为,她的意见值得重视。”
    冯太师闻言,眉头紧皱,显然对司南天的决定不满。他轻咳了一声,顿时上前来好几个大臣。
    这些大臣中倒不是全都是瑞王一党,只不过冯太师乃文官之首,他们自然是要给冯太师几分面子的。
    “皇上,冯太师所言极是,神女虽然天赋异禀,但杨洛的才华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的文采斐然,智计过人,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不能因为神女的一面之词,就葬送了他的前程啊!”一位大臣慷慨陈词,显然是为杨洛打抱不平。
    好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对杨洛的才华的认可,以及对神女判断的质疑。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盛绾绾看着那些为冯太师捧场的大臣们,小脸上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容。她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既然各位大臣如此质疑绾绾的相面术,那绾绾就不得不说说了。”
    她首先指向了刚才那位慷慨陈词的大臣,“观你面相,你这人生而为男,但是却有异服癖,经常趁没人的时候偷穿女装,而且你喜欢的是男人,贴身伺候的好几个俊俏小厮都是你的男宠,是也不是?”
    盛绾绾的话音一落,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位大臣的身上。
    那位大臣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盛绾绾,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秘密竟然被一个小女孩看穿了。
    “你……你胡说!”他结结巴巴地否认,但脸上的慌乱却出卖了他。
    朝堂上响起了一阵窃笑声,连司南天都忍不住挑了挑眉,这位大臣的癖好他还真不知道,没想到面上一本正经的,背地里却是玩得这样花啊!
    盛绾绾得意地笑了笑,继续转向下一位大臣,“你嘛,虽然表面上对太师毕恭毕敬,但实际上心里却对他颇有微词,觉得他仗着自己是皇帝伯伯的老师,就整天倚老卖老,拉帮结派。你其实一点儿也不想和他同流合污!是也不是?”
    那位被点名的大臣瞬间愣住了,他惊恐地看着盛绾绾,仿佛见到了鬼魅。
    他心中的确对太师有所不满,但这种话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个小女孩是如何知道的?
    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诡异起来,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冯太师脸都黑了,狠狠的瞪了那位大臣一眼。
    盛绾绾没有停下,她继续转向另一位大臣,“你,最近家中是不是添了个小儿子?是也不是?”
    那位大臣点了点头,“是的,神女所说不错。”
    “那就对了,”盛绾绾微笑道,“我观你面相,发现你近期有添丁之喜,但那孩子生出来就很体弱,很难养得活!下朝之后,你赶紧回去看看。若是那孩子脸色发青,呼吸微弱,就将这个贴到他的床边!”
    盛绾绾说着递给那位大臣一张符纸。
    那位大臣接过符纸,连忙揣进兜里。
    其实对于盛绾绾的话,他是深信不疑的。
    他之所以站出来,不过是因为冯太师是他的恩师,他本能的以恩师马首是瞻罢了!
    冯太师此刻面色铁青,通过前两个大臣的反应,他知道盛绾绾又算对了。
    以前,他庆幸自己虽然投靠了瑞王,但并没有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儿。
    而盛绾绾揭露的朝臣都是那些做过恶的,他觉得自己没有被指出来,应该是盛绾绾看不出来他是瑞王一党,否则,他早就老命不保了。
    但是现在,他却不敢确定了,他做得事情眼前的小女娃真的不知道吗?
    冯太师眸色渐深,不管这个小女娃看得出什么,还是看不出什么,都不能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