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感恩加更)
作者:宅小书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最新章节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曹秋冰一边诵读一边不住点头。
    就连一直端坐,表情平静的张子青,在听到上述几句话后,眸里也泛起了光彩。
    上述几句的大概意思是,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就会度过此生。
    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点东西,在室内和和朋友们面对面地交谈;
    有的人寄情于自己精神所钟爱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浪生活。
    虽然各有所爱,动静不同,但他们只要寻找到真正所愉悦的事情时,都会感到自得、高兴与满足。
    在快活之中竟然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
    这几句话的描述,和屋里的众人何其相似!
    几位老友时不时就会约出来喝茶,谈心,聊聊最近的研究项目和课题进展。
    这样的生活不知不觉间,似乎也已经持续了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吧?
    其实大家的爱好也不尽相同。
    他张子青醉心材料科学与航天技术,林沛走的是政治官僚路线,陈礼山平日里就喜欢遛狗逗鸟。
    方宝林钟情于字画古董,董晓兰擅长丹青绘画,曹秋冰则是个风水大师,在历史考古的道路上越行越深。
    每个人都能在各自喜欢的领域内,获取快乐,并且在聚会时拿出来分享。
    于是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成了全才,在各行各业都能发表一点微不足道的浅显见解。
    本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时间过得真快啊,眨眼的功夫,所有人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提前离席,再也不能参与到茶局之中。
    念及于此,就不由得悲从中来。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啊!
    情动之下,张子青也不由得站起身来,举起手机。
    他的身份地位最高,也没人会和他争抢。
    只是在屋内,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举着手机朗诵文章的画面,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戏剧意味。
    而当事人却浑然不觉!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人呐,总有一天会对那些曾经钟情的东西感到厌倦。
    感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内心生出感慨。
    过去那些喜欢的东西啊,转瞬之间就已经成为了旧迹,怎能让人不为之触动万千心绪呢?
    况且寿命长短,最终都是听凭造化,而归于终灭。
    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啊!
    怎能不让人为此感到悲痛万分呢?
    越是岁数大的人,对于死亡这件逐渐临近的结局,就会变得格外关注。
    于是人人都对文章中的内容,有种发自内心的由衷认同。
    张子青曾经扛着猎枪上山狩猎,林沛年轻时也是穿着皮衣,骑着摩托的鬼火青年。
    方宝林、曹秋冰、陈礼山、董晓兰,也各自都有过“不堪回首”的荒唐往事。
    如今回首当年,嘴里说着的都是嫌弃,眼里看见的全是欢乐。
    那是多么单纯快乐的自己啊!
    可惜情随事迁,乐而生忧,唯独剩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
    古往今来,皆是如此,无人能够超脱其外!
    岂不痛哉!
    一时之间,室内的气氛都变得低沉起来,悲伤仿佛凝成了实质,弥漫在了空气之中。
    “老张,继续啊,你怎么又停了?”董晓兰急得跺脚。
    张子青眼中的悲伤也因此变得浅淡了些,他无奈指了指手机。
    意思很明显——
    又没下文了!
    “我来催促他!”陈礼山是个急性子,直接就在聊天群里艾特了顾知书。
    “小顾老师,你已经有七分钟没有发出下文了,等得我们是好生焦急啊,在线等。”
    熟悉陈礼山性格的人,特别是他带的博士生,应该能明白,此时陈礼山的用词语气,已经是十分克制了。
    要不是和顾知书还不算熟络,估计他在末尾还能加一句——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样歇啊!
    而刚上了出租车的顾知书,看到陈礼山的消息后,先是看了眼腕表。
    距离他上次发过去内容的时间,还真就整整齐齐是七分钟间隔。
    由此可以推断,《兰亭集序》是真把这些个大佬们给征服了,以至于如此迫不及待。
    连时间都算得分秒不差!
    不然计算间隔时间,不会从他发消息的那一个时刻算起,而应该从他们阅读完上一条消息的时候算起。
    我真是太细了!
    有点可惜的是,群里只有陈礼山在催促,其他几位老师还稳如泰山,巍然不动。
    他此时还不知道,其实那几个人都聚在一起呢。
    陈礼山只是被派出来“催更”的代表而已。
    不过顾知书也不急,他今天抛出《兰亭集序》,真正的用意,还在后头呢。
    要知道这篇文章,在历史上最出名的,还不是它的内容本身!
    “不好意思,刚才信号有点差,这就把最后一段发给诸位老师看。”顾知书不慌不忙地在群里回答。
    此言一出,张子青就听见身旁响起了一阵叹息之声。
    啊?
    最后一段了?
    后面没有了吗?
    就连张子青内心深处也是涌现出遗憾。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让人流连忘返,恨不得能一直看下去,永远没有结束的那一天。
    可是,天不随人愿,天底下也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为之奈何!
    怀着复杂和不舍的心情,屋内的一众教授也不等别人念诵了,直接低头迫不及待望向手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