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什么叫顶级大佬
作者:宅小书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最新章节     
    “近些时日,一直有同学给我发邮件和短信,让我去点评一首网上新流传的节序词,词牌名为《鹊桥仙》。
    起初我是没有在意的,只当是同学们的玩笑,凑热闹。
    但随着找我的同学越来越多,邮箱都有被撑爆的趋势,为了能够正常使用邮件功能,我不得不点开了这首节序词。
    然后,惊为天人。”
    视频之中,当从张子青老教授口中,说出“惊为天人”四个字时,整个阶梯教室都爆发出了巨大的喧哗。
    听取“哇”声一片。
    这位老教授可是北大的泰斗人物,属于文学界顶流中的顶流。
    他牛逼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他在古诗词和古文领域内的建树,足以名列当世大家的称号。
    但诗词歌赋这些东西,对张子青而言,更像是闲暇时的业余爱好。
    他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对物理学和航空科技的研究之上。
    十一年前轰动全球的五号飞船载人进入太空,张教授就是那个项目的中流砥柱之一。
    在北大当文学教授,看上去就像是他为了业余爱好找的一份兼职一样。
    人比人气死人!
    你实在很难想象,到底有什么样的事物,能够从张子青教授口中,得到“惊为天人”这种级别的评价。
    因为他本身就是“天人”行列,甚至要在“天人”之上。
    “节序词大家应该都懂得,是一类以时令节日,民俗风景为对象的诗词作品。
    通常通过对四季变换以及传统节日的描绘,反映作者对自然界循环流转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以上知识,还没有掌握的同学举个手。”
    教室内响起一阵笑声,大家都是考上北大的人了,你当我们是傻?
    举手不就被记在小本本上,等着期末挂科重考了吗?
    谁这么傻?
    但众所周知,大学生都是一群奇葩的群体,你别管在哪种场合,永远都不缺有显眼包存在。
    偌大的阶梯教室里,还真有几个不怕死的,将手高高扬起。
    “很好,麻烦摄像机记录一下,等会下课这几位举手的同学请留下来。”
    该死,远去的小学初中高中回忆又在袭击我!
    教室内笑声变得更大了。
    当摄影师辛苦越过人海,将镜头怼脸拍摄时,
    刚才还骚包的几个举手同学,立即将脸趴在了桌面上,举起了白色的笔记本做投降动作。
    今日辱法!
    现场笑声此起彼伏,一片欢乐的气氛。
    张子青教授微微一笑,无奈摇头。
    他之所以百忙之中还在北大教书,就是喜欢看年轻人的跳脱和活跃。
    这让他感觉到生命的活力。
    不然总是呆在严肃的实验室和研究院里,思维是会变得逐渐僵化的。
    能够和年轻人打成一片,让他感觉到自己跳动的心脏,还未曾和年龄一起老去。
    这很好。
    当然,他也不至于真记录下那几个举手的同学。
    以他的年纪辈分,还真能和一帮子半大的孩子们计较不成?
    这种事让助理去做就好了。
    张子青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鹊桥仙》三个字。
    “这首词的出处,我简单了解了一下,应该是出自宁城电视台的一档名为《深夜巷话》电台节目里,由该节目的主持人顾知书在7月2号那一期提出。
    不过主持人说该词的作者是一位名为秦观的宋代文人。
    恕我孤陋寡闻,印象中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位文人。”
    教室内再次响起笑声。
    要是连您老都能被称作“孤陋寡闻”的话,那全世界99.999%的人类,都只能算是井底之蛙了。
    没人会真把这话当回事。
    但也不免心中好奇,既然连张子青教授都没听说过一位叫秦观的宋朝文人,那个叫顾知书的电台主持人,又是如何知道的?
    是真有这么一位人物,被记录在某个失传的古籍之中,然后那本古籍被顾知书偶尔得到?
    还是说完全是对方杜撰出来的一个不存在的古人?
    可杜撰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让人费解!
    但不少同学已经默默将《深夜巷话》和顾知书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原先大家还只是对《鹊桥仙》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诗歌作品感兴趣。
    如今却开始对“首发”这些作品的人,来了兴致。
    “我已经去信宁城电视台,也委托了一位当地的朋友帮我去咨询详情,一旦有了准确消息,届时我会在校园论坛上和大家同步。”
    阶梯教室内响起了阵阵掌声。
    跟着大佬混就是有这点好处,人家人脉广啊!
    一般人对某个问题感到好奇,好奇完了就完了。
    但张子青这种级别的大佬,不管是哪个圈子里的问题,都能找到相专业对口的朋友帮忙解答。
    甚至把那位主持人亲自请到北大来,进行一场面对面的公开交流,也不在话下。
    什么叫社会顶流,这就是社会顶流!
    不是什么娱乐圈的当红小生可以媲美的。
    在对社会资源的调动上,两者差距可谓云泥之别。
    “让我们回到这首节序词内容的本身上面来。
    第一句,纤云弄巧,就彰显了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
    既写出了纤柔多姿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
    同时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是多么精湛,符合传统神话故事中织女‘织云锦天衣’的形象。
    除此之外,又有古文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可见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纤云弄巧’,到底包含了多少重含义,天上白云为物,神话织女为人,乞巧习俗为节,可谓是将文字凝练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张子青一开口,就彰显不凡。
    引经据典,各种典故传统信手拈来,让原本对《鹊桥仙》不明觉厉的大学生们,真切感受到——
    原来是这么地牛逼!
    以前我们只会哇哇叫,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有理有据地哇哇叫了。
    哇哇兽超进化——
    究极哇哇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