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山沟里的斗争
作者:春风暖日   年代:1979从山民到首富最新章节     
    宋朝阳接过老娘递上来的碗。
    看到里面飘着两个荷包蛋,散发着淡淡的酒香,他吞了吞口水。
    刚才还没觉得饿,这会儿突然就感觉胃里一股空虚。
    也顾不得那么多。
    宋朝阳拿着碗就开始吃了起来。
    先吃了一个荷包蛋进肚子里,又狠狠地喝了几口带着甜味的醪糟糖水,他顿时感觉胃里舒服多了。
    这时候看到老四这小丫头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还忍不住的舔了舔嘴唇。
    这才想起来,这个年月里,自己这一碗醪糟蛋是多珍贵。
    现在这个年头,不管是鸡蛋还是醪糟又或者是白糖,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如果不是躺在床上,这些绝对是舍不得拿出来吃的。
    鸡蛋平日里都是要拿去换粮食的。
    醪糟也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
    而白糖就更加难得了,要用钱和粮票才能供销社买到。
    上次家里煮醪糟蛋还是来大姐宋雪带着侄儿回娘家,老娘一狠心,偷偷的做了一碗给外甥。
    没想到事后被奶奶知道了,骂了半个月老娘败家。
    就连大伯母也跟着阴阳怪气了好久,说老娘偷嘴只顾着自己家里。
    这种农村里妯娌婆媳之间的冲突,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宋朝阳又喝了两口,感觉胃里有些撑得慌。
    于是把碗递给了小丫头宋玉,对着她说道:
    “吃不下了,你帮三哥吃了。”
    结果还不等老四回答,老娘徐翠萍就说道:
    “说什么胡话,老幺顿顿都吃了的,你现在身体不好饿了一天一夜了,现在给我赶紧吃。”
    “真吃不下了。”宋朝阳也没撒谎,他这会儿感觉吃了点东西,胃大概是饿久了,有些不适应,一时间居然不饿了。
    说着他给碗递到了小丫头面前:
    “丫头,赶紧吃了。”
    宋玉看了一眼老娘,见到对方点了点头,她这才接过了碗开始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就给剩下的一個鸡蛋,小半碗醪糟吃了个干净。
    甚至还用舌头给碗底都舔了一遍。
    “好吃不?”宋朝阳对着小妹宋玉问道。
    “好吃!”宋玉这小丫头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回味着点了点头。
    现在这年月里,这半碗醪糟蛋绝对是农村里的顶级美味了。
    徐翠萍看到小丫头吃完,赶忙接过碗然后拿出去洗了。
    这年头没分家,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宋家手里能够支配的东西并不多。
    过了一会儿,宋朝东带着村里的老中医过来了。
    先给宋朝阳检查了一下头上的伤势,然后再给他把了把脉,然后说道:
    “这还是个福大命大的,已经没啥问题了。”
    “接下来好好休养休养,再吃点好的补一补,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说罢老中医很快就写了一个方子,然后递给了宋朝东:
    “这些草药去山上田埂边就能挖到。”
    “你要是不认识,就去找你爹,你爹都认识的。”
    农村的人基本上多多少少的都认识一些中草药,老中医交代了一番后就起身走了,连诊金都没要。
    说宋朝阳是因为帮村里抢水才受伤的,他不能要。
    根据原主的记忆,宋朝阳大概是了解到了抢水的经过。
    七月份到八月份连着一个月都没下一场雨,眼看着田里的稻子就要干死了,青松湾大队上开了个大会后,就去人民渠买水灌溉稻田。
    人民渠放水是一个小时十几块来算的。
    从上面开闸放水,到关闸一个小时十几块,不管水有没有流到你们田里,时间一到就关闸。
    按说只要按照规矩来,这水放上几个小时,大队上的田基本上是能全灌溉好。
    但是架不住有其他大队的人偷水。
    最开始大队上的书记也去问了附近其他大队的人。
    说是要买水大家就一起买了。
    结果他们嘴上说着不买。
    等着人民渠一放水,他们就半道拦截下来,开始偷水。
    这可都是大队上真金白银给钱买的水,这边哪里肯干。
    于是大队上的青壮年就去找杨家沟的人讲理。
    不过这杨家沟的人之前是偷。
    现在人找上门来了,他也没害怕,直接就摆明态度,水也不可能还。
    至于说赔钱?
    人家回答的原话是:
    赔个卵!有本事你打我啊!
    他们就是吃定青松湾的人了。
    这态度任谁都忍不了,更何况两边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说着就也不知道谁先动的手,当场两个村的人就打成了一窝蜂。
    本来被宋朝东叫过去充数的宋朝阳,就在这斗殴里面中招了。
    打他的人,还是早些年和他打过几次架的杨帅。
    两人早就有过节,这小子直接抽冷子用锄头对着宋朝阳头上就是狠狠的一下。
    人当场就被打昏迷了。
    宋朝阳捋了捋原主的记忆,给事件的缘由搞清楚了。
    此刻二哥宋朝东已经拿着药方去找老爹宋守一了。
    他在后山坟地烧香,回来的时候顺道就能给中药挖了。
    宋朝阳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除了瘦了点,倒是没有感觉什么不对的。
    从床上起来下地走了几步。
    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很快他就适应下来。
    从房间里走出来,来到堂屋里的,看到一张简单的八仙桌和长条板凳,就是房间里唯一的家具了。
    墙上糊着几张泛黄的日历。
    最新的那一张是1979年,也就是今年。
    墙角则是放着背篓锄头扁担箩筐这些农具。
    出了堂屋往外走。
    眼前是一块平整出来的小院子,四周则是一片竹林。
    宋家的房子就在竹林的一个小坡上。
    他们的房屋背后,就是一座座绵延高耸的大山。
    一阵阵蝉鸣从山林传来。
    院门所对的山坡下,散落着几间土坯房。
    远处夕阳已经落入山坳里,洒下一片金黄色,虽然已经临近傍晚,仍旧能感觉到一股子热气蒸腾。
    田野里的稻子有些枯黄,无精打采的耷拉着,看样子再不浇水就要干死了。
    看来用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现在这年月农村里的人都是靠着地吃饭的,要是没有粮食饿死人都是可能的。
    虽说1978年改革开放就开始了,但是还没有全国全面铺开,那是针对的几个特定的地区。
    青松湾这种小山村里,几乎是毫无关系。
    就连农村包产到户也是今年开始的。
    只是要全国铺开依旧需要时间。
    现在就连去个县城办事都需要介绍信,宋朝阳就更是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走出去了。
    更何况他现在的兜里一点本钱都没有。
    现在家里的财政大权还掌握在奶奶手里。
    他爹都说了不算。
    想要走出这小山村,宋朝阳要么就是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来,要么就是参加高考。
    改革开放现在只是刚起步,进入八十年代后逐渐开始推开,到时候才是入场的好时机。
    眼下也就只有高考比较靠谱了。
    宋朝阳前世也是大学毕业,这年代的高考内容他倒是也没事儿的时候查过,难度不算大。
    不过算了算时间,今年的高考刚结束,今年的高考是赶不上了。
    只有等明年了。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现在刚穿越过来,一切都得慢慢来。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除了给生产队抢水,还有即将到来的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