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奇葩的考场行李
作者:池金银   穿成炮灰真千金怒改系统最新章节     
    包着铺盖衣物用的都是油布,还是很大块的那种,两个检查的士兵觉得秦四喜就是有毛病的人。
    看他穿着也不是寒酸的人家,怎么用油布当包袱皮。
    秦四喜像他们肚里的蛔虫似的。
    “嘿嘿,别看这油布寒酸,可是好东西,万一下雨了,遮风挡雨就靠它了。”
    一边看热闹的人,听了秦四喜的解释点点头,确实有必要带块又不进考场。
    有的人是专门来替自家主子打听考生们,都带什么进考场的,见状是他们没想到的,赶紧回家禀报要带上油布。
    因此这次参加春闱的学子们,有不少考生都带了油布进考场。
    往后的科考上也不缺油布的影子,这是后话。
    “唉唉请两位大哥可轻着点,这个水壶是陶的,打破了我就没有装热水的了。”
    秦四喜看着他们动作粗鲁的拿起妹妹给他的保温水壶,紧张的上前张开手护着。
    那两士兵见秦四喜这么紧张这奇怪水壶,以为里面有猫腻,把水壶从里到外从外到内,手柄上、水壶盖上的小提啾都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确认无误才放回去。
    “这是什么?”
    两个士兵继续拆油纸包验吃食,发现了方便面。
    这东西闻着挺香,弯弯曲曲的一块块的,他们也是没见过的,不知道是什么。
    “这是方便面,城外城有家秦家铺子卖的。
    这个是面饼油炸过的,闻着可香吧!
    把面饼放碗里,这些调料都加进去,倒上开水焖上一会儿就能吃了,贼香!”
    秦四喜讲解的仔细,引的一旁等候检查的学子们都不由探头望。
    靠近了,还真能闻到香味,是油炸饼的香味,但是又比油炸饼香很多,“好像还有肉,想喝胡椒味。”
    “这位公子,你真有眼光。
    这调料包里确实有胡椒和肉粒,胡椒可以驱寒,也能增香,肉就不用说了。
    你们要是有机会也一定要尝尝这方便面,吃了一碗绝对想二碗。”
    秦四喜见有人问,立即推销。
    但也不敢多说,因为已经在考场门口了,说多了万一出了事儿哭都没地哭去。
    那些看热闹的靠的太近了,维持秩序的士兵立即上前驱赶,“离远点!”
    人群呼啦散远些,仍然驻足观望。
    秦四喜带了三十包泡面,每一包都被打开检查,面饼也被掰开,这泡面即便是碎的泡着吃也好吃。
    不过士兵们仔细检查好几块之后,后面的就象征性的对半掰开,看看里面没东西就放过了,还算比较完整。
    吃的检查完了,就要检查秦四喜本身,从头发到脚趾甲都要检查。
    所有检查好果然过去小半个时辰,秦四喜挂着衣裳披头散发的,这下真跟个逃荒人似的,终于被放进考场。
    在秦四喜要拐弯往自己的考棚去时,六公主高喊了一声,“秦四喜你可一定要高中啊!”
    六公主这嘹亮的一嗓子,秦四喜的大名在整个考场都出名了。
    以至于说起秦子钰时,还以为说的是另外一个人。
    秦四喜背着大包小包的,被六公主这一声喊的,差点踉跄的扑在地上。
    旁边的考官见状刚想好心的去扶了他一把,秦四喜自己站稳了。
    进考场之后,任何人不得说话,不得有接触,即便是考官,也尽量的不和这些学子们说任何的话和接触。
    秦四喜还是转头对旁边的考官报以微笑点头致谢。
    那考官见秦四喜面目端正,年纪轻轻的还知礼,顿生好感。
    心想着这学子只要能进前三百名,要是他无处可去,自己不介意收他为弟子。
    他不知道的是,人家一是李太傅的弟子,怎么可能会再拜他人,这是后话。
    来送的人,见秦四喜顺利的进了考场,都没空担心他了,转身就走。
    因为大家都有事要忙呢。
    秦家在秦中月的带领下,在京城外城租了个铺面。
    里面卖的他们自家染的油布和方便面等一些东西。
    现在秦家铺子里人挤人,都是来买油布的。
    现全京城不管是城外城还是城内城,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外地来求学的学子,从穿着补丁的到穿着绫罗绸缎锦华服的应有尽有。
    这些学子们无不例外全都是来参加春闱的。
    秦家铺子卖的东西算便宜的,就是配料最齐全的泡面也只要十文一包,便宜的五文一包,在便宜就亏本了,就是这样也比面馆里的一碗素面要便宜。
    京城最便宜的一碗素面也要八文钱了。
    油布倒是和那些卖油布的一样价钱,和别人卖一样的东西,卖的比别人便宜,那是扰乱市场要挨打的。
    主打是为了卖泡面,结果泡面这东西太新颖了,又是大家没吃过的,很少有人买。
    特别是秦中月这次定的主要消费人群——学子们,他们生怕一个不好吃坏肚子,到时候影响考场发挥得不偿失。
    油布都要不够卖了,也就这两天,明天考试开始就没人买了,秦家也就没再着急做。
    秦中月见泡面竟然滞销,“杜鹃,你让他们去烧了开水来,多烧一些,然后拿十只碗过来泡泡面。”
    很快秦家铺子前,十个小厮各端着一碗喷香的泡面,在倒春寒的天气里,吃的头冒细汗。
    渐渐的围了不少人。
    有个嘴馋的七八岁孩子,吵嚷着也要吃。
    “我就要吃,我就要吃他碗里的!”
    秦中月一看这是要来生意的节奏。
    果然下一秒,被儿子缠的不行的父亲,领着儿子进秦家铺子。
    “你们家小厮们吃的面能不能你卖我一碗?”
    这中年人说着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是谁叫他老来得子疼得紧,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失望,一碗面而已,下人吃的他倒是不介意,不好吃孩子下次就不会要了。
    就看人主家愿不愿意卖了,毕竟那是小斯们吃的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了。
    正想着,见掌柜的拿了几个油纸包放到柜台上。
    “客观,我家小师们吃的是泡面,这个您买回去把面饼和里面的调料全都倒入碗中,加上开水泡上一会儿面软了就可以吃了。
    方便得很,所以也叫方便面。
    有葱油味的、鸡汤味的、排骨味的、牛肉味的、五香味的、红烧味的……”
    秦三寿给那中年人介绍的仔细,那中年人听的倒是来了兴趣,想要每一包都买来尝尝,但又怕没那么好吃。
    “你能确定这面像你说的那样泡出来,跟门口那些人吃的是一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