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神秘机构
作者:春荐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最新章节     
    张青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洁净的病床上。
    李天耀、谷若琳、高怀德,还有小沐,都围在他身边。
    咦?这不是基地的病房。
    见张青醒来,小沐忍不住放声大哭。
    \"这里是北京大学附属医院。\"高怀德叹气道,\"基地的医疗条件哪能和这里比。\"
    \"李教授已将情况报告给上级,领导决定让你暂时在学校休养。\"
    \"实验成果和报告资料,李教授已提交上去。\"
    \"不可以。\"张青立刻坐起,\"实验还没完成,还有很多需要调整。\"
    \"你哪儿都不能去!\"高怀德厉声道,\"不管你是精英还是天才,在北大,你就是我的学生。\"
    \"我们要确保每个学生健健康康入学,同样健健康康毕业。\"
    \"任何科学成就,都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张青沉默不语,他能察觉到高怀德对他深深的关怀。
    “抱歉,我有些失控了。”高怀德轻叹,他确实过于挂念张青。
    “你的研究结果,已转交给华夏科技部。”李天耀告知张青,“这次实验的突破超乎所有人预期,科技部已将成果上报至军委,龙科院的顶级院士会对你的实验做出新评估。”
    张青略感惊讶,对于军委是个怎样的部门,他一无所知。
    这并不能责怪张青,这是华夏的绝密,除了高层,鲜有人知晓军委的存在。
    “军委的科学家,应该是两院的顶尖人物吧。”张青推测。
    “将来你会有机会见到的。”李天耀感叹道,“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
    说完,他向高怀德示意,高怀德心领神会,悄然退出。
    病房内仅剩小沐和张青,小沐低头专心为张青削苹果。
    张青柔情地看着小沐,她的脸颊渐渐比苹果还要娇艳。
    她害羞地将苹果递到张青手中:“给你。”
    “呵呵。”张青笑了起来,“其实我刚刚一直很担心。”
    “担心什么?”小沐心中一紧。
    “担心你会不会把苹果削得只剩核,呵呵。”“哼,小瞧人!”
    若非顾虑张青身体虚弱,小沐真想拿苹果当流星锤,轻轻敲打他的额头。
    实际上,张青好好睡了一觉后,身体已基本恢复。
    他半月未曾合眼,这才是晕倒的主要原因。借助系统赋予的超凡智力,一觉醒来,他又精神焕发。
    “对了。”小沐灵光一闪,“我刚想出一首歌,你听听,给我点建议。”
    “洗耳恭听。”张青摆出导师的模样。
    小沐思索片刻,唱了起来:“你是我的,小小的,小苹果……”
    此刻,一间特殊的会议室里,科技部部长肖剑平毕恭毕敬地站立,向上级汇报成果。
    领导身旁的座位上,坐着几位身份不明的科学家。
    华夏的科技部门与其他国家的运作模式有别。
    其他国家的科技部门常有民间高手,如高卢的核能研究院竟是民间组织,不受国家直接管辖。
    龙国则不然,科技人才大多聚集于国家机构。
    且职责划分明确,科技部主要负责科技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比如一箭多星实验,主要搭载的是“北斗”等民用卫星,提供网络和定位服务,不涉及军用卫星领域。
    管理军用卫星的部门,是华夏另一个神秘机构,称为军委。
    军务委员会下属众多部门,其中包括专门的科技局,其科技实力不仅涵盖龙国两院院士,还隐藏着一些在军事科学界声名显赫、外界却鲜为人知的神秘专家。
    张青的实验内容,肖剑平认为已超出民用范畴,遂立即上报军务委员会。
    这些科学家都是国际知名人物。
    例如,刚放弃灯塔国国籍,被誉为国际物理学泰斗的杨镇旦院士。
    再有,华夏的新星,年仅四十,有望角逐诺贝尔奖的诸葛隆院士。
    还有,享誉全球军事科学界的庞世元院士,他曾是灯塔国“天罚”系统的热切期望加盟者,却未能如愿。
    如今,张青的实验项目已引起军务委员会高层的直接关注。
    三位院士均负责多星一箭实验项目。只是近段时间,他们都专注于攻克其他项目的科学难题,无暇顾及此事。
    “肖部长。”诸葛隆年少成名,言辞难免犀利,“你展示的成果,不会又是前几天那份吧。”
    日前,肖剑平向全国科学家征集智慧,分享了张青的实验成果,期望能得到有价值的建议。
    此举反响热烈,一时之间,各类实验相关报告如雪片般从各地纷至沓来。
    三位负责人打开报告,险些气结。大部分内容陈词滥调,所阐述的成就已被张青在前次实验中超越。更有甚者,提出了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这些设想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或许可行,但要付诸现实,其难度无异于制造一台时间机器。
    人间有江湖,科学界也不例外,鱼龙混杂,甚至夹杂着一些水平仅相当于民间科学家的人。
    他们的提议荒诞到让三位负责人看后险些晕厥。连基础的牛顿第一定律公式,这些民间科学家都能弄错。
    好不容易看完所有实验报告,三位负责人一致认为,这些内容纯属浪费他们的时间。
    “唯有张青初次提交的实验报告,有些意思。”诸葛隆依旧直言不讳,“如果你这次带来的还是各地搜集来的,我们就不打算看了。”
    “不!”肖剑平连忙澄清,“这是张青最新的实验结果。”
    “这么快就有新成果了?”诸葛隆颇感惊讶,原本预计至少要一个月后才有进展。
    翻开张青的最新实验报告,诸葛隆面色微变。他发现其中许多内容触及了自己的知识盲区,本应留意,却偏偏遗漏。
    仅仅阅读这份报告,便让人获益良多。
    \"他在何处!\"诸葛隆直截了当问,\"我必须见到他。\"
    \"张工因为过度劳累已经晕倒,目前在北大的附属医院休养。\"肖剑平回答,\"如果您要见他,我马上为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