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波折
作者:喜欢雪绒花的尧舜   魂穿六零:步步惊心步步稳最新章节     
    狗蛋和猫蛋回家的第二天就开始上工了。猫蛋今年十岁了,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对她的改变是巨大的。她终于在这个时代找到了一个发力的支点,而这个支点可以撬动她的人生。
    所以她现在变得更加平和了,对妹妹弟弟也更有耐心,对自己休养在家的老爹王二平容忍度更高了,实在管不了。
    狗蛋的工作还是打牛草为主,偶尔也去地里拔草。像猫蛋这样大小的小孩基本就是拔草,锄地她们还没有锄头高,也偶尔有些零碎的活,就看当天的安排是什么。
    猫蛋今天的工作就是在水地拔草。拔草的间隙,猫蛋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着韩弈民,她觉得自己跟韩弈民的关系很亲密,甚至比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亲密,也许这是一种短暂地偶然产生的感觉。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短暂地和你的同路人,无论是同学、朋友或者是战友,因为相同的环境,共同的目标,产生了一种非常亲密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短暂,如果你们走了不同的路,这种感觉也许很快就会消逝。不过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这样的人,即使只是那么一段时间,也是一种幸运。
    猫蛋的心徜徉在虚无中,从眼前的水地到那些学习的日子,想起来就觉得很开心。不过满手的泥让她意识到,可以享受这种情绪,但是不能被这种情绪所主导。如果任由发展,有可能发展成为患得患失,这会影响她的目标。
    不过她的担心是多余的,机械的拔草动作很快让猫蛋累的不行。她的肩膀酸痛,手也疼的厉害,现在可没有什么手套戴,她的手上刚开始染上一道道绿色的汁液,慢慢的五个手指头都是泥和草绿色,水地里庄稼和水草都长得好,跳蚤、水生的大蚊子,小虫子,总是跳到身上,让人不胜其扰。这会功夫,那种浪漫的思绪早已不翼而飞。
    一整个上午下来,她已经又累又渴了,回家的路上恨不得直接躺在地上,就那样休息一会。不过听柴淑女说过,之前也有人在地里睡午觉,起来的时候就有点嘴歪眼斜,猫蛋不会轻易拿自己的健康做实验,回到家才一头倒在炕上,等到下午快上工的时候,她才爬起来匆匆吃了饭。
    韩父在这天傍晚的时候回到了老家。他是过来带走韩弈民的,不过等他到家的消息传开,当天晚上韩爷爷的窑洞里就来了很多人。无论沾不沾亲,知道的村民都会来问候一声,打声招呼,毕竟韩父在他们眼里是个厉害人物,将来说不准有求人家的地方。
    整个晚上,韩父和这个聊会,和那个聊会,他是不能像现在的大学生一样回家往被子里一躺,什么都不管的。韩弈民本来想跟韩父说一下下学期念书的事情,硬是没找到时间说。等他睡下的时候,还能听到韩父一直在聊天。
    第二天,韩父起的晚了,本来他还想再睡会的,不过自家大哥一大早叫他吃饭。他待的时间短,而且这一年自家孩子也是几兄弟帮着照应的,肯定要带着东西过去吃。
    韩爷爷有四个儿子,韩父是最小的儿子,他十三岁的时候被过继给了县城同宗的一个伯父。过继三年之后伯父伯母就生了一个儿子,后面又生了一个女儿,过继的事情就不了了之。
    伯父也没有亏待他,供他念了一段时间的书。他拢共念了两年书,却写的一手好字,字也认得比较多。伯父家隔壁住着一个老头子,岁数大了要去长安投奔儿子,先是选了另外一家的小子,那小子比韩父大,不过爹娘害怕出事给推了。
    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去了杳无音讯的人也很多。韩父却觉得这是个机会,他在伯父家有点尴尬,回自己家也回不去了。他就陪着老头子,先坐了人家跑买卖的大车,一路折腾,整整半个月才到了长安。
    老头子的儿子以为自己爹丢了,急的不行的时候,一老一少来了。老头也知道韩父的情况,就让自己儿子给韩父找了个临时工,韩父孤身一人,在哪都行,而且长安是大城市。
    韩父挣了工钱,除了吃喝的其它存起来都送了领导和老头子一家。不到两年就在纺织厂谋了个正式工的职位。韩父也比较感恩,等伯父的儿子大点,他就把伯父的儿子也带来了长安给安排了工作。
    韩父现在成了伯父的门路。不过因为韩父的亲兄弟都没有受过教育,所以韩父想提携也无从下手,只能多寄点东西,不过毕竟十三岁离开了家,关系也不是特别亲密。
    后来韩爷爷韩奶奶帮着带了韩弈民之后,韩父跟这边的联系才多了起来。韩父让韩家的孩子能去上学的都去上学,这样他帮忙也有个着力处。
    不过前几年的大旱,吃饭都成问题,好多孩子都辍学了,韩家的孩子也在此列。去年的情况好转一点,不过多收的公粮又推迟了他们复学的脚步。
    韩父这次回来给韩爷爷带了一部分钱,就是支持小辈们上学,别的他也不会给太多,能让兄弟们的孩子上学是他愿意去做的事情。
    韩父的三个兄弟都已经成亲了,老大老二孙子也老大不小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不少,一年给这些孩子的学费也是不少钱,韩父能出一部分,这几家都高兴得很,这是实实在在的送钱,说不定学出来也能拿个城市户口。
    所以从这顿早饭开始,韩父就没在韩爷爷家吃过饭,基本都是三个哥哥请的吃饭。他们吃饭的流程就是边喝酒边吃饭,吃很长时间,吃完之后韩父总要睡一觉来解酒。韩弈民觉得这样的老爸都没眼看,不是在酒桌上喝酒,就是躺在炕上呼呼大睡。
    韩父只待三天,算上头天回来,已经过了两个晚上了。韩弈民也急了。第二天,他天蒙蒙亮就叫醒打着呼噜的韩父;“爸,我还要在三河乡继续上初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