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姐归来
作者:东渣木鸡   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最新章节     
    一百两银子来得快,去得也快。
    桂如月又去置办了几片山,现如今,耗儿山有半个山头是她的。
    她还买了500只鸡,500只鸭,50只鹅。
    虽说张小兰已经习惯了她的大手大脚,但百两银子转眼就花个干净,还是过于吓人。
    “娘啊……”张小兰颤声道:“买这么多鸡鸭作甚?还买鹅,谁家养鹅呀。”
    老话说得好,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鹅比鸡鸭吃得多,谁家粮食青菜不是辛辛苦苦种的,牙缝里挤一点喂鸡鸭也就罢了,谁还养得起这玩意?
    且鹅这东西,性情凶狠,动辄啄伤人,养着养着养出仇来,还得赔苦主治伤钱。
    平头百姓轻易不肯养。
    张小兰长这么大,只听说过张小芳嫁去的地主家养过两只。
    而自己家什么条件,什么人家,一养养50只?
    但桂如月还是那句话:
    “我自有成算。”
    鸡鸭鹅买回来了,都是小小只的崽。
    桂如月把它们圈在竹林里,打算养养大,再放出去。
    新置的山地,让张恒义一块开辟,又种上竹米。
    等小鸡们长大些,正好可以放到新长成的竹林里,竹林鸡妥妥的。
    头一批竹林鸡早已养成,全留给自家吃,根本不够吃。
    没办法,太好吃。
    而且最近折腾萝卜实在辛苦,全家人都得补补。
    靠猴子抓山鸡供不上,也太辛苦猴子。
    也正是因为鸡太好吃,桂如月想着,兴许又是一门生意?
    鸭子也有搞头。
    放到溪谷里养着,纯天然原生态,溪谷鸭的名头便有了。
    鹅是杂食动物,不拘有水没水,可以满山跑。
    这小东西不卖,自家也不吃,她有大用处。
    百两银子花光了,因养的鸡鸭鹅多,光是它们的吃食,每月卖萝卜挣的十两也去了大半。
    攒钱的速度还是太慢。
    想想陈院长那800斤需求,桂如月大手一挥,从公家拿回来的40亩地,也拿了10亩出来种萝卜。
    还剩30亩,她琢磨着种上10亩水稻.
    一方面是供自家吃,不用再买米。
    另一方面,她打算养稻田鱼。
    余的20亩,先放着。
    灵力没攒够,打不开商城,想种点新东西都没门路。
    以后再看吧。
    桂如月一边思忖,一边拔萝卜。
    一伙人突然吵吵嚷嚷地朝着这边走过来。
    打头阵的还是那长舌的许寡妇。
    村里谁家响个屁,她都要头一个冲出去听。
    “张大嫂!”
    她尖利的声音尤其夸张,一股子八卦味儿。
    “还拔萝卜呢?快扔了那萝卜,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桂如月:……有话不能直说吗?卖这关子做什么?
    要在凶杀电视剧里,许寡妇指定是吭哧半天,刚要说凶手名字就嗝屁的死者。
    许寡妇看她不接话,后头的人又要跟上来,恐自己的包袱再不抖就失效。
    于是赶紧说:
    “你家小梅,被赶回家的咯!现如今姑爷家,闹着要退彩礼呢!”
    桂如月拍了下自己的脑袋。
    她的大闺女张小梅,是嫁给朱家村的朱书生来着。
    原主这人也是有点薄情,许是生闺女多吃饭的嘴多,她觉得脸上过不去,故而急了慌张把十四岁的张小梅嫁出去,如今已一年有余。
    且她真把嫁出去的女儿,当泼出去的水,基本将这女儿抛诸脑后。
    桂如月一穿越过来就是挑战模式,脑容量有限,印象中原主还觉得这是一门顶好的亲事。
    毕竟姑爷是读书人么,多大的荣耀,以后要考上了,小梅能当官娘子的。
    因此桂如月也没急着去寻。
    谁知今天,人竟被送回来了。
    先是被送回张家祖屋。
    张老娘一看是大房闺女,门也没让进,砰地就将院门关上,让朱家人碰一鼻子灰。
    但朱家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朱秀才那老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泼辣,况且儿子会读书,她的腰板比门柱子还硬挺。
    朱老娘在门外滔滔不绝骂了半日,句句不离当初的一两彩礼钱。
    张老娘恼了,门打开泼了一盆洗脚水,骂道:
    “要钱没有!谁生的死女子找谁去!”
    朱老娘气得跳脚。
    还是许寡妇够八婆,给她指了路,一群人才杀气腾腾朝耗儿山来。
    “我就知道穷门小户的野丫头不能娶,张老大家的,你看看你生的什么闺女,嫁过来一年多了,肚皮一点动静也没有,就是个空壳子,这是要害得我们朱家断子绝孙啊!”
    朱老娘上来便戳着手指跺着脚骂。
    “话不多说,把一两彩礼还来!”
    一边骂,一边推出一个缩瑟的小姑娘。
    瘦成一把骨头了,脸色灰白。
    是张小梅。
    桂如月心疼得不行,手一抖,拔萝卜带出的泥就不小心扬到朱老娘身上。
    正巧朱老娘那张嘴开开合合叭叭个不停,完美地接了一嘴泥。
    “呸呸呸,姓桂的你干啥呢!”张老娘扣嗓子作呕。
    桂如月把张小梅拉到自己身后,面色清冷。
    也不称呼亲家了,开口直呼其名。
    “张老娘,你又是干什么,两个孩子成婚一年多了,还要讨回彩礼?”
    “呸!”张老娘这回是重重唾了一口,脸上的皱纹挤起来,像个老苦瓜。
    “你女儿不能生,不能生,懂不?连个孩子都不会生,拿来干啥?还晦气!快把一两银子拿来,不然叫官人来拿你们全家!”
    “官人来了正好,我倒要告一状。”桂如月冷冷地说:“瞧我女儿瘦成这样,嫁进你们家当牛做马的,累坏了怀不上身子,可不都是你们害的?别贼喊捉贼!”
    张小梅在家时,虽然日子清苦,但也还是天真烂漫。
    嫁去朱家不过一年光景,如今一看,竟犹如老了十岁,缩着单薄的肩膀,两眼失去光亮。
    桂如月是有听说,读书人在家是不干活的,家中农务皆由家里人操持。
    读书的束修又不低,家里人只得作死做活,拼命挣出银子来供他进学。
    看朱家的样子,张小梅的境况应当比这更惨。
    朱老娘蛮霸,定是拼命压榨张小梅,家里的、地里的活计全堆到她身上。
    难怪她这么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