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院开学
作者:小咸鱼要翻身了   在古代的书院称王称霸最新章节     
    今日是开学的日子,石梯上都是人,有的体力好,上石梯跟散步似的,应该是武将之子;有的气喘吁吁被书童扶着;有的像苏世澈一样直接坐在了地上,这小胖子就是直接坐在了地上。
    “在下钱进宝,没有带水囊,这才......”说着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钱进宝长得白白胖胖,却胖的精致,长在了该长的地方,好看又漂亮,舒潇潇和苏世澈立刻对钱进宝立刻有了好感,自然愿意分享。
    钱进宝是皇商钱家独子,家里七个女儿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看不上平常的学院,就花钱买的书院名额。
    ‘育人书院’读书人的朝圣之地,四周青山溪流环绕,古朴气息扑面而来,环境清幽,古书参天,文雅书卷气息极为浓郁,一砖一瓦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舒潇潇表示长见识了,果然还得出来逛逛,不然都成井底之蛙了。
    “潇潇,我喜欢这里!”参宝兴奋的声音在耳边想响起,这里的山有和青莲山不一样的气息。
    进来书院参宝就不愿意在挎包中了,现在隐身在舒潇潇的肩膀上,对四周新奇极了,恨不得下来玩耍一番。
    但舒潇潇觉得第一书院开学肯定人多,也不熟悉书院,所以参宝绝对不能离开她的身边,也不能乱跑。
    所以听到参宝的话,舒潇潇点了点头,拍了一下肩膀,算作赞同,她也喜欢。
    “没想到这书院还不错。”苏世澈看着眼前的景色,满意的点头,他也是第一次来育人书院。
    书院门口就有人在旁边指引,也不担心找不到地方,毕竟这里太大了。
    站在斋舍公告前,钱进宝挠挠头,这和以前听说的不一样。
    “叶兄、苏兄,你们要住哪一种斋舍?”
    “没听我哥说斋舍还分三种啊?这是今年新出的?”苏世澈疑惑。
    “这是今年新出的规定,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斋舍,囊中羞涩的可选三等,环境也很不错的。”旁边的斋长一脸笑眯眯。
    五百两不是小数目,但那些寒门学子确是松了一口气,不仅可以不用和那些自视甚高的官宦子弟住在一起,还省了三两银子,可以多买点笔墨纸砚或其他的东西了。
    周围有人欢天喜地的选了下等斋舍,还有一些选了二等斋舍,选上等斋舍的几乎没有。
    “舍长,我要五百两的上等斋舍。”一道嚣张的声音传来,站在斋长面前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
    “好的,你这边交银子登记一下,就可以去领青衿服了。”负责接待的斋长面不改色。
    来这书院的学子要不是有个好背景,要不有个好未来,五百两虽然不是小数目,但也不值得大家围观。
    看没有引起想象中的场面,那公子冷哼一声,登记之后离开了。
    “我选上等斋舍,你们呢?”有单间的话,舒潇潇肯定要住的单间的,她又不缺钱,不过这书院也很有商业头脑,里面是人才济济啊!
    “我也住上等斋舍。”
    “我也是。”
    钱进宝家是首富,五百两银子小问题,苏世澈家里母亲、祖母心疼他,来的时候虽然没有阻止,但银子没少给,五百两也小问题。
    舒潇潇拿出银票正准备登记,看到旁边的英武少年,连忙过去拉着他的手到:“表哥,你也来了,”说着疯狂使眼色。
    舒廷飞一脸震惊,前两天母亲说青莲村的表弟也要来‘育人书院’让他平时关照点,他虽然疑惑,但也没放在心上,又不是妹妹来了。
    本来想安置好后,再去打听,但看着眼前的妹妹,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真是妹妹来了,一年没见他还不至于认不出自己妹妹。
    “你......你怎么来这了?”这里是男子书院,妹妹一个你女孩子来这里干什么?
    “表哥,我是叶霄啊?你不记得了?我还以为姑姑给你说了呢?”说着用力握了握三哥的手腕。
    “苏兄、叶兄这是我表哥,我们住一院你们可愿意?”
    “愿意\/没问题。”
    苏世澈知道将军府三少爷,虽然没有深交,但也知道人不错,住在一起他没什么意见。
    钱进宝现在是就认识舒潇潇和叶世澈,和他们一块就好。
    舒潇潇连忙来到斋长处:“斋长,我们四个住上等斋舍,可以住一个院子吗?”
    “潇潇,我住二等斋舍就可以。”舒廷飞连忙道,他身上一共就三百两银子,住不了上等斋舍。
    “放心,我有钱,你还得保护我呢?”她有银子怎么也不能让自己住上等斋舍,让舒廷飞住中等吧。
    舒廷飞本还想拒绝的话,立刻闭嘴了,妹妹是女儿身,只有住在一起他才放心,他现在身上银子不够,不过可以回去看看他的小金库,在还给妹妹,他没给妹妹银子就算了,可不能在用妹妹的银子。
    “这银子也没白花!”苏世澈看着院子的环境感叹。
    院子虽不大,但很是精致,左边翠绿的竹子,下面还有些竹笋已经冒头,看起来可爱又灵动;院子角落还有一大丛海棠花,小小的花苞挺立在枝头,让人期待花开时的美丽,亭子里的石凳上还铺有坐垫,很是细心了。
    房间里干净整洁,书架、桌椅、屏风、衣柜、书桌、文房四宝准备齐全。
    “我喜欢海棠花,我想住这一间。”舒潇潇指着右边第一间。
    “我住旁边。”舒廷飞立刻道。
    房间差不多,苏世澈和钱进宝无所谓,所以,住房依次是舒潇潇、舒廷飞、钱进宝、苏世澈。
    挑好房间,就各自去换上青衿,巳时还要正德殿集合。
    舒潇潇刚换好衣服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果然是舒廷飞。
    舒廷飞看到门打开,连忙进去:“妹妹,你不是在青莲村吗?怎么来这里了?”
    早知道来这里的是妹妹,听到消息的时候他就过来了。
    “潇潇,你想上学的话,可以去女子学院,这里都是男子,被发现了传出去不好。”
    京都内是有女子学院的,里面琴棋书画、妇德、妇职和闺门礼仪等这些课程都有,妹妹去了,还可以教几个手帕交,这里都是男子,学习也比女子书院累多了,潇潇想学习,去女子书院不是更好。
    “我不管,我就要在这读书,母亲都同意的了。”她才不去女子书院学什么女德、女戒,那都是祸害人的东西。
    “再说了,三哥你不是也在书院吗?肯定没事的,我也会保护好自己,让我去女子学院,难道是怕你学习比不上我?”
    “当然不会,算了,既然母亲同意了,我也不反对,但你一定要注意,不能让人发现你的女儿身。”
    舒廷飞慎重道,在这里上学也行,妹妹可以近距离接触一下这里的男子,可以慢慢找一个和妹妹合的来、听话的,这样妹妹的夫婿就不用发愁了,妹妹还小,书院这么多人,可以多挑两年,总可以找到合妹妹心意的。
    娘亲同意妹妹来这里读书,可能就是这种想法呢?看来还是娘亲有先见之名。他以后也要注意那些品行好的,多为妹妹把把关。
    “三哥,你放心,我肯定会注意的。”
    “还有这三百两银子,我身上只有这些,等我回府了在给你拿,你想买什么就买,不要委屈了自己。”
    舒廷飞把自己身上的银子给妹妹,他们家因为爹和哥哥在外征战,战利品不少,加上母亲管理有方,家底在整个京都也算数一数二的了。
    但是爹娘担心他们会学那些纨绔子弟,在及冠前每月的月银都是有定数的,这还是因为他来书院,娘亲特意给他防身用的,他的小金库都没有这么多。
    看三哥的样子,就知道不富裕,舒潇潇也不接,还是给哥哥留点小金库吧。
    “哥哥,你拿着吧,我有钱。”
    说着在舒廷飞耳边说了一个数字。
    舒廷飞:“......”
    是在下不配了!告辞!
    ......
    孔子像就在正德殿,所以正德殿又叫孔子殿,正德殿极为宽敞、空阔,足够容纳几百人。
    所有身穿青衿的学子在掌祠的带领下,站在大殿内,焚香拜孔子、再拜山长和夫子,这才算礼成。
    接下来就是讲话了,舒潇潇发现学校领导讲话这个套路从古至今都一模一样,不同的下面的学子,在现代学校开学典礼睡着的不占少数,从头认真听到底的几乎没有。
    而现在,可能读书的还是占少数,读书机会也越发显得珍贵,所以上面慷慨激扬,下面大部分学子也是一副打了鸡血想要立刻刻苦读书为国效力的样子。
    只有少数世家子弟一脸无聊的样子,感染周围学子的热情,舒潇潇都有一种大干一场的想法,不过这些夫子讲的也不全是鸡汤,趁机把书院的规矩也讲了一遍,告诉学子在书院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有什么处罚,这些应该就是针对那些世家子弟的了。
    ‘育人书院’采取的‘三舍升补法’,学院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部分。
    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在内舍生考得好的,最后升入上舍。
    每舍又分有六个班级,三个文班,三个武班,书院每三个月一次考试,根据成绩高低分别分入甲乙丙丁班级,每三个月一次变动。
    书院还分文、武科,准备科考的选文科,对武学感兴趣的选武科,十分注重学子的特点,让舒潇潇怀疑创建这所学校的人也是穿越者,才会有如此先进的理念,不过这个就和她没关系了,毕竟就算真是穿越的,那也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学院每四年有一次大型考试,考试合格皆者可升入内舍或上舍,或有天赋异禀者,觉得自身的学识足够升舍,可主动找夫子考教,或直接去考场拿名次来提前来升舍,可谓十分人性化。
    就比如定北候世子就在外舍和内舍各待了两年,就转到上舍了,当然提前升舍是极为严格,每科成绩都需达到优异,之前有学子看到定北候世子提前升舍,也去找夫子考教,结果全部铩羽而归,而成功升舍的定北候世子的才名也传遍大宁。
    书院每天卯时(5点--7点)文科学子晨读,武科学子晨跑,辰时(7点--9点)早餐、申时(3点--5点)晚餐,戌时(7点--9点)休息。
    一天下来,保证你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不过这也让舒潇潇有些怀念以前上学的时光了。
    唯一不适应的就是现在人们都是一日两餐,舒潇潇在青莲村的时候还可以开小灶,现在要想办法怎么在书院加餐了,真让她一天两顿绝对会受不了的。
    让人诧异的是最后山长的消息,今年学院新增一科农事,有兴趣的学子可以在监院处报名,在后山领取一块土地,这一科没有夫子,全靠学子自己摸索。
    只要可以使粮食增产或找到高产作物的,得到山长认同,可能被山长收为入室弟子。
    全场哗然,要知道山长现在只有两位弟子,大弟子是六皇子,六皇子乃皇后所出,中宫嫡子,风光霁月、温文尔雅,在朝廷、百姓中名声一直不错;二弟子定北侯世子,气宇轩昂、才貌双绝,这两位才学、身份都让人仰望。
    如果成了山长的弟子,不说山长的人脉,就说这两位师兄,不管得到哪一位的青睐,绝对是可以少奋斗二十年的典范。
    众学子虽蠢蠢欲动,但也明白,这果实虽诱人,但条件也不简单,书院的众学子,能来书院读书,虽有寒门弟子,但他们一直都是以读书为主,很少下地。
    那些世家子弟可能连麦苗和杂草都分不清,更别说让粮食增产了,还有高产作物,有的话早就被人发现了,还会等着他们?
    朝廷的司农司研究了几十年也没见什么成效,更别说他们这些门外汉了。
    如果粮食没有研发出来,再耽误了学习,得不偿失。
    大部分学子还是非常清醒的,比起虚无缥缈的山长弟子,皇子、世子的师弟,还是把握好当下最好。
    舒潇潇听了这些倒是蠢蠢欲动,不管是让粮食增肥,还是发现新的粮食品种,这不是给她量身定做的吗?
    她又不用考状元,也不用去战场建功立业,她有现代的记忆和可以和植物沟通的技能,为大宁多寻些高产作物,让更多的百姓吃饱饭,也不枉她穿越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