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武昌再现风波
作者:我是小民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最新章节     
    “退朝!”太监尖锐的呼喊声在远处响起,文武百官行礼后纷纷离开奉天殿。朱高炽则谨慎地扶持朱元璋,爷孙俩相互支持,绕过屏风步入御书房。
    “炽儿!”未待二人落座,朱元璋便问,“我交代的事,进展如何了?”
    朱高炽详尽地叙述了近两日的经过,连李景隆那哀告的模样也未遗漏。看着孙子生动描绘李景隆的情态,朱元璋不禁开怀大笑。笑声过后,他更多的是忧虑:“炽儿,你觉得李景隆这个人可信吗?”
    “皇祖安心,我已确认,有李景隆作为密探,我们能更有效地洞察贵族们的动静。精明之人想必已从他此次入宫察觉到异样,至少短期内,他们会稍作收敛。”
    “您可以关注奏折,若刑部发现更多线索,都可交予我,对付他们,我自有一套方法。”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这些吃里爬外的东西,再挑战我的底线,直接处置便是。”
    “炽儿,有时预防灾祸的最佳方式就是消除它的萌芽。我授权你指挥部分锦衣卫,若有违逆,你有权直接处置。”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根由鱼骨雕琢的匙,朴素而光滑,经年累月的摩挲使其平滑如镜。
    朱高炽并未拒绝,接过匙,捧在手心细细打量。
    “吹响此哨,半个时辰内,锦衣卫便会前来听命,有何差遣,只管吩咐他们。”朱元璋见孙子好奇,便解释道。
    “炽儿,是否觉得我过于残酷,动辄言杀?”
    朱高炽闻言轻笑:“道理孙儿都懂,历史记载,每个王朝都是在鲜血与牺牲中建立。要塑造繁荣的大明,就必须清除那些腐朽的根基,这是必经之路,只是……”
    “炽儿,直言无妨。”
    “只是孙儿认为,单靠杀戮无法根治,贪欲是人的本性,这些杂草无法彻底铲除。况且,有些人虽贪婪,却有非凡才干,我们暂时还动不了他们。”
    “这些人,若能巧妙利用,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那些尸位素餐,不顾百姓疾苦的官员,才是真正的祸患。”
    “你说得正是我想的!”朱元璋微笑着点头,“事物皆有两面,贪官并非都不做实事。大明需要的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而非那些占着位置无所作为的蛀虫。”
    “孙儿记住了!”朱高炽微笑回应。
    “皇爷爷,国库现增银一百万两,您有何打算?”朱元璋正欲答话,一个太监匆忙闯入,手中握着一封急报。
    朱高炽瞥了一眼,接过展开,武昌二字映入眼帘,令他心头一震。他刚想提及武昌的水患,奏折竟如此及时地送来。
    阅读之际,他的面色逐渐沉郁,朱元璋见此情景,立刻走近,仅是匆匆一瞥,愤怒便从他嘴角悄然浮现。
    \"武昌的一万守军是吃干饭的吗?竟容许一群盗匪劫走了救济粮!\"
    原本,武昌的救济粮和银两已陆续抵达,却有不明来历的贼寇,数百人之众,公然阻截粮车,掠夺了大半粮食,躲入附近山岭中。灾民在饥饿面前,无奈之下,不少人在贼寇煽动下沦为盗匪,纷纷投靠山贼。
    短短数日,贼寇的势力从数百扩充至数千。这些匪徒盘踞深山,许多是城里的百姓。守军虽欲擒拿,复杂的山林地形令他们望而却步。好不容易找到向导,却被引入贼寇的陷阱,上千人的队伍损失过半,自此,军心涣散,无人敢再涉足山林。
    洪水又摧毁了官府,城中缺乏强有力的统一指挥,导致贼寇的势力日益壮大,如今已超过守军。如不及时遏制,这群盗匪很可能占领武昌,与大明分庭抗礼。目睹这种情况,朱元璋怎能不愤慨。
    \"传户部、刑部、大理寺和锦衣卫速来见我!\"
    朱元璋边说边重返奉天殿。
    贼寇与灾民结合,犹如一颗不断膨胀的定时炸弹,一旦失控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天灾终究能挺过去,人祸却不然,盗匪所到之处,只会带来无尽痛苦。武昌守军此刻面临艰难抉择,他们大多熟悉那些沦为盗匪的百姓,如今刀兵相见,实是心中矛盾重重。若贼寇再以百姓为人质,守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城中尚存的数十万白银,一旦被贼寇知晓,必遭洗劫。财富与粮草的诱惑,将引发一场战乱。
    见朱元璋返回,朱高炽也召来纪明,向他解释情况,寻求对策。
    \"山贼作祟,派重兵镇压应可解决吧!\"
    纪明稍加思索,提出了建议。
    \"身为大明军人,此刻更应摒除杂念,一切以百姓为先,绝不能让这些贼寇有机可乘。越早处置,百姓就能越早摆脱苦难。\"
    \"但调兵遣将需时日,武昌百姓已等不及了。\"
    朱高炽皱眉,否定了这个提议。天灾叠加人祸,武昌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