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讨饷(下)
作者:惠子521   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最新章节     
    暗夜里,原本静寂无光的紫禁城,在朱由检一声令下,星星点点的灯火如繁星般闪烁,众多惶恐不安的宫女宦官颤抖着手举着火炬,点亮宫灯,照亮了这座宫殿之城。
    在王承恩等人再三恳求下,朱由检终于勉强穿戴整齐,披挂铠甲,佩带利刀,带领侍卫们朝奉天门进发。侍卫们尽管身体微颤,眼神里却透露出一丝期待,这是在天子面前展现忠诚的机会。
    想到这里,许多侍卫深呼吸几口,平复紧张的情绪,目光坚毅,沉稳的脚步声在深夜的紫禁城回荡。
    转瞬之间,以大明天子朱由检为首的一队人马来到奉天门前,无视城楼上紧张得如同临战的众人,朱由检直接询问身边的御马监提督曹化淳:“这些士兵想做什么?”
    尽管已有所预料,但看到城外密密麻麻,如蚁群般的叛军,朱由检心中还是不由得一紧。借助叛军手中的火把,他清晰地看到前列闪烁着冷光的弓弩。
    “回陛下,这些叛军受到迷惑,声称不满天子削减京营,前来索要军饷。”曹化淳脸色难看地回答,虽然他知道那些贵族们不会坐以待毙,但他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兵马聚集在承天门外。
    “陛下无需忧虑,叛军虽众,不足为惧。”似乎察觉到天子脸上的担忧,曹化淳连忙安慰道。
    朱由检微微点头,虽然他对军事事务并不精通,但也明白肯定有叛军趁着夜色在别处作乱,扰乱民众。
    “告诉他们,朕不会削减京营,命令他们立刻返回营地,不要被奸人所蒙蔽。”朱由检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语气沉重地对曹化淳说。那些本应保家卫国的士兵,此刻却被“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兵临紫禁城,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听到这话,曹化淳眉宇间的紧张稍有缓解,他听出了天子的暗示。只要士兵回营,就打算既往不咎吗?
    天子终究是心软啊。
    尽管内心五味杂陈,曹化淳却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吩咐身边的侍卫,并主动上前一步,将朱由检护在身后。刚才队伍中确实有人吵闹着要面见天子,谁知道他们是想“申诉”还是“行刺”。
    不久,寂静的城楼上响起声音:“陛下在此,各位将士切勿被奸人迷惑,执迷不悟。”
    此言一出,承天门外的叛军气势顿时停滞,原本喧嚣的队伍立刻安静下来,许多人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
    天子真的来了?
    \"大人,我们为国家献身,全家人就靠着这点微薄的军粮生活,恳请大人慈悲,撤销决定。\"
    长久的静默后,承天门外的叛军内部出现了\"分裂\",许多形容憔悴的士兵毅然扔掉兵器,扑通一声跪倒,对着城墙连连磕头,凄楚的声音在暗夜中回荡,久久不绝。
    朱由检听到这话,先是怔住,随即心中腾起滔天杀机,这些贵族罪该万死。
    \"众将士,朕不会削减京师部队。\"
    \"你们被奸佞蒙蔽,立刻回营,别铸成大错。\"
    用力推开挡在面前的曹化淳,tianzi带着复杂的情绪疾步向前,俯瞰着一片混乱的叛军,怒吼声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朱由检话音未落,城下叛军中有人焦急地喊:\"这是谎言!兵部每日核对军册,我们都看在眼里。\"
    \"tianzi被奸佞操纵,我们今天就要清除身边的恶势力!\"
    曹化淳听到这话,脸色剧变,不等朱由检反应,就把他拉了回去。
    嗖!
    正出神之际,只见站在城墙上喊话的卫兵应声倒地,接着传来痛苦的呻吟,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城楼上。
    \"大胆!\"
    城楼上的卫兵瞬间乱作一团,有人急忙护住朱由检,有人搭弓引箭,等待tianzi的指令。
    朱由检此刻只觉血压飙升,杀意几乎失控,旁边的御马监提督一脸狂躁,示意亲兵点燃一个烟火,那是他与黄得功预先约定的信号。
    \"叛逆之徒,竟敢行刺tianzi!\"
    御马监太监愤怒又恐惧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幸好他反应敏捷,否则tianzi可能已被乱箭射中。
    这话一出,承天门外的叛军再次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只是想跟随上级讨要军饷,即使日后朝廷裁军,他们也能得到些\"遣散费\",从未想过刺杀tianzi。
    那可是株连九族的重罪。
    此刻,即使是最迟钝的士兵也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别人的陷阱。
    想到这里,大多数士兵纷纷跪地磕头,只有少数人依然站立,脸上露出疯狂的神情。
    自古以来,刺杀tianzi就是灭门之罪,就算现在安抚他们回营,天亮后朝廷也会\"清算\"。
    \"朕乃大明皇帝,你们立刻回营,朕既往不咎。\"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摆脱曹化淳等人的保护,目光冷冽地对着下面的叛军喊道。
    曹化淳已点燃烟火,再任凭城外叛军煽动民心,局面将失控到无法挽回。那时,整个京城将血流成河。
    \"吾皇万岁!\"
    士兵们听到朱由检充满怒意的声音,仿佛卸下了重担,不再计较粮饷,纷纷争先恐后地往回赶,深怕稍慢一步,就被扣上“叛逆”的帽子。
    片刻后,混乱的军队四散而逃,有的奔向京营,有的消失在黑夜深处,无影无踪。即便有人心有不甘,但眼看大势已去,只能愤恨地摇头,混入人群,各自散去。
    眼看一场即将爆发的动荡被天子几句言语轻易平息,城楼上的人们热血沸腾,不约而同地跪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紫禁城在夜色中,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山呼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