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魔乱群舞 混浊深渊
作者:金光神辉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最新章节     
    梁师成的心计或许不及李京,但伴君如伴虎,他自有其洞察力,察觉到有人意图借此生事。
    “你觉得会是谁策划的?”
    “属下认为,可能是那些清流人士。虽然我们封锁了消息,但劫案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总会有人泄露。只是消息扩散得太快,属下担心皇上那边……”
    “皇上那边我会设法周旋,你抓紧时间找人,我会调动一部分禁军协助。”
    宋代禁军是个泛称,高俅与梁师成都担任太尉,各司其职。
    太尉是宋代武职的最高职位,共设三位。
    又一支禁军加入搜寻,但这还没结束,暂且不论继亭等三位女子。
    李询还有五位挚友,六贼之子效仿父辈互助,只是少了私下的勾心斗角,他们之间是纯粹的友情。
    得知好友遭劫,他们岂能坐视不理?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几人立刻带上随从,乘马车离城,不过看他们的样子,路人恐怕会误以为他们是出游去了。
    民间流传一首歌谣,打倒桶(童贯),泼掉菜(李京),便是世间美好景象。
    李京的儿子们个个位高权重,身为大学士,却也是奸佞之臣。李家一门在民间口碑不佳,尤其是东京人。
    因此,民间有侠义之士,欲寻找劫持李询的女子,助其一臂之力。听说她受伤了,更是义不容辞。
    有人在地下钱庄悬赏,找到李询并安全带回,可得黄金百两。
    李询的兄长们出手了,他们理解父亲的低调,但李询毕竟是手足,李家因全族为官,无争财产之忧。何况李询财富丰厚,又是未来的驸马,能给予他们更多支持。
    于是,一些勇猛无畏的零散势力聚集起来。
    紧接着,继亭等人也加入了。
    在李家,继亭无意间提到\"浑蛋\"二字后,立刻意识到失言,连忙解释:
    “抱歉,我和李朗曾有误会,所以脱口而出。”
    继亭从容地化解了尴尬。
    “不过丞相,我未婚夫遭劫,为何未有人通知我?”
    李京严肃地回答:“实情是,此事牵涉太广,连朝廷都不知道。但皇城司正在全力搜寻,我也派出家丁协助。昨晚得知,我几个儿子已花钱雇人寻找他。公主无需忧虑,那绑匪的同伙已被囚于皇城司,谅他们不敢对我儿下手。”
    “同伙在牢里?”
    昭君突然插话。
    按常理,她一个身份低微的青楼女子不应介入宰相和公主的对话,但这并未阻止昭君开口。
    李京皱眉,继亭保持沉默。
    梁中书凭借洞察人心的能力,猜测昭君可能有了想法。
    “昭君姑娘,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昭君点头:“李朗曾告诉我,他与潘池不和。潘池仗着皇城司的身份欺凌李朗,甚至放狗咬他。李朗因为他是官员,一直忍气吞声。他曾对我说想进入皇城司,可能是为了对付潘池。听说李朗被劫那天,正是在潘池的眼皮底下,所以我担心李朗,才会引起这场混乱。既然绑匪有同伙在皇城司,我想,会不会……”
    “立刻派人,带着我的信去皇城司,严密监视那几个人,不许离开半步!”
    昭君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京打断了。
    听到潘池与李朗的矛盾,以及放狗咬人的事,他联想到了可能的后果。
    如果皇城司动了手脚,李询就危险了!
    李京考虑过亲自带人去,但不能鲁莽行事。
    “殿下,您在家等待消息,老臣还有急事处理。”
    李京离开去找梁师成,必须尽快消除隐患。
    “我们该怎么办?”
    香君向昭君询问。
    昭君望向梁中书。
    “大人,您刚才说,这四位义士可供我们差遣,此言当真?”
    “当真!你们要找人,就去吧。马车已备好,银两粮食也准备齐全。只管去吧。”
    “多谢大人。”
    昭君和香君向梁中书深深一鞠躬,又向杨志四人行礼。
    “辛苦四位英雄了。我们走吧。”
    在告别的时刻,继亭仅向李继亭行了个礼。
    李继亭深知无法得到李家的首肯与支持,尽管他曾试图说服李京一同行动。
    然而,随着听闻的深入,李继亭逐渐意识到此事的错综复杂,李询的被劫似乎牵涉到一系列隐秘的事件。
    于是,他打消了继续劝说李京的念头,同时也明白,若李京放他离去,一旦父亲追究,李家将难逃责罚。
    私自让公主出京是重罪,更何况是去往危险之地。
    一旦她嫁为人妇,情况就不同了。那时,她将成为李家的儿媳,李家的一份子。
    目送昭君远去,继亭转向梁中书说:“既然如此,我也该离开了。”
    梁中书心中清楚,康福帝姬不会返回,她已决意而出,且她聪慧,洞见事态的复杂性。
    “微臣恭送公主回宫。”
    这简单的言辞,巧妙地规避了李家可能面临的未来风险。
    公主说要走,我以为是回宫。但出门后去哪儿,便是公主的自由。只是梁中书不及李京,李京说在家等待,这可解释为李家也是她的家,皇宫同样是她的家。若被问及,便说公主在我家等待,她是我家的儿媳,这并无不妥。
    李家门外,昭君在车内等待继亭,她预感到公主定不会回头。
    果然,一抹粉色的身影跃上了马车。
    继亭一上车便直截了当地问昭君:“进城的计划想好了吗?”
    昭君取出一封信:“这里有封信,盖有李相的印鉴。拿着它,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那我们出发吧。”
    只因李询一人,东京城的局势变得混沌不清,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寻找李询的:
    皇城司的密探。
    一支完整的禁军指挥(五百人)。
    李询的五位密友,带领一众随从。
    一群渴望发财的地痞流氓。
    李家提前派出的护送队伍。
    继亭、昭君、香君三位女子的寻夫队伍。
    意图杀害李询的:
    另一支隶属于禁军的部队,半都(每都一百人)。
    支援上官婧儿的:
    江湖豪杰。
    六对二,看似李询稳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