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张大娘
作者:月棣   穿成被炮灰的小可怜,我摆烂了最新章节     
    说要帮高三妮一把,已经答应的事,郑书兰会全力以赴。
    等高三妮离开了,俞甜甜这才打算去厨房做她擅长的羊肉汤。
    因为高三妮的事,三人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郑书兰强行打起精神,“时候不早了,咱们一块儿去厨房忙活,还能快点儿吃上晚饭。”
    王芳芳没有意见,三人边做饭边忍不住商量着。
    “书兰,咱们该怎么帮三妮收集证据?”
    “我明天先去一趟三井村打探一下,你们就去和巧莲婶子她们聊聊天,探探她们的口风。”
    巧莲婶子是支书媳妇,在村里人缘极好,听听她的看法,没准能够在后面帮到高三妮。
    “你一个人去三井村会不会太危险了,要不要我陪你去?”王芳芳不放心地问道。
    “没事,一下子去太多陌生人,反而容易引起警惕,一个人目标小一些。”
    王芳芳听到这话,纵然担心,但还是点了点头。
    做饭的时候商量出了一个大概的章程,吃饭时三人很默契地没有再提这事。
    “甜甜,你这做羊肉汤的手艺真是一绝!大晚上地吃上这么一碗,感觉全身上下都暖洋洋的。”
    “这可是我家的独家秘方,你们两个下次还想吃,只管找我!”
    三人把桌上的菜吃了个七七八八,这才各自回了屋。
    郑书兰直接进了空间,准备明日要用的东西,一张易容面具,再准备一些真言符等东西。
    “宿主,三井村位置偏僻,昨晚又下了一夜的雪,路很难走,宿主要不要换一双好走的靴子?”
    “行,来一双。”这大冷天的郑书兰不想委屈自己。
    花了三百金币换了一双那外表看着普通的靴子,内里却十分柔软舒适,最主要是再也不冷,脚下也不打滑了。
    至于身上同样穿上了系统出山品的保暖内衣,外面裹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袄。
    这一身打扮在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家境殷实人家才能做到的。
    因为下了一夜的雪,原本狭窄的山路越发难行,路上连半个人都没有遇见。
    走了三个多小时,快四个小时,总算是看到不远处的山坳里有一个村子,规模瞧着不太大。
    郑书兰赶紧对665道:“665,扫描那刘老根一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家关系不好……”
    665一一应下,这点儿小事对它来说就是小意思。
    要不是这个年代还没有大数据,它查起来会更加迅速。
    不一会儿,刘老根一家的具体位置,和三井村谁家有仇,和谁家关系最好全都查到了。
    “那就去那个张大娘家。”
    张大娘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丈夫因病早逝,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了,正要给儿子娶媳妇,刘老根却横插了一脚。
    儿子的心上人被家里人逼迫嫁给了出彩礼更高的刘老根的大儿子,原本儿子只是伤心。
    结果,那闺女嫁给刘老根的大儿子没一个月,人就不明不白地去了。
    儿子一个没想开,竟然背着她偷偷喝了农药,随那闺女一块去了。
    没了儿子,张大娘哭得肝肠寸断,可日子还要过下去。
    她年纪已经大了,娘家早就没了,她无处可去,只能守着破旧的院子,艰难地生活着。
    唯一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动力就是看刘老根一家断子绝孙,让老天爷狠狠收拾刘老根一家。
    郑书兰没有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往张大娘的屋里走去。
    张大娘家的院子旁边只有零散的几户人家,很方便郑书兰行事。
    “谁啊,咳咳咳。”
    张大娘紧了紧身上的破旧衣裳,拖着有些沉重的身体往外走。
    “你是?”张大娘不认识眼前的人,郑书兰笑着说:“表姐,我是大老远从徽省那边过来的。”
    张大娘努力回想自己的亲戚,都没有对上号,“大妹子我不认识你,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我娘和表姨是表姐妹,自小一块儿玩到大,可惜后面遇上了灾年,我娘跟着父母去了南边的徽省生活。
    自此两姐妹天各一方,我娘身子骨大不如前了,想着让我们这些小辈来找一找表姨。”
    张大娘听到郑书兰的话,想起母亲好像是和自己提起过家中的姐妹。
    只是,时间过得太久,很多事情都有些模糊了。
    “表妹,快进来坐。”这么想着,赶紧让了一条路,把郑书兰请了进来。
    郑书兰一进来发现屋里冷得很,又瞧见张大娘满脸沧桑,头发白了大半,可见是被生活折磨得不轻。
    并没有多说,只是从背篓里拿出一包糕点,“表姐,表妹手头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路上买的糕点,你尝尝。”
    张大娘不好意思地推辞着,“不,不,不,不用了,表妹留着自己吃吧。”
    郑书兰笑着把糕点往张大娘那边推了推:“表姐别和我客气,尝尝。”
    张大娘吃了糕点,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郑书兰编了一个谎。
    女人家的话题很容易就聊到家庭,张大娘多年的委屈和怨气,都向郑书兰倾诉了一个遍。
    “那刘老根家就是刽子手,好人家的闺女谁愿意嫁到他家去。
    自己的儿子是个傻子,还想着祸害其他好人家的闺女,真是丧尽天良!”
    郑书兰虽然猜到刘老根家的一些事,没想到内情更加让人愤怒。
    这都是什么事啊,大儿子是一个傻子,娶了一个媳妇。
    媳妇嫁进刘老根家,不到一个月就去了,这里面说没有猫腻谁信?
    郑书兰安抚了张大娘一番,又给了张大娘十块钱,“表姐,时候不早了,我要赶回去了,等下次有机会再来看你!”
    “这钱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张大娘态度坚决地看着郑书兰。
    郑书兰语气坚定,“表姨只剩下了表姐一个孩子,表姨的日子又过得这么清苦,我瞧着都揪心,要是让我娘知道了,不得狠狠骂我一顿。
    表姐,你收下这钱,我娘知道了肯定不会怪罪我。
    再则,我还指望着表姐你身体好起来,咱们常来常往呢。”
    好说歹说,张大娘都不肯收下这钱,无奈郑书兰只能直接把钱塞到张大娘手里,然后快步走了。
    张大娘本就生着病,压根追不上郑书兰的步子,只能小心翼翼地把钱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