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莫非这世上真的存在蛟龙一类生物?
作者:满满哈   大秦:我是唯一仙最新章节     
    目睹徐福眼皮跳动愈加剧烈,秦天平静地说出:“今日我将道心植入你心田,并将一秘诀封印于你体内,待你抵达琅琊台,只需依照我传授的口诀,便能施展其效,调遣天地之力!”
    “此术虽仅为凡尘技艺,却也蕴含天地至理。你需细心揣摩,若能在其中窥见大道踪迹,便是你的机缘所在,未来或有机会再见我面。”
    倏忽间,秦天足尖轻点,身形仿佛被海风卷起。一股浪涛瞬时在马船下方翻涌,推动马船疾驰而出,犹如离弦之箭。
    秦天的身影旋即消失在原地,唯有他的声音回荡在天地之间。
    “若未能领悟,那就暂且放下吧!”
    ……
    波涛汹涌澎湃。
    “哗啦”一声,徐福猛然从船舱中坐起,满脸困惑之情。
    他刚才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似乎有个声音一直在对他诉说着什么。
    那声音宏大深远,如同洪钟大吕,在他心头震颤,又如天边流云,飘渺难测。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声音透露出超然冷漠,宛如高高在上的苍穹,俯视芸芸众生。
    徐福轻轻摇头,面露哀伤之色。
    他穷极一生探寻仙道,终于在生死攸关之际,目睹霞光与雾气交织而成的万千景象,料想定是仙家所在。
    然而终究还是无缘仙道,此生追求长生的梦想破灭,心底实感不甘。
    因此,才会做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梦境。
    遗憾的是,梦毕竟只是梦。尽管他目前尚存一息,但缺水断粮,且远离陆地,即便食用蟹类不至于丧命,如今却连螃蟹岛也无法返回。
    或许,这片海域便是他最终的归宿,倒也不错,毕竟距离仙家传说的地方相当接近。
    他本能地朝前方望去,试图找寻刚才霞光的位置,却不由得一愣。
    远处赫然出现了一座山,这座山他感到分外眼熟。
    紧接着,徐福惊愕地从船上跃起。
    对于这座山,他怎能不熟悉?作为琅琊郡之人,无人不识此山真面目。
    因为,那就是琅琊山!
    (结束)
    徐福揉了揉眼睛。
    尽管此刻整个琅琊台都被雾气萦绕,他仍然一眼认出。
    毕竟他本是琅琊本地人,加之几个月前,他率领军舰出海时,虽是从临淄郡港口启程,但也特意绕道经过琅琊台,将其视为航程起点,而后才向东驶向仙山。
    然而正是这一点,让他感到难以置信。
    他昏迷之前,尚在茫茫大海上漂泊,虽然不清楚离琅琊台的确切距离,但至少也在百里开外。
    怎么一觉醒来,竟然就来到了琅琊台脚下?
    莫非这一觉,他竟然睡了几日之久?
    然而,此前他已经连续数日滴水未进,虽然吃了些螃蟹岛上的螃蟹,但由于螃蟹腥味浓重,他实际上并未进食多少,先前已是强弩之末,绝无可能再支撑几日之久。
    就算他能坚持那么久,马船上只有他孤身一人,又无帆助力,只能随波逐流。
    怎会如此精准地将他送回琅琊台下?
    而且,徐福能明显感觉到,腹部虽然依旧空虚饥饿,但精神状态却极其饱满,身体甚至还有一种轻盈如飞鸟般的感受。
    难道说……
    徐福突然愣住。
    刚才他在昏睡之中,耳边始终有个声音在与他交谈。
    起初他还以为这只是梦境罢了。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但现在,徐福不得不质疑一种可能性。
    难道刚才梦中的那个声音,竟是神仙?
    否则又如何解释他仅昏睡片刻,醒来就已身处琅琊台下?
    又如何解释他此刻的身轻如燕?
    要知道,之前他已在海上濒临死亡边缘!
    徐福全身不禁颤抖起来,只感觉眼眶瞬间湿润,那是他长时间饥渴难耐,几乎快要遗忘的湿润感。
    “我真的遇到了神仙吗?”一声沙哑而又激动的嘶吼响起,徐福禁不住放声痛哭。
    秦时的船舶技术极为原始,航海技术更是近乎空白。
    当时即使是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也多以耕种为生,只有在青黄不接时,才勉强出海捕鱼,且往往不超过十里就会返航。
    并非他们的船只无法深入大海,而是远离海岸线后,会遭遇到诸如能吞噬船只的大鱼、暗流、漩涡、巨浪、龙吸水以及潜藏在水下的足以击碎船只的礁石等各种未知危险。
    即便是后世拥有详细水文资料、固定航线以及先进设备的钢铁巨轮,稍有不慎也会有沉船的风险。
    以秦人这般落后的技术和简陋至极、连龙骨都没有的小船,再加上对深海一无所知,贸然闯入深海,简直是九死一生!
    因此,徐福出海时,就已经抱着葬身鱼腹的决心。
    他打算用自身的生命,去寻找那缥缈的神仙!
    然而,即使已经有了死在海上的心理准备,徐福未曾料想到自己会在海上遭遇如此多的凶险。
    直至最后,原本由九艘巨舰组成的庞大船队,仅剩下徐福一人,驾驶着一艘小小的马船,在海上孤独漂流,依靠生食螃蟹维持生命。
    当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追寻那道霞光,而霞光却又无情消失时,他的内心已然彻底绝望。
    所谓的寻仙之旅,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徐福万念俱灰、陷入最后的昏睡时,竟有一位疑似神仙的人前来搭救他!
    徐福好不容易止住悲声。
    他此刻的心情就像置身梦境,眼前的琅琊山、大海,甚至是梦境中听到的那个声音,都显得那么不真实。
    同时,他也无法分辨,自己的记忆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又是幻想出来的。
    毕竟他在海上时,意识已经模糊不清,仅凭着最后一份执着去追寻那道霞光。
    但他清楚记得,梦中的那个声音告诉他,让他登上琅琊台念诵一段口诀。
    他下意识地看向琅琊台,随即,他的眼神微微一凝。
    之前他就发现琅琊台上弥漫着浓厚的雾气,然而直到此刻,他才注意到这雾气颇为异常。
    琅琊台临近海边,起雾本是常事,但徐福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雾。
    只见笼罩在琅琊台上的雾气厚重至极,几乎遮蔽了整座琅琊台,而琅琊台山脚,以及徐福所在的东侧山崖之下,却丝毫雾气也无。
    一阵轰鸣之声从琅琊台一侧的山道方向传来,徐福眉梢骤然一挑。
    这是战车的声音!
    他下意识地眺望远方,虽然从他的角度看不见琅琊台周边的具体情况,但他一眼就看见琅琊台北侧的小珠山上,此时已被黑底红字的大秦战旗覆盖,旗帜在山风中猎猎飘扬。
    徐福眉
    再度摩挲胸前佩戴的“大秦始皇帝寻仙使者”玉佩,徐福毅然跃下船只,朝着岸边缓步前行。
    ……
    待徐福谨慎地沿着山崖攀爬至琅琊台,预备遵照仙人所示布置法阵之际!
    琅琊行宫之内,始皇帝一如既往地身着黑蟒袍,盘腿端坐于香案旁边。
    斋醮仪式仍在持续,但始皇帝此刻的心绪已然不再集中于祭祷之上。
    他微眯双眼,远眺天际的琅琊台,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此刻,静室内门扉悄然开启,一名内侍恭敬地膝行而入。
    “陛下,”他全身伏地,谦卑地启齿,“琅琊台的最新消息已送达。”
    始皇帝收敛目光,深深吸了一口气,胸中涌起的一丝清新之意令他略感振奋。
    “呈上来。”他淡然下令。
    “皇子胡亥率领卫尉军,于日出时分抵达琅琊台脚下,辰时开始登山,至午时初刻,已到达第二层平台。”
    内侍谦卑地汇报,始皇帝微微颌首。
    作为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即使未曾亲自率兵,对于军事也颇有洞察。
    卫尉军肩负清扫琅琊台的重任,目前的进度实属正常。
    倘若根据时间估算,卫尉军应当已经接近琅琊台顶部,这才是始皇帝真正关注的焦点。
    “卫尉军可曾遭遇妖邪作战?”他目光炯炯地询问。
    “尚未。”内侍稍显愕然,如实回禀,“卫尉军此刻仍滞留在第二层山路。”
    始皇帝的眼神骤然犀利,他凝视着伏地的内侍,沉声道:“午时初刻便已至第二层,为何直至此刻午时尾声,仍旧停留在第二层?”
    内侍的身体微微颤抖,他吞吞吐吐地道出:“据说,卫尉军,在第二层山路间迷失方向。”
    始皇帝的眉梢猛地一挑,眼瞳瞬间放大,胡须随之颤动。
    一股强烈的愤怒情绪在他面上爆发,他狠厉地瞪视着眼前的内侍,嗓音变得嘶哑:“迷失方向?琅琊台仅有一条通路,卫尉军怎可能迷失?”
    他再也按捺不住,瞬间挺直身躯,愤然一脚踢翻身旁的铜壶。
    琅琊台斩妖除邪一事对胡亥至关重要,对始皇帝而言,同样极其关键!
    此事关乎他废黜太子扶苏之举是否合乎道义,更关系到大秦江山社稷!
    因此,他不仅派遣胡亥前往,还安排李斯、赵高随行,目的就是要确保一切顺利。
    结果,胡亥竟然带领卫尉军在琅琊台上迷失方向!
    胡亥啊,你表面上是我宠爱的幼子……
    骨子里难道真是愚不可及吗?
    (
    始皇帝感到肺部再次袭来一阵剧痛,刚才勉强压制的怒火复又燃烧起来。
    他不禁轻咳几声,心中充满了哀伤与苍凉。
    他曾是一位胸怀壮志、雄图大略的帝王,一心渴望守护大秦千秋万代。
    然而,梦境破灭后,他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的事实。
    那就是红颜易逝,英雄也会迟暮!
    自己终究不能长久地活下去,如今已垂垂老矣,濒临死亡边缘!
    不得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的问题!
    此次派胡亥前往琅琊台斩蛟,本质上是为了为其登基铺平道路。
    斩蛟无疑能大幅提升胡亥的威望,同时借此机会掌握卫尉军,也为胡亥提供了必要的军事力量。
    再加上李斯、赵高等人的支持,胡亥顺理成章地成为秦二世已是势在必行。
    然而,尽管有了心理准备,胡亥的不堪重用程度仍然超出始皇帝的预料之外。
    竟然会在琅琊台上迷失方向!
    你的外表下,究竟隐藏的是智慧还是猪狗不如的愚蠢?
    始皇帝感到不仅肺部火烧火燎般疼痛,甚至连太阳穴也开始剧烈跳动!
    他费力地抑制住内心的波澜起伏,嗓音沙哑地问:“这其中可有隐情?”
    虽然明白胡亥较为愚钝,但始皇帝不相信胡亥竟愚笨至此!
    纵使胡亥真如同猪狗一般愚笨,但琅琊台附近尚有李斯、赵高等人督阵!
    “奴才听说,”内侍不敢抬头,小心翼翼地说,“琅琊台顶的妖邪,乃是一条凶猛的蛟龙!”
    “蛟龙能兴云作雾,以致此刻琅琊台周围被浓雾环绕,可视范围仅限前方丈许之地!”
    “并且,”他接着说,“皇子明智,登山之前便声明自己不通军事,此次斩蛟行动,全权交由卫尉军骑都尉李超指挥!”
    “蛟龙?真有蛟龙的存在?”始皇帝眼神一亮。
    “奴才并未亲眼目睹,”内侍嗫嚅回应,“但廷尉李斯与中车府令赵高也是这样说的。”
    始皇帝沉默片刻,脸上罕见地闪过一丝惊讶神色。\"
    此前扶苏和蒙恬提及天人降临,他不予相信;琅琊县上报有神仙点化白蛇为蛟,降下甘霖拯救百姓,他也同样怀疑。
    然而这次却是李斯和赵高这般陈述,这促使他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莫非这世上真的存在蛟龙一类生物?
    若蛟龙为真,那么神仙是否存在?
    自从方士欺诈事件败露以来,始皇帝早已将所有谈论神仙之人视为潜在的欺骗者。
    然而此刻,他突然意识到,扶苏和蒙恬或许并未欺骗自己。
    因为李斯和赵高原本是对神仙之事最为坚决的反对者,如今他们都如此表述,说明蛟龙之事很可能属实!
    蛟龙真实存在,并且还能兴云作雾,这意味着古籍记载的神话传说可能是真实的!
    海中有仙山,仙山上居住着神仙,神仙拥有长生不老之药?
    始皇帝顿时感到胸中涌现出一股炽热,他目光炯炯地盯着内侍:“可曾听说琅琊台上出现奇人异士,或是异常景象?”
    “奴才并不知晓,但在琅琊台下,奴才曾听到卫尉军士兵在山道上大声喧嚷……”
    内侍全身微微颤抖,不敢继续往下说。
    “到底怎么回事?”始皇帝冷声质问。
    内侍全身一震,这才继续开口:“他们在喊叫什么——天现双日!”
    “咣啷”一声,始皇帝身形猛然一晃,不慎一脚踩在香案上,将上面的竹简杂物踩得一片狼藉。
    然而此刻他浑然未觉,眼神中充满震惊之色。
    天现双日!